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6268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脉宽调制法控制电磁膨胀阀(24)的冷冻剂流量,该阀用于双蒸发器两级循环制冷系统(10)。(10)有一分相器(22)接收低温蒸发器(20)的两相冷冻剂,将液相冷冻剂送给脉宽调制电磁阀(24)。(22)中有液面传感器(34),还有控制器(32)控制脉宽调制电磁阀(24)的工作循环,并接收液面传感器(34)的输入。(34)随液面变化提供连续变化信号或根据分相器的液面高于或低于给定液面来控制电磁阀的工作循环的液面开关。也可配备两个液面开关(34a,34b)。(*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关申请相关的参考文献本申请与待审批的题为“简单蒸汽压缩致冷循环中冷冻剂流量的液面控制”的专利申请有关,该专利申请序号为RD-23,429,是与本申请同时申请并转让给本专利技术的同一受让人的。专利技术背景本专利技术总的说来涉及制冷系统中冷冻剂的膨胀控制,更具体地说,涉及用脉宽调制的电磁阀进行膨胀控制。这里使用的“制冷系统”一词是指一制冷装置、空调机或任何其它产生致冷作用的系统。家用冰箱采用的一般制冷系统通常是按简单的蒸汽压缩循环工作的。这种循环包括一个压缩机、一个冷凝器、一个膨胀装置和一个蒸发器,所有这些都按上述次序依次串联连接。制冷装置的空气吹过蒸发器,控制空气流使部分空气流流到冷藏室,其余的空气流流到新鲜食物室。因此致冷循环在适合于冷藏室的温度产生其致冷作用,这个温度比新鲜食物室所需要的温度要低。由于在低温下产生冷却作用所需要的机械能高于较高温度下相应的机械能,因而简单的蒸汽压缩循环使用的机械能要比在两种温源下产生冷却作用的那种循环所使用的机械能多。1990年3月27日专利权授予Heinz Jaster且转让给本专利技术的同一受让人的美国专利4,910,972中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家用冰箱、热力效率有所提高的致冷循环。美国专利4,910,972中公开的循环包括第一和第二压缩机、一个冷凝器、第一膨胀装置、第一蒸发器、一个分相器、第二膨胀装置和第二蒸发器,所有这些组成部分都按上述次序依次串联连接。分相器接收来自第一蒸发器的两相剂,并将液相冷冻剂提供给第二膨胀装置,将饱和汽相冷冻剂提供给第二压缩机。第一蒸发器在大约25°F下工作,冷却新鲜食物室,第二蒸发器在大约-10°F下工作,冷却冷藏室。这种双蒸发器的两级循环消耗的机械能比一般单蒸发器系统要少得多。毛细管简单、价廉,因此家用冰箱一般都采用它作为膨胀装置。然而,毛细管作为膨胀装置有某一系列的局限性。例如,毛细管必须制造昨非常长,内径达到可以制造并大得足以避免堵管。这就需要冰箱有中足够的内部空间来容纳毛细管长度方向的尺寸。此外,由于采用对毛细管的膨胀控制,因而生产过程中要求冷冻剂的注入操作得非常精确,因为冷冻剂通过毛细管的流量对系统中冷冻剂的料量非常敏感。具体结合到双蒸发器两级致冷循环,毛细管还有其另外的局限性。双蒸发器两步循环一般的致冷室温度控制方案是在蒸发器室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启动蒸发器的风扇,并在两室的温度已达到较低温度设定值时关掉所有风扇和压缩机。若两毛细管的尺寸按两风扇都在运行的情况选取,则关掉新鲜食物室的风扇时,新鲜食物蒸发器的压力就下降,降低了流经第二毛细管的冷冻剂流量。发生这种情况时,分相器中的液面上升,于是液态冷冻剂会溢流入新鲜食物的抽气管线中。这也会使冷藏蒸发器出口显著过热,使冷藏蒸发器的压力下降。所有这些现象都起降低冷藏室冷却能力和系统效率的作用。此外,毛细管的尺寸还可以取得使冷冻剂的流量只在某一个工作条件下达到最佳状态。因此,毛细管的尺寸通常取得使冷冻剂的流量在正常工作条件征达到最佳状态。这就是说,致冷循环开始时(以及在高负荷的情况下),毛细管尺寸不够大,蒸发器中致冷剂不足。这降低了冰箱的冷却能力和效率。致冷循环快结束时,毛细管则尺寸过大,因而蒸发器中的冷冻剂泛滥,再次降低冰箱和效率。因此,采用毛细管进行膨胀时的循环效率远低于有效膨胀控制下所能达到的效率。然而,以一般恒温膨胀的形式进行的有效膨胀控制,在家用冰箱中并不能很好发挥作用。恒温膨胀阀尽管经常用于冷冻剂流量大的汽车空调系统和商用制冷系统中,但却不能制造得使流量孔小到足以调节家用冰箱冷冻剂非常之低的流量率(一般为10-12磅/小时)。就是说,要达到所要求的压降,阀孔需要达到10密耳或以下的数量级,这样的尺寸对制造是不实际的,而且非常容易发生堵塞。因此,需要有另一种方案代替毛细管和恒温膨胀阀作为家用冰箱的膨胀控制器。专利技术简介本专利技术即满足了上述要求,它采用脉宽调制的的电磁阀进行膨胀控制。先是产生脉宽调制的控制信号,因此控制信号使电磁阀周期性地开合。控制信号的脉冲宽度确定了冷冻剂流过电磁阀的平均流量。