超高压增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13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超高压增压器,包括后端盖、前端盖、缸体套筒、第一介子接口、第二介子接口、活塞杆、活塞、密封圈、介子存储腔和外接设备输出介子口,所述前端盖一侧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介子存储腔,且所述前端盖顶部开设有第二介子接口,所述第二介子接口与介子存储腔连通,所述后端盖一侧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后端盖顶部开设有第一介子接口,且所述第一介子接口与安装腔连通,所述安装腔中心轴线与介子存储腔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活塞杆一端套接有活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活塞面积之比例直接驱动进行增压,达到超高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等条件下可以超越传统增压压力,并且保持压力不变,使用寿命长。

Super high pressure superchar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高压增压器
本技术涉及超高压增压器单向阀保压设备领域,具体为超高压增压器。
技术介绍
现有超高压增压器的缺点:不能持续保压,机构复杂,成本高;针对这些缺陷,所以我们设计超高压增压器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超高压增压器,采用活塞面积之比例直接驱动进行增压,达到超高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等条件下可以超越传统增压压力,并且保持压力不变,使用寿命长。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超高压增压器,包括后端盖、前端盖、缸体套筒、第一介子接口、第二介子接口、活塞杆、活塞、密封圈、介子存储腔和外接设备输出介子口,所述前端盖一侧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介子存储腔,且所述前端盖顶部开设有第二介子接口,所述第二介子接口与介子存储腔连通,所述后端盖一侧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后端盖顶部开设有第一介子接口,且所述第一介子接口与安装腔连通,所述安装腔中心轴线与介子存储腔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活塞杆一端套接有活塞,所述活塞杆套接有活塞一端伸入安装腔,且所述活塞杆另一端伸入介子存储腔,所述缸体套筒两端面分别与前端盖开设介子存储腔的端面和后端盖开设安装腔的端面连接,所述缸体套筒的中心轴线与介子存储腔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介子存储腔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与前端盖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前端盖另一侧开设有外接设备输出介子口,且所述外接设备输出介子口与介子存储腔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将外接设备连接在外接设备输出介子口上,再通过第二介子接口向介子存储腔内注入介子,注入后再将第二介子接口堵上,再通过第一介子接口注入到安装腔中,推动活塞杆和活塞运动,从而通过对介子存储腔内的介子进行挤压,从而通过外接设备输出介子口对外接设备进行挤压推动,压力值是活塞杆和活塞面积比例值*介子压力值,该结构,采用活塞面积之比例直接驱动进行增压,达到超高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等条件下可以超越传统增压压力,并且保持压力不变,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A剖视图;图中:1、后端盖;2、前端盖;3、缸体套筒;4、第一介子接口;5、第二介子接口;6、活塞杆;7、活塞;8、密封圈;9、介子存储腔;10、外接设备输出介子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超高压增压器,包括后端盖1、前端盖2、缸体套筒3、第一介子接口4、第二介子接口5、活塞杆6、活塞7、密封圈8、介子存储腔9和外接设备输出介子口10,前端盖2一侧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介子存储腔9,且前端盖2顶部开设有第二介子接口5,第二介子接口5与介子存储腔9连通,后端盖1一侧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安装腔,后端盖1顶部开设有第一介子接口4,且第一介子接口4与安装腔连通,安装腔中心轴线与介子存储腔9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活塞杆6一端套接有活塞7,活塞杆6套接有活塞7一端伸入安装腔,且活塞杆6另一端伸入介子存储腔9,缸体套筒3两端面分别与前端盖2开设介子存储腔9的端面和后端盖1开设安装腔的端面连接,缸体套筒3的中心轴线与介子存储腔9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介子存储腔9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与前端盖2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8,前端盖2另一侧开设有外接设备输出介子口10,且外接设备输出介子口10与介子存储腔9连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外接设备连接在外接设备输出介子口10上,再通过第二介子接口5向介子存储腔9内注入介子,注入后再将第二介子接口5堵上,再通过第一介子接口4注入到安装腔中,推动活塞杆6和活塞7运动,从而通过对介子存储腔9内的介子进行挤压,从而通过外接设备输出介子口10对外接设备进行挤压推动,压力值是活塞杆6和活塞7面积比例值*介子压力值,该结构,采用活塞7面积之比例直接驱动进行增压,达到超高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等条件下可以超越传统增压压力,并且保持压力不变,使用寿命长。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超高压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端盖(1)、前端盖(2)、缸体套筒(3)、第一介子接口(4)、第二介子接口(5)、活塞杆(6)、活塞(7)、密封圈(8)、介子存储腔(9)和外接设备输出介子口(10),所述前端盖(2)一侧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介子存储腔(9),且所述前端盖(2)顶部开设有第二介子接口(5),所述第二介子接口(5)与介子存储腔(9)连通,所述后端盖(1)一侧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后端盖(1)顶部开设有第一介子接口(4),且所述第一介子接口(4)与安装腔连通,所述安装腔中心轴线与介子存储腔(9)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活塞杆(6)一端套接有活塞(7),所述活塞杆(6)套接有活塞(7)一端伸入安装腔,且所述活塞杆(6)另一端伸入介子存储腔(9),所述缸体套筒(3)两端面分别与前端盖(2)开设介子存储腔(9)的端面和后端盖(1)开设安装腔的端面连接,所述缸体套筒(3)的中心轴线与介子存储腔(9)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介子存储腔(9)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与前端盖(2)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8),所述前端盖(2)另一侧开设有外接设备输出介子口(10),且所述外接设备输出介子口(10)与介子存储腔(9)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超高压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端盖(1)、前端盖(2)、缸体套筒(3)、第一介子接口(4)、第二介子接口(5)、活塞杆(6)、活塞(7)、密封圈(8)、介子存储腔(9)和外接设备输出介子口(10),所述前端盖(2)一侧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介子存储腔(9),且所述前端盖(2)顶部开设有第二介子接口(5),所述第二介子接口(5)与介子存储腔(9)连通,所述后端盖(1)一侧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后端盖(1)顶部开设有第一介子接口(4),且所述第一介子接口(4)与安装腔连通,所述安装腔中心轴线与介子存储腔(9)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
申请(专利权)人:弘川机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