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退火镀锡机引取导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13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退火镀锡机引取导轮,包括引取轮本体,所述引取轮本体的引线槽沿螺旋方向径向设置有多个瓷导轮;所述瓷导轮通过导轮架架设在固定环螺旋缝左右两侧的板面上左右两侧的凸沿上,所述瓷导轮的左右轮面分别伸入到引线槽内,其左右轮面外侧分别与所在侧的引线槽内壁抵接,所述瓷导轮内径开设成圆形或弧形凹面。本方案主要用于牵引导线,同时可避免绞线现象,从而极大的提高了产率,避免停机修整。

A guide wheel for continuous annealing tinn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退火镀锡机引取导轮
本技术涉及铜线拉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退火镀锡机引取导轮。
技术介绍
铜由于其优异的性能以及低廉的价格,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润滑、催化和冶金等领域。但铜在空气中极易氧化,并且粒度越细,氧化越严重。为了提高铜的抗氧化性能,可在铜表面包覆惰性金属。包覆惰性金属层不仅能较显著地提高铜的抗氧化性能,而且能较好地保持其导电性。锡虽然不属于惰性金属,性质也比铜活泼,但常温下锡在空气中很稳定,因锡的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阻止锡的继续氧化。因此,铜表面镀锡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铜的抗氧化性。镀锡铜的稳定性、导电性、耐磨性、抗腐蚀性和电磁屏蔽性都较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铜线在拉丝过程中,其各阶段都需要引取轮进行牵引,例如在连续退火的工艺中,经酸洗后就由电机驱动引取轮进行牵引。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使用电机驱动引取转动过程中,由于引取使用时间过久边沿打磨光滑,容易出现滑线,从而造成绞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续退火镀锡机引取导轮,用于牵引导线,同时可避免绞线现象,从而极大的提高了产率,避免停机修整。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连续退火镀锡机引取导轮,包括引取轮本体以及同轴设置在引取轮本体外圈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在底座上,固定环开设有与所述引取轮本体的引线槽吻合的螺旋缝,所述螺旋缝两侧沿螺旋方向径向设置有多个瓷导轮;所述瓷导轮通过导轮架架设在固定环螺旋缝左右两侧的板面上,所述瓷导轮的左右轮面分别伸入到引线槽内,其左右轮面外侧分别与所在侧的引线槽内壁抵接,所述瓷导轮内径开设成圆形或弧形凹面。为了避免引取轮因转速过快或边沿磨损变得光滑造成的绞线现象,本方案通过在引线槽上架设一个瓷导轮,作为限位导轮,使得瓷导轮与引线槽之间形成一个闭合牵引孔,从而使得引取轮在转动过程中,固定环保持固定,引取轮转动过程中引线槽与瓷导轮形成一个动态的闭合状态,无论转速多快都不会造成跨引线槽的问题,从而将导线固定限位在引线槽内,使得相邻引线槽内的导线互补相碰,避免了绞线问题。进一步的,所述瓷导轮沿引线槽螺旋方向均匀分布,每一圈引线槽至少分布四个瓷导轮。四个瓷导轮为最低要求,即满足在一圈引线槽的四个象限点各分布一个瓷导轮,理论上瓷导轮越多,其安全系数越高,但同理的造成的问题就在于牵引过程中的首次引线难度增加,因此合理设计,选择一圈设计四个瓷导轮属于最优的选择。进一步的,所述导轮架上开设U形孔,瓷导轮的转轴架设与所述U形孔内并通过螺栓固定,或所述U形孔内侧各安装一个拱起的簧片,所述瓷导轮的转轴嵌入到两簧片之间。将瓷导轮的固定通过一个U形孔安装,其优势在于安装过程中更加方便,只需从U形孔的开口处将瓷导轮水平放入即可,尤其是采用簧片的结构,可以不需要螺栓固定,直接嵌入即可,简化了操作。进一步的,所述U形孔的开口倾斜朝下设置,其倾斜方向与垂直面的夹角为30°-45°,其开口倾斜向下的优势在于,引取过程中瓷导轮受力以引取轮的角度看属于离心力,是一个往外的力,因此U形孔开口朝下,可避免导线受力过大致使瓷导轮脱离。进一步的,所述瓷导轮的内侧边沿设计为倒圆角结构。该设计的目的主要在于避免边沿刮花导线表面。进一步的,所述引线槽底面设计为内凹的圆形或弧形,引线槽与所述瓷导轮内径的凹面之间组成一个闭合的腰型孔作为牵引孔。