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沉积方法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薄膜沉积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等离子体增强型原子层沉积(PlasmaEnhancedAtomicLayerDeposition,以下简称PEALD),采用PEALD沉积薄膜的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四步:第一步:第一前驱体、第二前驱体以及等离子清洗源的阀门吹扫气体在缓冲腔中混合后,进入反应腔室,第一前驱体吸附在反应腔室中的晶片上。第二步:停止第一前驱体输入,第二前驱体与阀门吹扫气体继续通入反应腔室,以吹扫反应腔室中未吸附的第一前驱体。第三步:开启射频器,使反应腔室中产生的等离子体电浆激发第二前驱体的分子,与第一前驱体发生反应形成目标物,从而在晶片上沉积了薄膜。第四步:停止射频器并继续向反应腔室中通入第二前驱体与吹扫气体,以吹扫反应腔室。进一步,现有技术中缓冲腔的进气口分布中,第一前驱体从第一进气口进入缓冲腔,第二前驱体从与第一进气口顺时针间隔90°的第二进气口进入缓冲腔;与第一进气口逆时针90°间隔接口的是缓冲腔室压强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向与反应腔相连的缓冲腔中通入第一前驱体与补充气体,所述补充气体为吹扫气体或第二前驱体,以使所述补充气体与所述第一前驱体在所述缓冲腔中混合,且二者混合后流入所述反应腔;/nS2,停止向所述缓冲腔内通入所述第一前驱体,向所述缓冲腔通入所述吹扫气体与所述第二前驱体,以依次吹扫等离子体清洗源的阀门、所述缓冲腔以及所述反应腔;/nS3,向所述反应腔中加载射频功率,以激发所述反应腔中的第二前驱体形成等离子体,以使所述等离子体与所述第一前驱体反应,从而在晶片上形成薄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向与反应腔相连的缓冲腔中通入第一前驱体与补充气体,所述补充气体为吹扫气体或第二前驱体,以使所述补充气体与所述第一前驱体在所述缓冲腔中混合,且二者混合后流入所述反应腔;
S2,停止向所述缓冲腔内通入所述第一前驱体,向所述缓冲腔通入所述吹扫气体与所述第二前驱体,以依次吹扫等离子体清洗源的阀门、所述缓冲腔以及所述反应腔;
S3,向所述反应腔中加载射频功率,以激发所述反应腔中的第二前驱体形成等离子体,以使所述等离子体与所述第一前驱体反应,从而在晶片上形成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利用载气携带所述第一前驱体通入所述缓冲腔;
在所述步骤S2中:停止向所述缓冲腔内通入所述第一前驱体,且继续向所述缓冲腔通入所述载气、所述第二前驱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
步骤S4,停止向所述反应腔中加载射频功率,并继续向所述缓冲腔通入所述第二前驱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膜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继续向所述缓冲腔通入所述吹扫气体以及所述载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
步骤S4,停止向所述反应腔中加载射频功率,并继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海丰,史小平,兰云峰,王勇飞,纪红,赵雷超,张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