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充氮车领域,尤其是一种数显充氮车,针对现有的装置控制面板内的控制器发生故障时,需要维修人员在控制面板内进行处理,控制面板内空间狭小,不便于维修人员操作,降低了处理效率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一侧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仪表,所述控制面板的顶侧开设有线路板槽,线路板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当控制面板内的控制线路板发生故障时,拉动L型拉杆使得楔形卡块与转门相分离,转门在打开的同时弹出控制线路板,使得维修人员可以在控制面板外对控制线路板进行处理,控制面板外空间大,便于维修人员处理,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显充氮车
本技术涉及充氮车
,尤其涉及数显充氮车。
技术介绍
液压机械的蓄能器在大型工程机械、军事武器装备、航空航天飞行器等都有广泛应用,尤其是一些压力在10MPa以上的蓄能器,其内部必须充入足够压力的氮气或其它无害堕性气体,为此在充氮气时必须使用充氮车。公开号为CN203198802U公开了一种自行式充氮车的专利,包括设有四个车轮的架式主车体,主车体前面设置由蓄电池驱动的电动车,电动车与主车体之间用大梁连接,底盘下设有四个车轮,主车体上安装有充氮泵、增压装置、大氮气瓶和小氮气瓶,但是当装置控制面板内的控制器发生故障时,需要维修人员在控制面板内进行处理,控制面板内空间狭小,不便于维修人员操作,降低了处理效率,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当装置控制面板内的控制器发生故障时,需要维修人员在控制面板内进行处理,控制面板内空间狭小,不便于维修人员操作,降低了处理效率的缺点,而提出的数显充氮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数显充氮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一侧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仪表,所述控制面板的顶侧开设有线路板槽,线路板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上转动安装有转门,转门的底侧固定安装有L型转杆,L型转杆的下方设有开设在线路板槽底侧内壁上的滑槽,滑槽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滑杆,滑杆上滑动套接有滑块,滑块的顶侧延伸至线路板槽内并固定安装有L型移动柱,L型移动柱的一侧开设有移动孔,L型转杆的底端贯穿移动孔,滑块滑动带动L型移动柱向右移动,L型移动柱移动带动L型转杆在移动孔内移动,L型转杆移动带动转门以转轴为中心转动。优选的,所述L型移动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板,弧形板的远离L型移动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横板,弧形板和横板的一侧分别开设有弧形孔和横孔,弧形孔和横孔相连通,L型移动柱移动带动弧形板和横板向右移动,横板使得L型活动柱在横孔内移动,当转门打开到不影响控制线路板移出的位置时,此时L型活动柱移入弧形孔内。优选的,所述横板远离L型移动柱的一侧设有固定安装在线路板槽底侧内壁上的限位杆,限位杆上滑动套接有L型活动柱,L型活动柱靠近L型移动柱的一端贯穿横孔,L型活动柱的一侧开设有活动孔,线路板槽的底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两个平行摆杆,两个平行摆杆的顶端转动安装有同一个控制线路板,靠近L型移动柱的一个平行摆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柱,固定柱远离平行摆杆的一端贯穿活动孔,L型活动柱在弧形孔移动带动L型活动柱在限位杆上滑动,L型活动柱滑动带动固定柱在活动孔内移动,固定柱移动带动两个平行摆杆转动,两个平行摆杆转动带动控制线路板向上移动,当转门完全打开时,此时控制线路板刚好移出控制面板外。优选的,所述滑杆上套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滑块的一侧上,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滑槽的一侧内壁上,拉动L型拉杆使得楔形卡块与转门相分离,由于第一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所以在第一弹簧的反作用力下使得滑块在滑杆上滑动。优选的,所述线路板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L型卡孔,L型卡孔内滑动安装有L型拉杆,L型拉杆靠近转轴的一端延伸至线路板槽内并固定安装有楔形卡块,楔形卡块的顶侧与转门的底侧相接触,L型拉杆靠近L型转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L型卡孔的一侧内壁上,拉动L型拉杆使得楔形卡块与转门相分离,第二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本技术中,由于设置了楔形卡块,可以在转门关闭时,对转门进行限位;本技术中,当控制面板内的控制线路板发生故障时,拉动L型拉杆使得楔形卡块与转门相分离,转门在打开的同时弹出控制线路板,使得维修人员可以在控制面板外对控制线路板进行处理,控制面板外空间大,便于维修人员处理,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数显充氮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数显充氮车的控制面板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数显充氮车的图2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数显充氮车的图2中B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体、2控制面板、3线路板槽、4转轴、5转门、6L型转杆、7滑槽、8滑杆、9滑块、10L型移动柱、11移动孔、12弧形板、13横板、14弧形孔、15横孔、16限位杆、17L型活动柱、