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差速器壳体表面钻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41311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差速器壳体表面钻孔装置包括安装框、电动气缸和电机,所述安装框底部的边缘处固定有装置仓,所述第一转轴靠近装置仓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锥齿,所述装置仓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安装框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安装框的边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安装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块,所述安装杆内部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安装框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安装块的边侧固定有弹簧。该多工位差速器壳体表面钻孔装置,可以对不同大小的差速器进行同时多工位打孔,增加了打孔效率,以及在打孔过程中,能够及时将碎屑清除,避免碎屑影响打孔质量。

A surface drilling device for multi position differential c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差速器壳体表面钻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差速器表面钻孔
,具体为一种多工位差速器壳体表面钻孔装置。
技术介绍
差速器是汽车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零部件,它能够使汽车的驱动轮进行不同转速的转动,从而使得汽车适应更多的行驶环境,差速器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表面进行多出进行钻孔,便于后续的安装使用,然而现有的差速器表面钻孔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不同车辆使用的差速器大小不同,孔位也有所差别,使得现有差速器在对差速器表面进行打孔时,往往一次只能钻一个孔,进而导致钻孔效率较低;2.差速器表面钻孔装置在钻孔时,往往会产生碎屑,这些碎屑很容易对钻头的卡入未完成的孔洞内,容易使后续钻头打孔时对孔洞内造成划痕,影响打孔的质量。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现有的差速器表面打孔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差速器壳体表面钻孔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现有的差速器表面打孔装置往往一次只能钻一个孔,硬性钻孔效率,以及在钻孔时产生的碎屑容易对孔洞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为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差速器壳体表面钻孔装置,包括安装框(1)、电动气缸(17)和电机(2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底部的边缘处固定有装置仓(2),且装置仓(2)的一侧轴承安装有第一转轴(3),并且第一转轴(3)贯穿装置仓(2),所述第一转轴(3)靠近装置仓(2)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锥齿(4),且第一转轴(3)远离第一锥齿(4)的一端安装有风扇(5),所述装置仓(2)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转轴(6),且第二转轴(6)贯穿安装框(1),并且第二转轴(6)靠近装置仓(2)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锥齿(7),所述安装框(1)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滑槽(8),且第一滑槽(8)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杆(9),所述安装框(1)的边侧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差速器壳体表面钻孔装置,包括安装框(1)、电动气缸(17)和电机(2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底部的边缘处固定有装置仓(2),且装置仓(2)的一侧轴承安装有第一转轴(3),并且第一转轴(3)贯穿装置仓(2),所述第一转轴(3)靠近装置仓(2)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锥齿(4),且第一转轴(3)远离第一锥齿(4)的一端安装有风扇(5),所述装置仓(2)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转轴(6),且第二转轴(6)贯穿安装框(1),并且第二转轴(6)靠近装置仓(2)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锥齿(7),所述安装框(1)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滑槽(8),且第一滑槽(8)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杆(9),所述安装框(1)的边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0),且第一螺纹孔(10)的内部螺纹安装有第一螺杆(11),并且第一螺杆(11)贯穿安装杆(9),所述安装杆(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块(12),且第一安装块(12)的顶部安装有钻杆(13),并且钻杆(13)贯穿第一安装块(12),所述安装杆(9)内部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4),且第二螺纹孔(14)的内部螺纹安装有第二螺杆(15),并且第二螺杆(15)贯穿第一安装块(12),所述安装框(1)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架(16),且支撑架(16)的顶部安装有电动气缸(17),并且支撑架(16)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安装板(18),所述安装板(18)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9),且第二滑槽(19)的边侧设置有第三螺纹孔(20),并且第二滑槽(19)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安装块(21),所述第二安装块(21)的边侧固定有弹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光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璧山区鑫科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