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装置。本申请主张基于在2017年5月17日提出申请的日本申请第2017-098196号的优先权,并援引所述日本申请记载的全部的记载内容。
技术介绍
在车辆搭载有电流电压转换器、大电流继电器等的对大电流进行控制的电路装置。电路装置具有对电流进行接通切断的多个半导体开关、例如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多个半导体开关的漏极端子及源极端子分别连接于一对导电板,该导电板经由绝缘层而配置于散热体(例如,专利文献1)。导电板是所谓的母排。导电板由于截面积小,因此如果将一对带状的导电板以其侧部相对的方式并列配置并将多个半导体开关沿该侧部排列,则向各半导体开关流动的电流产生偏向一方。具体而言,在以电流从导电板的一端侧输入输出的方式构成的电路装置中,向配置于该一端侧的电路部件流动的电流大,向配置于另一端侧的电路部件流动的电流小。因此,将各导电板形成为钩状或涡卷状,以整体形状成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装置,具备:/n第一导电板,具有带状部分;/n第二导电板,具有在第一导电板的一侧部设置间隙而并列配置的带状部分;/n第三导电板,具有在第一导电板的另一侧部设置间隙而并列配置的带状部分;/n第一电路部件,具有与第一导电板连接的第一端子和与第二导电板连接的第二端子;/n第二电路部件,具有与第一导电板连接的第一端子和与第三导电板连接的第二端子;/n第一外部连接部,设置在第一导电板的所述带状部分;及/n第二外部连接部或第三外部连接部,分别设置在第二导电板或第三导电板的所述带状部分。/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517 JP 2017-0981961.一种电路装置,具备:
第一导电板,具有带状部分;
第二导电板,具有在第一导电板的一侧部设置间隙而并列配置的带状部分;
第三导电板,具有在第一导电板的另一侧部设置间隙而并列配置的带状部分;
第一电路部件,具有与第一导电板连接的第一端子和与第二导电板连接的第二端子;
第二电路部件,具有与第一导电板连接的第一端子和与第三导电板连接的第二端子;
第一外部连接部,设置在第一导电板的所述带状部分;及
第二外部连接部或第三外部连接部,分别设置在第二导电板或第三导电板的所述带状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其中,
第一电路部件及第二电路部件分别具备与电流的控制相关的第三端子,
所述电路装置具备:
电路基板,配置在第一导电板、第二导电板及第三导电板的一面侧,并连接有各电路部件的第三端子;及
散热体,配置在第一导电板、第二导电板及第三导电板的另一面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