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辅助式增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491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辅助式增压缸,包含有一油压缸、一增压缸及一预压缸,其中增压缸内设有一增压杆及一驱动马达组,该驱动马达能精准控制增压杆进入油压缸的行程,使油压活塞杆间接受油压推动时更为精确,且也能精确的控制距离位置,能有效降低机具制作成本;通过驱动马达组具有体积小及高出力特性,能减少油压温度的提升而影响温室效应的情形,及具有节能的效益。

Electric auxiliary booster cyl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辅助式增压缸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辅助式增压缸,详而言之是一种以步进马达控制增压缸内部增压杆的移动行程,进而达到精确控制压缩比及行程的控制速度。
技术介绍
在各种机械设备上常以气压缸或油压缸作为驱动组件的驱动源,就气压缸而言,其虽具有较佳的作动速度,却由于输出的作用力较小及位移量的控制难以精准,而无法满足机械设备的工作需求,就油压缸而言,其虽可输出较大的作用力,却由于作动速度慢,且油温及大动力需求的关系有很大的温室及耗能问题,而影响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及环境问题,因此,坊间即制作一种结合气、油压的增压缸,以满足机械设备的工作需求,并提升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与节能效益。习式结合气、油压的增压缸,主要是通过气压推动方式来控制增压缸内部的压缩活塞的移动行程,以气压推动方式虽具有快速及高出力的优势,然而,就高出力及精准度的要求而言,尚有不足之处。有鉴于此,本技术设计人乃凭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开发经验,针对现今气、油压的增压缸排放的问题深入探讨,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经过长期努力的研究与发展,终于成功的技术出一种电动辅助式增压缸,详而言之是一种以步进马达控制增压缸内部压缩活塞的移动行程,进而达到精确控制压缩比的效益,与进程的位移、速度及温度控制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辅助式增压缸,详而言之是一种以步进马达控制增压缸内部增压杆的移动行程,进而达到精确控制压缩比及行程的控制速度。为达到前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辅助式增压缸,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油压缸、一增压缸及一预压缸,其中;该油压缸具有一第一储油空间、一设于该第一储油空间内的油压活塞、以及一连接该油压活塞的油压活塞杆;该增压缸连接于该油压缸的一端且具有一增压杆及一驱动马达组,该增压杆一端连接于该驱动马达组,能够受该驱动马达组的推动而以其另一端伸入该油压缸的第一储油空间内;该预压缸连接于该油压缸的一侧,并具有一连通该第一储油空间的第二储油空间以及一连通该第二储油空间的气道。该油压缸具有一密封件及一分隔件,该密封件与该油压活塞之间形成该第一储油空间,该分隔件位于该密封件与该油压活塞之间,用以将该第一储油空间区隔出一储油室及一增压室,该储油室连通该预压缸的第二储油空间,该增压室的体积随该油压活塞的位置变化;该气压缸的气压活塞杆穿经该密封件而位于该储油室内,并能够受该气压活塞的推动而伸入该增压室内。该油压缸具有一连通该第一储油空间的第一导油通道,该预压缸具有一连通该第二储油空间的第二导油通道,该第一导油通道与该第二导油通道相互连通。由前述
技术实现思路
可知,本技术「电动辅助式增压缸」于增压缸内设有一增压杆及一驱动马达组,该驱动马达能精准控制增压杆进入油压缸的行程,使油压活塞杆间接受油压推动时更为精确,且也能精确的控制距离位置,能有效降低机具制作成本;通过驱动马达组具有体积小及高出力特性,能减少油压温度的提升而影响温室效应的情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动辅助式增压缸的剖视图。