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8337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包括主气囊,主气囊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气囊,缓冲气囊的数量大于5个,两个缓冲气囊间设置有缓冲垫。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缓冲外罩降低驾驶者头部与气囊之间撞击的第一股冲击力,然后通过多个缓冲气囊降低驾驶者头部与气囊之间后续的冲击,最后通过缓冲垫托住驾驶者头部,且主气囊的底部设置有通气孔,可降低主气囊的内部的压强,进一步降低气囊对驾驶者头部的冲击力,使得气囊在保护驾驶者时也不会给驾驶者头部造成不舒适感。

An automobile air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为一种汽车安全气囊。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安全气囊在保护驾驶者头部时,会与驾驶者的头部产生撞击,而气囊的表面并未设置缓冲的机构,导致驾驶者头部会承受巨大的张力,导致驾驶者的不舒适,甚至会造成驾驶者的窒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安全气囊,以改进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改进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体现: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包括主气囊,所述主气囊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气囊,所述缓冲气囊的数量大于5个,两个所述缓冲气囊间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主气囊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主气囊的外部设置有缓冲外罩,所述缓冲外罩包括外罩主体,所述外罩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厚度大于1.5厘米,所述缓冲层的表面开设有纵向减压孔,两个所述纵向减压孔之间的距离小于2厘米,所述缓冲层的内部开设有横向减压孔,所述纵向减压孔与横向减压孔连通,所述横向减压孔与大气连通,所述主气囊和缓冲外罩均固定安装于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管分别与第一送气管和第二送气管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气囊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安装有堵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气囊的内腔与所述缓冲气囊的内腔相互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气囊和缓冲气囊均由合成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缓冲垫和缓冲层均由硅胶材料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缓冲气囊2的数量不少于5个。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缓冲外罩降低驾驶者头部与气囊之间撞击的第一股冲击力,然后通过多个缓冲气囊降低驾驶者头部与气囊之间后续的冲击,最后通过缓冲垫托住驾驶者头部,且主气囊的底部设置有通气孔,可降低主气囊的内部的压强,进一步降低气囊对驾驶者头部的冲击力,令本气囊在保护驾驶者时也不会给驾驶者头部造成不舒适感。本专利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包括主气囊1,所述主气囊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气囊2,所述缓冲气囊2的数量不少于5个,两个所述缓冲气囊2间设置有缓冲垫4,所述缓冲垫4与主气囊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主气囊1的外部设置有缓冲外罩5,所述缓冲外罩5包括外罩主体6,所述外罩主体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层7,所述缓冲层7的厚度大于1.5厘米,所述缓冲层7的表面开设有纵向减压孔8,两个所述纵向减压孔8之间的距离小于2厘米,所述缓冲层7的内部开设有横向减压孔15,所述纵向减压孔8与横向减压孔15连通,所述横向减压孔15与大气连通,所述主气囊1和缓冲外罩5均固定安装于固定座9上,所述固定座9上安装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管10分别与第一送气管11和第二送气管12连通;通过设置缓冲外罩降低驾驶者头部与气囊之间撞击的第一股冲击力,然后通过多个缓冲气囊降低驾驶者头部与气囊之间后续的冲击,最后通过缓冲垫托住驾驶者头部,且主气囊1的底部设置有通气孔,可降低主气囊1的内部的压强,进一步降低气囊对驾驶者头部的冲击力,令本气囊在保护驾驶者时也不会给驾驶者头部造成不舒适感。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气囊1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孔3,所述固定座9的底部开设有排气口13,所述排气口13上安装有堵件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气囊1的内腔与所述缓冲气囊2的内腔相互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气囊1和缓冲气囊2均由合成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缓冲垫4和缓冲层7均由硅胶材料制成。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包括主气囊(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囊(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气囊(2),两个所述缓冲气囊(2)间设置有缓冲垫(4),所述缓冲垫(4)与主气囊(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主气囊(1)的外部设置有缓冲外罩(5),所述缓冲外罩(5)包括外罩主体(6),所述外罩主体(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层(7),所述缓冲层(7)的厚度大于1.5厘米,所述缓冲层(7)的表面开设有纵向减压孔(8),两个所述纵向减压孔(8)之间的距离小于2厘米,所述缓冲层(7)的内部开设有横向减压孔(15),所述纵向减压孔(8)与横向减压孔(15)连通,所述横向减压孔(15)与大气连通,所述主气囊(1)和缓冲外罩(5)均固定安装于固定座(9)上,所述固定座(9)上安装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管(10)分别与第一送气管(11)和第二送气管(1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包括主气囊(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囊(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气囊(2),两个所述缓冲气囊(2)间设置有缓冲垫(4),所述缓冲垫(4)与主气囊(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主气囊(1)的外部设置有缓冲外罩(5),所述缓冲外罩(5)包括外罩主体(6),所述外罩主体(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层(7),所述缓冲层(7)的厚度大于1.5厘米,所述缓冲层(7)的表面开设有纵向减压孔(8),两个所述纵向减压孔(8)之间的距离小于2厘米,所述缓冲层(7)的内部开设有横向减压孔(15),所述纵向减压孔(8)与横向减压孔(15)连通,所述横向减压孔(15)与大气连通,所述主气囊(1)和缓冲外罩(5)均固定安装于固定座(9)上,所述固定座(9)上安装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的数量为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尚怀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威导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