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高频电路、多工器、高频前端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频电路、多工器、高频前端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近年的移动通信终端,要求通过一个终端来支持多个频带的所谓的多频段化,对于在该移动通信终端中传输高频信号的前端电路,也要求多频段化。随之,对于前端电路,要求能够与频带的选择相应地改变带通特性的滤波器,以确保各频带的信号质量。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高频模块,该高频模块具有配置在将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与第二输入输出端子连结的路径上的2个串联电路以及配置于该路径上的节点与地之间的并联电路。2个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分别具有无源元件和可变电容元件。通过改变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可变电容元件,来取得与使用频段相应的阻抗匹配,从而实现具有带通特性优异的可变型滤波器的高频模块。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77309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高频模块中,当将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与第一串联电路连结的第一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频电路,具备:/n多层基板;/n第一输入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入输出端子,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和所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子形成在所述多层基板的表面;/n第一串联臂电路和第二串联臂电路,所述第一串联臂电路和所述第二串联臂电路形成于所述多层基板,串联配置在将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子连结的第一路径上;/n并联臂电路,其配置在将所述第一路径上的节点与地连结的第二路径上;/n第一布线,其形成于所述多层基板,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连接,构成所述第一路径的一部分;/n第二布线,其形成于所述多层基板,与所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子连接,构成所述第一路径的一部分;以及/n第三布线,其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24 JP 2017-2055691.一种高频电路,具备:
多层基板;
第一输入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入输出端子,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和所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子形成在所述多层基板的表面;
第一串联臂电路和第二串联臂电路,所述第一串联臂电路和所述第二串联臂电路形成于所述多层基板,串联配置在将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子连结的第一路径上;
并联臂电路,其配置在将所述第一路径上的节点与地连结的第二路径上;
第一布线,其形成于所述多层基板,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连接,构成所述第一路径的一部分;
第二布线,其形成于所述多层基板,与所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子连接,构成所述第一路径的一部分;以及
第三布线,其形成于所述多层基板,构成所述第二路径的一部分,
其中,所述并联臂电路包括第一阻抗可变电路,该第一阻抗可变电路使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子之间的高频信号的传输特性可变,
所述第一布线和所述第二布线形成于与所述多层基板的形成有所述第三布线的层不同的层,
在俯视所述多层基板的情况下,所述第三布线不与所述第一布线及所述第二布线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并联臂电路具备由串联连接于所述节点与地之间的电感器和电容器构成的LC串联谐振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并联臂电路具备配置于所述节点与地之间的弹性波谐振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高频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层基板具有相互背对的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
所述第一阻抗可变电路具有可变元件,该可变元件是开关元件或可变电容器,
所述可变元件形成于所述第一主面,
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和所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子形成于所述第二主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高频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布线将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一串联臂电路连接,
所述第二布线将所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串联臂电路连接,
所述第一串联臂电路、所述第二串联臂电路以及所述并联臂电路分别包括1个以上的电容器,
在所述俯视时,所述第一串联臂电路所具有的所述1个以上的电容器及所述第二串联臂电路所具有的所述1个以上的电容器不与所述并联臂电路所具有的所述1个以上的电容器重叠。
6.一种多工器,能够同时传输属于第一频带组的第一频带及第二频带中的一方的频带的高频信号以及属于第二频带组的第三频带的高频信号,其中,对所述第一频带的高频信号和所述第二频带的高频信号排他地进行传输,所述多工器具备:
第一公共端子、第三输入输出端子及第四输入输出端子;
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高频电路的第一滤波器,所述第一公共端子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连接,所述第三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弘嗣,塚本秀树,久野太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