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增压缸组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增压缸用活塞连接系统,针对现有的压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活塞帽上,利用螺栓安装较为繁琐,不便于前期组装和后期维护,且长期使用过程中,拧动螺栓容易使得螺纹磨损,一旦磨损就无法进行固定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活塞帽,所述活塞帽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压板,所述压板靠近活塞帽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安装槽,活塞帽靠近压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需要安装压板时,将压板上的安装槽对准安装柱移动即可完成安装,拉动L型卡杆使其移出卡槽,移动压板即可进行拆卸,便于安装和拆卸,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A connecting system of piston for supercharging cyl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压缸用活塞连接系统
本技术涉及增压缸组件
,尤其涉及一种增压缸用活塞连接系统。
技术介绍
增压缸是结合气缸和油缸优点而改进设计的,液压油与压缩空气严格隔离,缸内的活塞杆接触工作件后自动启程,动作速度快,且较气压传动稳定,缸体装置简单,出力调整容易,相同条件下可达到油压机之高出力,能耗低,软着陆不损模具,安装容易并且特殊增压缸可360度任意角度安装,所占用的空间小,故障少无温升之困扰,寿命长,噪声小,等核心特性。公开号为CN205918666U公开了增压缸用活塞的专利,包括圆柱状的活塞帽,活塞帽上同轴固定有活塞杆,其特点是所述活塞帽的一端同心一体连接有柱体,柱体的外径小于活塞帽的外径,但是其压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活塞帽上,利用螺栓安装较为繁琐,不便于前期组装和后期维护,且长期使用过程中,拧动螺栓容易使得螺纹磨损,一旦磨损就无法进行固定,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压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活塞帽上,利用螺栓安装较为繁琐,不便于前期组装和后期维护,且长期使用过程中,拧动螺栓容易使得螺纹磨损,一旦磨损就无法进行固定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增压缸用活塞连接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压缸用活塞连接系统,包括活塞帽,所述活塞帽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压板,所述压板靠近活塞帽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安装槽,活塞帽靠近压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柱,两个安装柱远离活塞帽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挤压槽,两个挤压槽远离活塞帽的一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L型柱,两个L型柱均滑动套接有同一个U型柱,U型柱与安装柱相适配,需要安装压板时,将压板上的安装槽对准安装柱移动,安装柱在安装槽内滑动挤压U型柱使其在两个L型柱上滑动。优选的,两个U型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齿条,两个L型柱靠近活塞帽的一端均转动安装有齿轮,两个齿轮分别与两个齿条相啮合,两个齿轮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偏心柱,U型柱滑动带动两个齿条移动,两个齿条移动分别带动两个齿轮转动,两个齿轮转动分别带动两个偏心柱转动。优选的,两个挤压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压槽,两个压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压杆,两个压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挤压槽内并均固定安装有挤压板,两个挤压板靠近齿轮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框,两个偏心柱远离齿轮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移动框内,两个偏心柱转动的同时分别在两个移动框内移动,两个偏心柱移动分别挤压两个移动框使其相互靠近,两个移动框相互靠近分别带动两个压杆和挤压板相互靠近,同时U型柱也在限位孔内滑动。优选的,其中一个压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L型卡孔,L型卡孔内滑动安装有L型卡杆,L型卡杆的两端均延伸至L型卡孔外,L型卡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L型卡孔的一侧内壁上,L型卡杆的一侧开设有位于挤压槽内的限位孔,U型柱靠近压板的一端贯穿限位孔,安装柱靠近L型卡杆的一侧开设有卡槽,L型卡杆靠近安装柱的一端与卡槽相适配,当安装柱完全进入安装槽内时,此时两个挤压板相互靠近压紧安装柱的两侧,L型卡杆与卡槽的位置相对应,由于第一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所以在第一弹簧的反作用力下使得L型卡杆移入卡槽内。优选的,所述L型柱上套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挤压槽的一侧内壁上,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U型柱的一侧上,安装柱在安装槽内滑动挤压U型柱使其在两个L型柱上滑动,两个第二弹簧均发生弹性形变。本技术中,由于设置了挤压板,通过两个挤压板相互靠近压紧安装柱,可以防止安装柱安装后产生晃动,进而防止压板安装后产生晃动;本技术中,由于设置了L型卡杆,通过L型卡杆移入卡槽可以固定安装柱,进而固定压板;本技术中,需要安装压板时,将压板上的安装槽对准安装柱移动即可完成安装,拉动L型卡杆使其移出卡槽,移动压板即可进行拆卸,便于安装和拆卸,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增压缸用活塞连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增压缸用活塞连接系统的图1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增压缸用活塞连接系统的图2中A1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增压缸用活塞连接系统的齿条和齿轮啮合结构示意图。