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打击盲区的机构及反无人机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无人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降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打击盲区的机构及反无人机车。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如今各式各样的飞行器大量涌现,特别是对于那些飞行高度在1000米以下、飞行速度低于200公里/小时、体型较小的无人机,因其具有不惧伤亡、操作灵活、容易制造、成本低廉等特点,在近几年来发展相当迅猛,发展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大量涌现的无人机研发、制造、应用公司也助推了民用无人机的普及,无人机发展迅猛的同时也对个人、社会甚至是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国内虽积极研发反无人机防御系统,但是,目前反无人机技术仍然存在一些缺陷,首先,现在的反无人机设备主要是固定形式的,缺乏机动性;其次,现有的车载反无人机系统由于在车顶设置有多个模块,因此由于各个模块间的彼此遮挡,使其具有打击盲区,无法全方位保障安全;另外,现有的无人机打击手段单一且有效打击距离短、打击成功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打击盲区的机构及反无人机车,具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打击盲区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台和第二转台,第二转台固定设置在第一转台上,第二转台可跟随第一转台转动,第一转台可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第二转台可在竖直方向上转动;第二转台上设置有识别组件与干扰摧毁组件,识别组件与干扰摧毁组件可跟随第二转台转动以避免识别组件遮挡干扰摧毁组件而造成打击盲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打击盲区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台和第二转台,第二转台固定设置在第一转台上,第二转台可跟随第一转台转动,第一转台可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第二转台可在竖直方向上转动;第二转台上设置有识别组件与干扰摧毁组件,识别组件与干扰摧毁组件可跟随第二转台转动以避免识别组件遮挡干扰摧毁组件而造成打击盲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打击盲区的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台包括底座和顶盖,底座包括固定端和连接端,固定端用于固定底座,连接端外侧套设有滑环,滑环可相对于底座转动,滑环与顶盖固定相连,顶盖与第二转台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打击盲区的机构,其特征在于,顶盖与第一转动组件相连,第一转动组件设置在底座内,第一转动组件可带动顶盖转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降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打击盲区的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转台包括第一罩体和转板,顶盖上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与第一罩体固定相连,第一罩体内设置有第二转动组件,第二转动组件与转板相连,识别组件与干扰摧毁组件均设置在转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低车载反无人机系统打击盲区的机构,其特征在于,转板上设置有执法记录仪,执法记录仪包括高倍可变焦摄像机和存储卡,高倍可变焦摄像机可拍摄可见光下目标无人机的图像信息,用于记录整个执法过程并保存。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低车载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锋,杜健,冯文龙,关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卫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