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的置物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4366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的置物架,包括第一连接架、承载架以及第二连接架,第一连接架、承载架以及第二连接架通过缓冲组件顺次相连,第一连接架设置在车体前部并与车体固定相连,承载架设置在车体顶部,第二连接架设置在车体后部并与后保险杠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用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的置物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缓冲组件连接,大大提高了置物架的减震性能,从而提高了反无人机车在复杂环境下使用的机动性和可靠性;通过连接片的形状设计以及加强柱的支撑其承载能力强,进一步提升了反无人机车的可靠性,有效的保证了车载反无人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的置物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置物架,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的置物架。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如今各式各样的飞行器大量涌现,特别是对于那些飞行高度在1000米以下、飞行速度低于200公里/小时、体型较小的无人机,因其具有不惧伤亡、操作灵活、容易制造、成本低廉等特点,在近几年来发展相当迅猛,发展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大量涌现的无人机研发、制造、应用公司也助推了民用无人机的普及,无人机发展迅猛的同时也对个人、社会甚至是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因此,国内积极研发反无人机防御系统,尤其是车载反无人机防御系统,其机动性高,能够快速、有效地到达目的地执行任务,但是,目前车载反无人机技术仍然存在一些缺陷,首先,车载反无人机防御系统中的探测组件如雷达、摧毁组件如激光炮等元器件均设置在车体顶部,固定困难,稳定性差,其次,在反无人机车行驶过程中,尤其是路况不好的情况下,各个元器件受到强烈震动容易造成损坏,进而影响任务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的置物架,具有强度高,减震性好的效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的置物架,其中,包括第一连接架、承载架以及第二连接架,第一连接架、承载架以及第二连接架通过缓冲组件顺次相连,第一连接架设置在车体前部并与车体固定相连,承载架设置在车体顶部,第二连接架设置在车体后部并与后保险杠固定相连。进一步,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柱,缓冲柱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架、承载架以及第二连接架相匹配的凹槽,第一连接架、承载架以及第二连接架容置在凹槽中。进一步,缓冲柱的中间设置有通孔,对应的,第一连接架、承载架以及第二连接架上也设置有通孔,缓冲柱通过螺栓与螺母与第一连接架、承载架以及第二连接架相连。进一步,第一连接架为U型,U型顶部为第一连接端,U型的底部为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车体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端通过缓冲组件与承载架相连。进一步,第一连接端设置有连接片,连接片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孔,对应的,车体上也设置有相应数量的固定孔,连接片通过螺栓与螺母固定在车体上。进一步,第二连接架为U型,U型顶部为第三连接端,U型的底部为第四连接端,第三连接端通过缓冲组件与承载架相连,第四连接端与车体的后保险杠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后保险杠上焊接有连接套,第四连接端插入连接套中;连接套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孔,对应的,第四连接端设置有螺纹孔,第四连接端与连接套通过螺栓相连。进一步,承载架上设置有承载板,承载板与承载架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承载架的横向与纵向设置有若干加强柱,加强柱设置在承载板的下方以支撑承载板。进一步,承载架的四周还设置有围栏,承载架的底部设置有钢丝网,以方便在承载架上放置物品。本技术的应用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的置物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缓冲组件连接,大大提高了置物架的减震性能,从而提高了反无人机车在复杂环境下使用的机动性和可靠性;通过连接片的形状设计以及加强柱的支撑其承载能力强,进一步提升了反无人机车的可靠性,有效的保证了车载反无人机系统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车载反无人机系统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应用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的置物架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应用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的置物架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应用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的置物架的缓冲柱的立体图;图5为应用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的置物架与后保险杠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功能以及具体设计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应用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的置物架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应用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的置物架包括第一连接架21、承载架22以及第二连接架23,第一连接架21、承载架22以及第二连接架23顺次相连,第一连接架21设置在车体前部并与车体固定相连,承载架22设置在车体顶部,第二连接架23设置在车体后部并与后保险杠固定相连。具体的,第一连接架21为U型,U型顶部为第一连接端,U型的底部为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车体固定相连,优选的,第一连接端与车体可拆卸连接,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端设置有连接片211,第一连接端与连接片211的连接关系可以是焊接;连接片2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孔,对应的,车体上也设置有相应数量的固定孔,通过螺栓与螺母将第一连接架21固定在车体上。优选的,连接片211的形状与车体相匹配,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端21设置在前挡风玻璃的两侧,因此,连接片211的形状为L型,以增大连接片211与车体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连接片211的受力面积,从而增大置物架2的承载能力。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连接端与承载架22相连,连接方式可选用焊接,优选的,第二连接端与缓冲组件24相连,缓冲组件24与承载架22相连,缓冲组件24包括缓冲柱241,缓冲柱24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端相连,另一端与承载架22相连,缓冲柱241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二连接端和承载架22相匹配的凹槽,缓冲柱241的中间设置有通孔,对应的,第二连接端与承载架22上也设置有通孔,第二连接端、缓冲柱241以及承载架22通过螺栓与螺母相连。值得注意的是,缓冲柱24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如橡胶,缓冲柱241也可以直接采用弹簧替换。第二连接架23为U型,U型底部为第三连接端,U型的顶部为第四连接端,第三连接端与承载架22相连,其连接方式与第二连接端与承载架22的连接方式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如图4所示,第四连接端与车体的后保险杠相连,连接方式可选用焊接。优选的,第四连接端与后保险杠采用可拆卸连接,具体来说,后保险杠上焊接有连接套25,第四连接端插入连接套25中;连接套25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孔,对应的,第四连接端设置有螺纹孔,第四连接端与连接套25通过螺栓相连。如图1所示,承载架22上设置有承载板26,承载板26与承载架22可拆卸连接,具体来说,承载架22与第一连接架21和第二连接架23连接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通孔,对应的,承载板26上也设置有通孔,承载板26与承载架22通过螺栓和螺母相连。探测组件3、识别组件4与干扰摧毁组件5固定设置在承载板26上。优选的,承载架22的横向与纵向设置有若干加强柱,加强柱设置在承载板26的下方以支撑承载板26。优选的,承载架22的四周还设置有围栏,承载架22的底部设置有钢丝网,以方便在承载架22上放置工具箱等物品,同时还可以使置物架2更美观。本技术在应用时,如图5所示,上述实施例的置物架2安装在越野车1上,置物架2上设置有探测组件3、识别组件4与干扰摧毁组件5,越野车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指挥中心,控制指挥中心分别与探测组件3、识别组件4和干扰摧毁组件5相连,探测组件3与识别组件4发现目标无人机时,将数据发送至控制指挥中心,控制指挥中心控制干扰摧毁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架、承载架以及第二连接架,第一连接架、承载架以及第二连接架通过缓冲组件顺次相连,第一连接架设置在车体前部并与车体固定相连,承载架设置在车体顶部,第二连接架设置在车体后部并与后保险杠固定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架、承载架以及第二连接架,第一连接架、承载架以及第二连接架通过缓冲组件顺次相连,第一连接架设置在车体前部并与车体固定相连,承载架设置在车体顶部,第二连接架设置在车体后部并与后保险杠固定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柱,缓冲柱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架、承载架以及第二连接架相匹配的凹槽,第一连接架、承载架以及第二连接架容置在凹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缓冲柱的中间设置有通孔,对应的,第一连接架、承载架以及第二连接架上也设置有通孔,缓冲柱通过螺栓与螺母与第一连接架、承载架以及第二连接架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架为U型,U型顶部为第一连接端,U型的底部为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车体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端通过缓冲组件与承载架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端设置有连接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文龙朱言成隗立玮李天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卫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