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层沉积制备N‑As共掺的氧化锌薄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60355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1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原子层沉积制备N‑As共掺的氧化锌薄膜的方法,其包括:将基片放入原子层沉积设备的反应腔室中;进行多组分的复合沉积;所述复合沉积包括在锌源沉积之前引入一次As掺杂源的沉积和氧源的沉积之后引入一次氮掺杂源的沉积;循环沉积该多组分复合体,得到原子层沉积制备的N‑As的双受主共掺的氧化锌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原子层沉积制备N‑As共掺的氧化锌薄膜的方法,利用ALD技术,在氧化锌薄膜生长的过程中,完成整个薄膜结构的共掺,得到N‑As双受主的共掺。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沉积和掺杂过程易于控制,制备所得共掺氧化锌薄膜有利于氧化锌薄膜的p型掺杂和提高p型电学性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原子层沉积制备N-As共掺的氧化锌薄膜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氧化锌薄膜的制备与掺杂
,具体涉及一种原子层沉积制备N-As共掺的氧化锌薄膜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氧化锌(ZnO)作为一种新型的II-Ⅵ族直接带隙宽禁带化合物,具有大的室温禁带宽度3.37eV,而且自由激子结合能高达60meV,作为半导体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其它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相比,ZnO薄膜生长温度低,抗辐射性好,受激辐射有较低的阈值功率和很高的能量转换效率,这些优点使ZnO正成为光电子、微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的关键基础材料。然而本征ZnO由于存在缺陷,使得ZnO呈n型,p型ZnO薄膜制备是目前ZnO相关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氮掺杂虽然在理论上的计算使得p型ZnO的制备成为可能,但是众多实验表明,可能是由于掺入的N原子会结合形成N分子,占据置换位置((N2)o),形成一种双施主缺陷,导致单独N掺杂ZnO薄膜的不稳定性。为了解决该问题,目前共掺被认为是制备出相对稳定的p-ZnO薄膜最有发展前景的方向之一。为了提高p型ZnO薄膜的稳定性,人们对双受主共掺杂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Li-N、N-As和N-P双受主掺杂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4/201210533124.html" title="原子层沉积制备N‑As共掺的氧化锌薄膜的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原子层沉积制备N‑As共掺的氧化锌薄膜的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原子层沉积制备N‑As共掺的氧化锌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基片放入原子层沉积设备的反应腔室中;进行多组分的复合沉积;所述复合沉积包括在锌源沉积之前引入一次As掺杂源的沉积,氧源的沉积之后引入一次氮掺杂源的沉积;循环沉积该多组分复合体,得到原子层沉积制备的N‑As的双受主共掺的氧化锌薄膜;所述基片是经过浓硫酸和双氧水处理,并经超纯水超声过的硅片、蓝宝石或玻璃,衬底表面带有羟基;所述As掺杂源的沉积顺序是指在Zn源沉积之前、与Zn同时通入腔室进行沉积或先Zn源沉积之后沉积As掺杂源;所述复合沉积包括:在真空环境下依次用As掺杂源、锌源、氧源和氮掺杂源进行沉积得到N‑As双受主共掺的Z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子层沉积制备N-As共掺的氧化锌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基片放入原子层沉积设备的反应腔室中;进行多组分的复合沉积;所述复合沉积包括在锌源沉积之前引入一次As掺杂源的沉积,氧源的沉积之后引入一次氮掺杂源的沉积;循环沉积该多组分复合体,得到原子层沉积制备的N-As的双受主共掺的氧化锌薄膜;所述基片是经过浓硫酸和双氧水处理,并经超纯水超声过的硅片、蓝宝石或玻璃,衬底表面带有羟基;所述As掺杂源的沉积顺序是指在Zn源沉积之前、与Zn同时通入腔室进行沉积或先Zn源沉积之后沉积As掺杂源;所述复合沉积包括:在真空环境下依次用As掺杂源、锌源、氧源和氮掺杂源进行沉积得到N-As双受主共掺的ZnO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s掺杂源、锌源、氮掺杂源和氧源在沉积室内暴露时间依次为0.08s、0.075s、5s、0.08s,基片衬底温度为3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维尔夏洋李超波张阳董亚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