图2至图5是本技术电动辅助式增压缸的操作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0油压缸;11油压缸体;12油压活塞;13油压活塞杆;14密封件;15分隔件;16第一储油空间;161储油室;162增压室;17第一导油通道;20增压缸;21增压缸体;22增压杆;23驱动马达组;30预压缸;31第二储油空间;32第二导油通道;33气道;40工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系关于一种电动辅助式增压缸,其是一种以步进马达控制增压缸内部增压杆的移动行程,进而达到精确控制压缩比的效益,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电动辅助式增压缸」电动辅助式增压缸」包括有一油压缸10、一增压缸20及一预压缸30,其中;该油压缸10具有一油压缸体11、一油压活塞12、一油压活塞杆13、一密封件14,以及一分隔件15,该油压活塞12容设于油压缸体11内,可受液压油的压力作用而作动,该油压活塞杆13的顶端连接于油压活塞12,可受油压活塞12的带动而以其底端朝工件40作动,该密封件14设于油压缸体11的顶端且与油压活塞12之间形成用以储存液压油的一第一储油空间16,分隔件15设于密封件14与油压活塞12之间,用以将第一储油空间16区隔出一储油室161及一增压室162,其中的增压室162的容积随油压活塞12的位置产生变化。另外,油压缸体11径向地贯穿出一第一导油通道17与第一储油空间16的储油室161相通。该增压缸20具有一增压缸体21、一增压杆22及一驱动马达组23,该增压缸体21的底端连接于油压缸10的油压缸体11的顶端,该增压杆23的顶端连接于驱动马达组23,该增压杆22的底端穿过密封件14而位于油压缸10的储油室161内,可受驱动马达组23的带动而以其底端伸入油压缸10的增压室162内,以达到增压效果。该预压缸30连接于油压缸10的一侧且具有用以储存液压油的一第二储油空间31,并径向地贯穿出一第二导油通道32与第二储油空间31,同时也与油压缸10的第一导油通道14相通,另外,预压缸30具有一连通第二储油空间31的气道33,用以供外界的压缩空气进入或排出。请配合参阅图2至图5,以下再就本技术的操作流程及特色进行说明。首先将外界的压缩空气经由预压缸30的气道33注入预压缸30的第二储油空间31内,使得预压缸50内的液压油会受到压缩空气的压力作用而经由第二导油通道32与第一导油通道17将液压油从第二储油空间31推入油压缸10的第一储油空间16内,此时的液压油便会对油压缸10的油压活塞12产生一预压力,让油压缸10的油压活塞12带动油压活塞杆13朝工件40作动,待接近工件40时,增压缸20的增压杆22会受到驱动马达组23作用而伸入油压缸10的增压室162内,以增加油压缸10的油压活塞杆13对工件40的出力来进行加工,当完成对工件40的加工之后,油压缸10、增压缸20及预压缸30会分别回复到初始位置,以便进行下一次的加工。凭借上述设计可知,本技术「电动辅助式增压缸」于增压缸内设有一增压杆及一驱动马达组,该驱动马达能精准控制增压杆进入油压缸的行程,使油压活塞杆间接受油压推动时更为精确,且也能精确的控制距离位置,能有效降低机具制作成本;通过驱动马达组具有体积小及高出力特性,能减少油压温度的提升而影响温室效应的情形。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辅助式增压缸,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油压缸、一增压缸及一预压缸,其中;/n该油压缸具有一第一储油空间、一设于该第一储油空间内的油压活塞、以及一连接该油压活塞的油压活塞杆;/n该增压缸连接于该油压缸的一端且具有一增压杆及一驱动马达组,该增压杆一端连接于该驱动马达组,能够受该驱动马达组的推动而以其另一端伸入该油压缸的第一储油空间内;/n该预压缸连接于该油压缸的一侧,并具有一连通该第一储油空间的第二储油空间以及一连通该第二储油空间的气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辅助式增压缸,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油压缸、一增压缸及一预压缸,其中;
该油压缸具有一第一储油空间、一设于该第一储油空间内的油压活塞、以及一连接该油压活塞的油压活塞杆;
该增压缸连接于该油压缸的一端且具有一增压杆及一驱动马达组,该增压杆一端连接于该驱动马达组,能够受该驱动马达组的推动而以其另一端伸入该油压缸的第一储油空间内;
该预压缸连接于该油压缸的一侧,并具有一连通该第一储油空间的第二储油空间以及一连通该第二储油空间的气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辅助式增压缸,其特征在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成
申请(专利权)人:欧境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