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推轮装置及轨道车辆轮对横移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车辆
,特别涉及推轮装置及轨道车辆轮对横移机。
技术介绍
轨道车辆是基于轨道与轮对配合实现交通运输等目的的,轮对是轨道车辆上与钢轨相接触的部分,由左右两个车轮牢固地压装在同一根车轴上所组成。轮对的作用是保证机车车辆在钢轨上的运行和转向,承受来自机车车辆的全部静、动载荷,把它传递给钢轨,并将因线路不平顺产生的载荷传递给机车车辆各零部件。轮对的材质通常是钢材,质量非常大,因此在轮对的生产、检测、维修等过程中很难由人工来进行搬运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进行轮对移位。通常轮对移位可有沿轮轴方向和垂直于轮轴方向完成,沿轮轴方向的移位可由横移机完成,而垂直于轮轴方向的移位需要设计专业的推轮装置将轮对推出横移机进入其他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提供推轮装置及轨道车辆轮对横移机。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推轮装置,包括推轮杆和气缸,所述推轮杆以远端为转动支点带动近端向上转动接触轮对踏面并推动 ...
【技术保护点】
1.推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轮杆(10)和气缸(20),所述推轮杆(10)以远端为转动支点带动近端向上转动接触轮对踏面并推动轮对,所述气缸(20)的活塞杆末端转动连接在推轮杆(10)上以控制推轮杆(10)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推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轮杆(10)和气缸(20),所述推轮杆(10)以远端为转动支点带动近端向上转动接触轮对踏面并推动轮对,所述气缸(20)的活塞杆末端转动连接在推轮杆(10)上以控制推轮杆(10)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轮杆(10)的长度为L2,气缸(20)与推轮杆(10)连接点与推轮杆(10)的转动支点距离为L1,L2/L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轮杆(10)的近端头部安装有滚子(1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推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头(21)和气缸支座(22),所述推轮杆(10)、连接头(21)、气缸(20)和气缸支座(22)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所述连接头(21)与推轮杆(10)转动连接,气缸(20)与气缸支座(22)转动连接。
5.轨道车辆轮对横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横移机主体(30)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推轮装置,所述推轮装置安装在横移机主体(30)上,伸缩杆横移机主体(30)包括机架(31)和钢轨(36),所述钢轨(36)成对的固定安装在机架(31)两侧顶部,且钢轨(36)垂直于机架(31)的长度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车辆轮对横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动链轮(32)、从动链轮(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磊,伏旭宗,吴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瑞铁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