18活动孔、19平行摆杆、20控制线路板、21固定柱、22L型卡孔、23L型拉杆、24楔形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4,数显充氮车,包括车体1,车体1的一侧设有控制面板2,控制面板2上设有仪表,控制面板2的顶侧开设有线路板槽3,线路板槽3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转轴4,转轴4上转动安装有转门5,转门5的底侧固定安装有L型转杆6,L型转杆6的下方设有开设在线路板槽3底侧内壁上的滑槽7,滑槽7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滑杆8,滑杆8上滑动套接有滑块9,滑块9的顶侧延伸至线路板槽3内并固定安装有L型移动柱10,L型移动柱10的一侧开设有移动孔11,L型转杆6的底端贯穿移动孔11,滑块9滑动带动L型移动柱10向右移动,L型移动柱10移动带动L型转杆6在移动孔11内移动,L型转杆6移动带动转门5以转轴4为中心转动。本技术中,L型移动柱1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板12,弧形板12的远离L型移动柱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横板13,弧形板12和横板13的一侧分别开设有弧形孔14和横孔15,弧形孔14和横孔15相连通,L型移动柱10移动带动弧形板12和横板13向右移动,横板13使得L型活动柱17在横孔15内移动,当转门5打开到不影响控制线路板20移出的位置时,此时L型活动柱17移入弧形孔14内。本技术中,横板13远离L型移动柱10的一侧设有固定安装在线路板槽3底侧内壁上的限位杆16,限位杆16上滑动套接有L型活动柱17,L型活动柱17靠近L型移动柱10的一端贯穿横孔15,L型活动柱17的一侧开设有活动孔18,线路板槽3的底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两个平行摆杆19,两个平行摆杆19的顶端转动安装有同一个控制线路板20,靠近L型移动柱10的一个平行摆杆1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柱21,固定柱21远离平行摆杆19的一端贯穿活动孔18,L型活动柱17在弧形孔14移动带动L型活动柱17在限位杆16上滑动,L型活动柱17滑动带动固定柱21在活动孔18内移动,固定柱21移动带动两个平行摆杆19转动,两个平行摆杆19转动带动控制线路板20向上移动,当转门5完全打开时,此时控制线路板20刚好移出控制面板2外。本技术中,滑杆8上套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滑块9的一侧上,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滑槽7的一侧内壁上,拉动L型拉杆23使得楔形卡块24与转门5相分离,由于第一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所以在第一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数显充氮车,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一侧设有控制面板(2),控制面板(2)上设有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2)的顶侧开设有线路板槽(3),线路板槽(3)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转轴(4),转轴(4)上转动安装有转门(5),转门(5)的底侧固定安装有L型转杆(6),L型转杆(6)的下方设有开设在线路板槽(3)底侧内壁上的滑槽(7),滑槽(7)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滑杆(8),滑杆(8)上滑动套接有滑块(9),滑块(9)的顶侧延伸至线路板槽(3)内并固定安装有L型移动柱(10),L型移动柱(10)的一侧开设有移动孔(11),L型转杆(6)的底端贯穿移动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数显充氮车,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一侧设有控制面板(2),控制面板(2)上设有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2)的顶侧开设有线路板槽(3),线路板槽(3)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转轴(4),转轴(4)上转动安装有转门(5),转门(5)的底侧固定安装有L型转杆(6),L型转杆(6)的下方设有开设在线路板槽(3)底侧内壁上的滑槽(7),滑槽(7)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滑杆(8),滑杆(8)上滑动套接有滑块(9),滑块(9)的顶侧延伸至线路板槽(3)内并固定安装有L型移动柱(10),L型移动柱(10)的一侧开设有移动孔(11),L型转杆(6)的底端贯穿移动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显充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移动柱(1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板(12),弧形板(12)的远离L型移动柱(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横板(13),弧形板(12)和横板(13)的一侧分别开设有弧形孔(14)和横孔(15),弧形孔(14)和横孔(15)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显充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3)远离L型移动柱(10)的一侧设有固定安装在线路板槽(3)底侧内壁上的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森海,孙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海德森诺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