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冷却壁微冷棒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900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56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炉冷却壁微冷棒安装方法,属于高炉维修技术领域。高炉冷却壁微冷棒安装方法包括:将储有冷却水的微冷棒插入形成在冷却壁的安装孔中,微冷棒中的冷却水处于非流动状态,待微冷棒中的冷却水不再形成蒸汽逸出微冷棒后,将微冷棒与炉皮进行焊接。能有效保护微冷棒,同时保证有较好的焊接和压浆效果。

Installation method of micro cooling rod for blast furnace cooling sta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炉冷却壁微冷棒安装方法
本申请涉及高炉维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炉冷却壁微冷棒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高炉冷却壁通过采用水冷的方式带走高炉炉内传递至冷却壁本体的热量,从而保护炉墙、高炉本体及炉壳的安全,因此冷却壁的使用直接影响高炉安全及其寿命。一般情况下,冷却壁在使用一定周期后,因水质条件、高炉炉内冶炼条件等的变化,无法避免出现损坏现象,而冷却壁损坏后是不能更换的,如果不及时处理损坏的冷却壁,极易造成大量冷却水漏入炉内,轻者造成炉凉、炉缸冻结,严重会导致高炉本体烧穿。现有技术中,高炉冷却壁损坏后,在损坏较小的情况下,多采取穿管的方式修复冷却壁,但在冷却壁损坏较严重时穿管修复难以达到冷却要求;在损坏严重的情况下,多采用封堵损坏冷却壁的方式进行处理,但封堵区域失去冷却效果,炉皮通常会达到100-150℃的较高温度水平,需要时刻监控封堵区域温度并采用外部打水的方式辅助冷却,增加了水消耗及劳动强度。目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了在冷却壁安装冷却棒的方式,根据冷却壁损坏情况安装冷却棒,以适应不同损坏程度的冷却壁修复。但是目前在冷却棒的安装中通常出现冷却棒损坏、焊缝偏移、压浆不密实的问题,使冷却棒的冷却效果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冷却壁微冷棒安装方法,能有效保护微冷棒,同时保证有较好的焊接和压浆效果。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炉冷却壁微冷棒安装方法,包括:将储有冷却水的微冷棒插入形成在冷却壁的安装孔中,微冷棒中的冷却水处于非流动状态,待微冷棒中的冷却水不再形成蒸汽逸出微冷棒后,将微冷棒与炉皮进行焊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炉冷却壁微冷棒安装方法,有益效果包括:将储有冷却水的微冷棒插入安装孔中,微冷棒中的冷却水能够较好地对安装孔内部进行降温,能够在安装过程中有效保护微冷棒;同时,避免因孔道内温度过高使压浆过程压力升高过快从而导致压浆不密实。待微冷棒中的冷却水不再形成蒸汽逸出后再进行焊接和压浆,保证微冷棒在安装孔内达到了较为稳定的冷却效果,此时微冷棒外壳温度较为稳定,更有利于提高压浆的稳定性。微冷棒以储备冷却水的方式进行冷却,冷却水处于非流动状态,避免冷却水流动对微冷棒产生振动,使得微冷棒能够较好地保持在平稳状态,从而避免微冷棒出现振动、偏移并导致焊接过程中出现焊缝偏移、裂纹等缺陷而影响焊缝质量。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在焊接中使微冷棒处于储有冷却水的状态且使微冷棒中的冷却水为非流动状态,在压浆填充前使微冷棒储满冷却水并在压浆填充中使微冷棒处于非流动状态,保证焊接过程中微冷棒保持较好的冷却效果及平稳状态,有利于进一步保证焊接及压浆效果。一般情况下高炉冷却壁外部炉皮温度普遍维持在60-100℃的范围内,而按照上述方式在高炉冷却壁安装微冷棒,微冷棒安装稳固、不偏移,高炉运行时微冷棒安装区域温度能够维持在40-45℃的范围内,冷却效果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冷棒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冷棒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冷棒的局部剖示图。图标:100-内管体;110-第一腔体;120-进水口;130-出水口;140-螺旋导向叶;200-外管体;210-第二腔体;220-出水管;230-微冷棒法兰;231-微冷棒压浆管;240-第一管段;250-第二管段;260-第三管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高炉冷却壁微冷棒安装方法进行具体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炉冷却壁微冷棒安装方法,包括:将储有冷却水的微冷棒插入形成在冷却壁的安装孔中,微冷棒中的冷却水处于非流动状态。