该设计可进一步降低引取轮和瓷导轮形成的牵引孔对导线表面的刮擦,可提高导线质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仅需要在传统引取轮的引线槽上固定多个瓷导轮即可实现牵引过程中的导线限位,避免去横跨相邻引线槽造成的绞线现象;(2)瓷导轮采用U形孔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可以从安导轮架侧面放入,从而实现了快速牵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瓷导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导轮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一种连续退火镀锡机引取导轮,包括引取轮本体1,引取轮本体1与传统的引取轮结构完全相同,其轴向开设至少两圈引线槽11,还包括与引取轮本体1同轴设置在外圈的固定环4,固定环4固定在底座5上,工作状态下底座5固定在机架上。固定环4开设有与引取轮本体1的引线槽11吻合的螺旋缝,所述螺旋缝两侧沿螺旋方向径向设置有多个瓷导轮2。在本实施例中以三圈引线槽11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其结构可参考图2所示。引取轮本体1的引线槽11沿螺旋方向径向设置有多个瓷导轮2,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圈引线槽11共设计四个瓷导轮2,由于前一圈引线槽11的末端与下一圈引线槽11的首端重合,因此相邻两圈的接头处共用同一个瓷导轮,因此本方案中总计为十个瓷导轮。瓷导轮2通过导轮架3架设在固定环4螺旋缝左右两侧的板面12上,其结构可参考图2所示。瓷导轮2的结构可参考图3,瓷导轮2的左右轮面21分别伸入到引线槽11内,其左右轮面21外侧分别与所在侧的引线槽11内壁抵接,瓷导轮2内径开设成圆形或弧形凹面22,引线槽11底面设计为内凹的圆形或弧形,引线槽11与瓷导轮2内径的凹面22之间组成一个闭合的腰型孔作为牵引孔。瓷导轮2沿引线槽11螺旋方向均匀分布。如图4所示,导轮架3上开设U形孔31,瓷导轮2的转轴23架设与U形孔31内并通过螺栓固定,或U形孔31内侧各安装一个拱起的簧片32,瓷导轮2的转轴23嵌入到两簧片32之间。U形孔31的开口倾斜朝下设置,其倾斜方向与垂直面的夹角为30°-45°,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U形孔31的开口倾斜朝下设置且U形孔31内侧各安装一个拱起的簧片32,其中簧片32呈三角形拱起,两簧片32的相向侧拱起点共同形成一个限位卡位,用于限制瓷导轮2的转轴23,使的瓷导轮2可以固定在U形槽内,并在牵引过程中受到向外的力,从而保持不脱离的状态工作。瓷导轮2的内侧边沿设计为倒圆角结构。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退火镀锡机引取导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取轮本体(1)以及同轴设置在引取轮本体(1)外圈的固定环(4),所述固定环(4)固定在底座(5)上,固定环(4)开设有与所述引取轮本体(1)的引线槽(11)吻合的螺旋缝,所述螺旋缝两侧沿螺旋方向径向设置有多个瓷导轮(2);/n所述瓷导轮(2)通过导轮架(3)架设在固定环(4)螺旋缝左右两侧的板面(12)上,所述瓷导轮(2)的左右轮面(21)分别伸入到引线槽(11)内,其左右轮面(21)外侧分别与所在侧的引线槽(11)内壁抵接,所述瓷导轮(2)内径开设成圆形或弧形凹面(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退火镀锡机引取导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取轮本体(1)以及同轴设置在引取轮本体(1)外圈的固定环(4),所述固定环(4)固定在底座(5)上,固定环(4)开设有与所述引取轮本体(1)的引线槽(11)吻合的螺旋缝,所述螺旋缝两侧沿螺旋方向径向设置有多个瓷导轮(2);
所述瓷导轮(2)通过导轮架(3)架设在固定环(4)螺旋缝左右两侧的板面(12)上,所述瓷导轮(2)的左右轮面(21)分别伸入到引线槽(11)内,其左右轮面(21)外侧分别与所在侧的引线槽(11)内壁抵接,所述瓷导轮(2)内径开设成圆形或弧形凹面(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退火镀锡机引取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瓷导轮(2)沿引线槽(11)螺旋方向均匀分布,每一圈引线槽(11)至少分布四个瓷导轮(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科济超微铜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