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的气液分离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235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的气液分离器结构,它是由内侧形成一定空间的本体部;连接于本体部的上侧并流入介质气体的吸气管;延伸至本体部上方,并与本体部下侧固定,向气缸的压缩空间供给介质气体的L型管组成;其特征在于为减少生产周期及降低制造成本,吸气管与本体部一体形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将吸气管与本体部一体形成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的气液分离器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及图2所示,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使用于空调等电器的冷冻循环装置中的介质压缩部分,其简单说明如下。如图所示,已有技术中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中,密闭容器(1)的内部设置有转子(2)和定子(3)构成的电动机(4),转子(2)中心处垂直方向形成的轴孔(2a)中插入固定有旋转轴(5)。同时,旋转轴(5)的下端部一体形成有偏心部(6),偏心部(6)的外侧插入有滚动活塞(7)。另外还设置有气缸(9)和上、下部轴承(10)(11)构成的压缩机构部(12),当滚动活塞(7)旋转时,形成压缩介质气体的压缩空间(8)。此外,上部轴承(10)上形成的吐出孔(10a)的出口侧设置有阀门组合体(15),阀门组合体(15)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减低吐出噪音的消音器(16)。气缸(9)的吸入口(9a)侧设置有防止液态介质流入的气液分离器(17),密闭容器(1)的上面设置有吐出管(20),用于将压缩机构部(12)中压缩的高压介质气体向外部排出。这里,气液分离器(17)由内侧具有一定空间的本体部(21);焊接于本体部(21)的上端部,用于本体部(21)中流入介质气体而连接的吸气管;结合于本体部(21)的下端部,置于气缸(9)的压缩空间(8)内侧吸入介质气体的L型管(23)等结构组成。如上结构的已有技术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中,当相加电源时,电动机(4)的转子(2)开始旋转,并且压入于转子(2)的旋转轴(5)也随即旋转。旋转轴(5)旋转的同时,旋转轴(5)的下端部形成的偏心部(6),以及结合于偏心部(6)的滚动活塞(7)也跟着旋转,并将通过气缸(9)的吸入口(9a)吸入到压缩空间(8)内部的低温低压的介质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介质气体。压缩的介质气体通过阀门组合体(15)排出,并通过消音器(16)的通孔(16a)排出到密闭容器(1)的内部。排出的高温高压的介质气体经过转子(2)和定子(3)间的空隙,并通过吐出管(20)排出到外部。但是,已有技术中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中,气液分离器(17)的本体部(21)和吸气管(22)各单独制作,在后期工程中通过附加的焊接作业并装配,由此所需的生产周期和生产费用增加,导致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将吸气管与本体部一体形成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的气液分离器结构。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的气液分离器结构是由内侧形成一定空间的本体部;连接于本体部的上侧并流入介质气体的吸气管;延伸至本体部内部上方,并与本体部下侧固定,向气缸的压缩空间供给介质气体的L型管组成,为了减少生产周期及降低制造成本,吸气管与本体部一体形成。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压缩机的气液分离器结构中,连接本体部上侧的吸气管与本体部一体形成,减少了气液分离器的生产周期和制造工序,降低了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提示出已有技术中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结构的纵断面图。图2提示出已有技术中的气液分离器部分扩大的扩大图。图3提示出本专利技术中具有气液分离器结构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的纵断面图。图4提示出本专利技术中气液分离器主要部分结构的扩大图。图面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108压缩空间、 109气缸、121本体部、122吸气管、123L型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3提示出本专利技术中具有气液分离器结构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的纵断面图。图4提示出本专利技术中气液分离器主要部分结构的扩大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中密闭容器(101)的内部设置有转子(102)和定子(103)构成的电动机(104),转子(102)的中心处垂直方向形成的轴孔(102a)中插入固定有旋转轴(105),旋转轴(105)的下端部一体形成有偏心部(106),偏心部(106)的外侧则插入有滚动活塞(107)。还设置有气缸(9)和上、下部轴承(110)(111)构成的压缩机构部(112),当滚动活塞(107)旋转时,形成压缩介质气体的压缩空间(108)。上部轴承(110)上形成有吐出孔(11a),使从压缩空间(108)排出的压缩气体排出到压缩空间(108)的外部。气缸(109)的吸入口(109a)侧连接设置有气液分离器(115),用于分离介质中含有的机油。在气液分离器(115)中,内侧具有一定空间的本体部(121)的上侧一体形成有吸气管(122),使参杂机油的介质气体流入到本体部(121)中。本体部(121)的下侧连接有L型管(123),将已过滤的介质气体供给到气缸(109)的压缩空间(108)中。即,在已有技术中,连接于气液分离器(17)上侧的吸气管(22)另行设置并通过焊接相接合的;在本专利技术中,连接于气液分离器(115)本体部(121)上侧的吸气管(122)靠模具或拉伸工具一体成形。图面中未说明符号124是吐出阀门。如上结构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中,当相加电源时,电动机(104)的转子(102)开始旋转,并且压入于转子(102)的旋转轴(105)也随即旋转,旋转轴(105)旋转的同时,旋转轴(105)的下端部形成的偏心部(105a),以及结合于偏心部(105a)的滚动活塞(107)也跟着旋转,并将通过气缸(109)的吸入口(109a)吸入到压缩机构部(112)中压缩空间(108)内部的低温低压的介质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介质气体。此外,为使将介质气体供给到压缩空间(108)而设置的气液分离器(115)中,连接于本体部(121)上侧的吸气管(122)一体形成于本体部(121)中,从而减少生产周期及制造工程。权利要求1.一种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的气液分离器结构,它是由内侧形成一定空间的本体部;连接于本体部的上侧并流入介质气体的吸气管;延伸至本体部上方,并与本体部下侧固定,向气缸的压缩空间供给介质气体的L型管组成;其特征在于为减少生产周期及降低制造成本,吸气管与本体部一体形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其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气液分离器结构由内侧形成一定空间的本体部;连接于本体部的上侧并流入介质气体的吸气管;固定于本体部的下侧并向气缸的压缩空间供给介质气体的L型管组成。本专利技术中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的气液分离器结构中,本体部上侧连接的吸气管一体形成于本体部,从而减少气液分离器的生产周期和制造工程并减少制造成本。文档编号F25B43/00GK1626994SQ20031010743公开日2005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2日专利技术者朴基元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基元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