图中:1活塞帽、2压板、3安装槽、4安装柱、5挤压槽、6L型柱、7U型柱、8齿条、9齿轮、10偏心柱、11压槽、12压杆、13挤压板、14移动框、15L型卡孔、16L型卡杆、17卡槽、18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增压缸用活塞连接系统,包括活塞帽1,活塞帽1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压板2,压板2靠近活塞帽1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安装槽3,活塞帽1靠近压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柱4,两个安装柱4远离活塞帽1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安装槽3内,安装槽3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挤压槽5,两个挤压槽5远离活塞帽1的一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L型柱6,两个L型柱6均滑动套接有同一个U型柱7,U型柱7与安装柱4相适配,需要安装压板2时,将压板2上的安装槽3对准安装柱4移动,安装柱4在安装槽3内滑动挤压U型柱7使其在两个L型柱6上滑动。本技术中,两个U型柱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齿条8,两个L型柱6靠近活塞帽1的一端均转动安装有齿轮9,两个齿轮9分别与两个齿条8相啮合,两个齿轮9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偏心柱10,U型柱7滑动带动两个齿条8移动,两个齿条8移动分别带动两个齿轮9转动,两个齿轮9转动分别带动两个偏心柱10转动。本技术中,两个挤压槽5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压槽11,两个压槽11内均滑动安装有压杆12,两个压杆12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挤压槽5内并均固定安装有挤压板13,两个挤压板13靠近齿轮9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框14,两个偏心柱10远离齿轮9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移动框14内,两个偏心柱10转动的同时分别在两个移动框14内移动,两个偏心柱10移动分别挤压两个移动框14使其相互靠近,两个移动框14相互靠近分别带动两个压杆12和挤压板13相互靠近,同时U型柱7也在限位孔18内滑动。本技术中,其中一个压槽11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L型卡孔15,L型卡孔15内滑动安装有L型卡杆16,L型卡杆16的两端均延伸至L型卡孔15外,L型卡杆1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L型卡孔15的一侧内壁上,L型卡杆16的一侧开设有位于挤压槽5内的限位孔18,U型柱7靠近压板2的一端贯穿限位孔18,安装柱4靠近L型卡杆16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7,L型卡杆16靠近安装柱4的一端与卡槽17相适配,当安装柱4完全进入安装槽3内时,此时两个挤压板13相互靠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压缸用活塞连接系统,包括活塞帽(1),所述活塞帽(1)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靠近活塞帽(1)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安装槽(3),活塞帽(1)靠近压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柱(4),两个安装柱(4)远离活塞帽(1)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安装槽(3)内,所述安装槽(3)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挤压槽(5),两个挤压槽(5)远离活塞帽(1)的一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L型柱(6),两个L型柱(6)均滑动套接有同一个U型柱(7),U型柱(7)与安装柱(4)相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压缸用活塞连接系统,包括活塞帽(1),所述活塞帽(1)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靠近活塞帽(1)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安装槽(3),活塞帽(1)靠近压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柱(4),两个安装柱(4)远离活塞帽(1)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安装槽(3)内,所述安装槽(3)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挤压槽(5),两个挤压槽(5)远离活塞帽(1)的一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L型柱(6),两个L型柱(6)均滑动套接有同一个U型柱(7),U型柱(7)与安装柱(4)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缸用活塞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U型柱(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齿条(8),两个L型柱(6)靠近活塞帽(1)的一端均转动安装有齿轮(9),两个齿轮(9)分别与两个齿条(8)相啮合,两个齿轮(9)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偏心柱(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缸用活塞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挤压槽(5)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压槽(11),两个压槽(11)内均滑动安装有压杆(12),两个压杆(12)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森海,孙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海德森诺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