电磁阀的工作循环随蒸发器的干燥度而变化,精确控制着冷冻剂的平均流量。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冷系统包括由一个脉宽调制的电磁阀构成的第一膨胀装置、一个冷藏间蒸发器、第一和第二压缩机、一个冷凝器、第二膨胀装置和新鲜食物蒸发器,所有这些部件都按上述次序依次串联连接。此外还连接有一个分相器,接收来自新鲜食物蒸发器的冷冻剂,分相器的第一出口用以给脉宽调制电磁阀提供液相冷冻剂,分相器的第二出口用以给第二压机提供气相冷冻剂。分相器中配置有一液面传感器,此外还配备有一个控制器,供控制脉宽调制电磁阀的工作循环,接收来自液面传感器的输入。液面传感器的类型可以是那种随液面的变化提供连续的变化信号的液面传感器,也可以是液面开关。在后一种情况下,控制器在分相器液面高于液面开关的位置时产生第一脉冲宽度的控制信号,在液面低于液面开关的位置时产生脉冲宽度较小的第二脉冲宽度控制信号。另一方案,也可以配备两个液面开关。在此情况下,当液面高于较高液面开关的位置时控制器增加脉冲宽度,在液面低于较低液面开关的位置时减小脉冲宽度。采用脉宽调制的电磁阀进行膨胀控制有若干好处。由于脉宽调制电磁阀是以振荡的方式工作的,因而流量孔可以制造得大些,从而避免堵塞问题。采用脉宽调制控制的系统对总的冷冻剂的充料量是不太敏感的,这在生产过程中简化了进料方面的要求。脉宽调制电磁阀能适应压缩机在其汽缸工作容积变化时冷冻剂的不同流量率,因而有利于与可调压缩机和/或多速压缩机配用。在中止循环的过程中,脉宽调制电磁阀可用来保持高低压之间可靠的密封作用,从而避免冷冻剂流动,同时节能。因此这种电磁阀起能量控制阀的作用,无需采用另外的阀门来覆行这个职能。除了确保制冷器的蒸发器中足够的液体致冷剂、控制分相器的液面水平外,还能防止液体致冷剂进入新鲜食品抽出管线。分相器的液面由一传感器监视,且因为分相器邻近膨胀阀还防止了“振荡工作”(hunting)。参看附图阅读下面的详细说明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可以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附图说明本说明书的结论部分,特别指出和清楚阐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主题,但要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最好还是参照附图参阅下面的有关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致冷循环一个实施例的原理图2是按本专利技术用来控制膨胀阀的脉宽调制频率信号的示意图;图3是采用两个液面开关的液面检测机构形式的示意图。专利技术详介参看附图,所有不同各视图中同样的编号表示同样的元件。图1示出了制冷系统10,该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12、第二压缩机14、冷凝器16、第一膨胀装置18、第一蒸发器20、分相器22、第二膨胀装置24和第二蒸发器26,所有这些组成部分都按上述次序依次串联连接。冷冻剂加入制冷系统10中,在压缩机12、14中加以压缩。冷冻剂经压缩后排到冷冻器16中冷却和冷凝。接着,冷冻剂流过第一膨胀装置18,边流过边膨胀,再流入配置在制冷装置中的新鲜食物室中的第一蒸发器20。热从新鲜食物室传递到流过新鲜食物蒸发器20中的冷冻剂,从而冷却新鲜食物室。两相冷冻剂从新鲜食物蒸发器20排到分相器22中。分相器22由一个封闭的容器构成,其上部分有一个入口供接收两相冷冻剂之用,此外还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位于容器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系统,供使用在有一个冷藏室和一个新鲜食物室的制冷装置中,所述制冷系统包括:第一膨胀装置,由一个脉宽调制电磁阀组成;第一蒸发器,供冷却冷藏室之用;第一和第二压缩机;一个冷凝器;第二膨胀装置;第二蒸发器,供冷却新 鲜食物室之用;所有以上部件都按上述次序依次串联连接在一起;和一个分相器,供接收来自第二蒸发器的冷冻剂,其第一出口给所述脉宽调制电磁阀提供液相冷冻剂,其第二出口给所述第二压缩机提供气相冷冻剂;一个液面传感器,配置在所述分相器中;和 一个控制器,供控制所述脉宽调制电磁阀的工作循环之用,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液面传感器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贾斯特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电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