待微冷棒中的冷却水不再形成蒸汽逸出微冷棒后,将微冷棒与炉皮进行焊接,然后对微冷棒和安装孔之间的空隙进行压浆填充。可以理解的,形成在冷却壁的安装孔是指从炉皮处钻孔并钻入冷却壁的孔道,其在确定高炉冷却壁损坏漏水后在损坏区域钻孔制作得到。S1.安装孔的制作:在钻孔前: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首先在高炉本体的待钻孔表面标注好冷却壁损坏处所对应的位置,便于根据冷却壁损坏尺寸及微冷棒尺寸确定微冷棒的安装数量,并方便进一步进行钻孔标记的标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钻孔时钻头需要依次钻开炉皮、耐火材料层以及冷却壁,因此,在每钻开一层材料后并在对下一层材料进行钻孔之前,均需要在待钻孔表面进行钻孔标记的标注。示例性的,在确定微冷棒安装位置并标注钻孔标记时,需要避开冷却壁在两端安装的紧固螺钉。可选的,在确定微冷棒的安装数量时,选择相邻两个微冷棒的安装间距与微冷棒的直径之比为(0.9-1.1):1,二者之间的比例例如但不限于为0.9:1、0.95:1、1:1、1.05:1或者1.1:1,使微冷棒有适当的安装密度,保证充分利用微冷棒的冷却作用的同时保证有较好的冷却效果。进一步的,根据微冷棒的安装数量,在冷却壁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均匀标注钻孔标记,后续对应地在冷却壁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钻取安装孔,使微冷棒安装并均匀分布在冷却壁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示例性的,在待钻孔表面标注钻孔标记时,钻孔标记包括同心分布的内圈标记线和外圈标记线,内圈标记线的直径等于钻头的直径,外圈标记线的直径比微冷棒的外径大2-3mm,例如外圈标记线的直径比微冷棒的外径大2mm、2.5mm或者3mm;然后将钻头对准内圈标记线并通过调整控制钻头在外圈标记线的范围内进行钻孔。其中,内圈标记线用于保证钻孔开始时钻头放置不会偏移;外圈标记线用于钻头的调整与校正,钻孔的边缘与外圈标记线的边缘大致相同,避免钻孔过程中钻孔偏移,有利于提高钻孔孔洞大小的稳定性,且钻孔得到的安装孔的直径比微冷棒的外径大2-3mm,保证制作的安装孔能够较好地与微冷棒配合。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案中,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在完成钻孔标记的标注后,需要将高炉长时间休风,休风的时间例如为20-30h。高炉休风后,组织关闭漏水冷却壁的进水阀,杜绝冷却水流入高炉内部。在高炉休风10-15min后开启倒流阀,将休风状态下炉内中下部残留的煤气用倒流的方式抽走。在抽取煤气30-60min后开启炉顶点火人孔,组织炉顶点火;炉顶火苗稳定后,组织用有水炮泥将风口全部封堵严密,避免外部空气进入高炉内部。进一步的,对需要安装微冷棒的区域的煤气浓度检测,要求待煤气浓度小于24ppm后,再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炉冷却壁微冷棒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储有冷却水的微冷棒插入形成在冷却壁的安装孔中,所述微冷棒中的冷却水处于非流动状态,待所述微冷棒中的冷却水不再形成蒸汽逸出所述微冷棒后,将所述微冷棒与炉皮进行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冷却壁微冷棒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储有冷却水的微冷棒插入形成在冷却壁的安装孔中,所述微冷棒中的冷却水处于非流动状态,待所述微冷棒中的冷却水不再形成蒸汽逸出所述微冷棒后,将所述微冷棒与炉皮进行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操作前,每隔8-12min对所述安装孔内的所述微冷棒的储水情况进行检查,在所述微冷棒中冷却水耗尽前向所述微冷棒内补充冷却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操作中,使所述微冷棒处于储有冷却水的状态,所述微冷棒中的冷却水处于非流动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操作中,在焊道区内的母材上起弧,多层多道焊时,接头错开45-50mm连续施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操作后对所述微冷棒和所述安装孔之间的空隙进行压浆填充;所述焊接操作后且所述压浆操作前,使所述微冷棒储满冷却水;所述压浆填充操作中,使所述微冷棒中的冷却水处于非流动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生利包锋王加山陈国忠刘立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