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缓高炉炉缸局部冷却壁破损的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900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缓高炉炉缸局部冷却壁破损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工业水环管、软水供水主管、回水槽和回水管,其中,所述软水供水主管、所述第二进水管、所述第四段冷却壁和所述第二出水管依次连通形成用于软水流通的第一通路;所述工业水环管、所述第一段冷却壁、所述第二段冷却壁、第三段冷却壁、所述第一出水管、所述回水管和所述回水槽依次连通形成用于工业水流通的第二通路。该冷却系统提高了与炉缸碳砖侵蚀严重部位对应的第一段冷却壁、第二段冷却壁和第三段冷却壁的冷却强度,减缓了高炉炉缸局部冷却壁的破损,降低了维修成本,保证了高炉炉缸长期运行,满足个性化的要求。

Cooling system to slow down the damage of local cooling stave in blast furnace hear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缓高炉炉缸局部冷却壁破损的冷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炉炼铁冶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缓高炉炉缸局部冷却壁破损的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高炉炉缸是高炉最核心的部位,炉缸的工作状况基本上决定着一代炉役的寿命,减缓炉缸冷却壁的破损有利于提高高炉寿命。在炉缸的中部及下部储存高温液态金属铁水,铁水在炉缸内并不是静止状态,而是存在环流现象,环流的铁水使炉缸碳砖产生不均匀的侵蚀,进而导致炉缸冷却壁产生不均匀破损,炉缸碳砖被侵蚀严重的部位,其紧密相连的冷却壁破损的概率就越大,根据炉缸碳砖的侵蚀程度,需要调整与炉缸碳砖紧密相连的冷却壁的冷却强度,在碳砖侵蚀严重的部位需要提高冷却壁的冷却强度。采取提高局部炉缸冷却壁的冷却强度可以补齐短板,炉缸内的高温液态金属也适用“木桶效应”,只要有一块冷却壁损坏,炉缸工作状况大受影响,甚至于提前停炉大修,而高炉提前大修,其成本昂贵,动辄上亿元。在现有技术中,炉缸冷却强度基本是均匀的,不能满足局部个性化的要求。对于局部碳砖侵蚀严重以及需要提高相应冷却壁的冷却强度来说,存在困难。鉴于以上原因,需要一种高炉炉缸冷却壁的冷却系统及减缓局部冷却壁破损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缓高炉炉缸局部冷却壁破损的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高炉的冷却系统由软水冷却的方式改为软水和工业水并存的冷却方式对冷却壁进行冷却,高炉的冷却效率明显提高,有效地减缓了高炉炉缸局部冷却壁的破损,降低了维修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br>一种减缓高炉炉缸局部冷却壁破损的冷却系统,所述高炉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段冷却壁、第二段冷却壁、第三段冷却壁和第四段冷却壁,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工业水环管、软水供水主管、回水槽和回水管,其中,所述第一段冷却壁连通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三段冷却壁上连通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四段冷却壁上连通有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软水供水主管、所述第二进水管、所述第四段冷却壁和所述第二出水管依次连通形成用于软水流通的第一通路,所述第一通路内的软水能够为所述第四段冷却壁进行冷却;所述工业水环管、所述第一段冷却壁、所述第二段冷却壁、第三段冷却壁、所述第一出水管、所述回水管和所述回水槽依次连通形成用于工业水流通的第二通路,所述第二通路内的工业水能够为所述第一段冷却壁、所述第二段冷却壁和所述第三段冷却壁进行冷却。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减缓高炉炉缸局部冷却壁破损的冷却系统中,所述第一段冷却壁和第二段冷却壁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水管连通,所述第二段冷却壁和所述第三段冷却壁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水管连通。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减缓高炉炉缸局部冷却壁破损的冷却系统中,所述软水供水主管还通过第一供水管与所述第一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三通球阀和第二三通球阀,所述第一三通球阀分别连通所述软水供水主管、所述第二三通球阀和第二供水管,所述第二供水管与所述第二进水管连通,调节所述第一三通球阀能够使所述软水供水主管与所述第二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二三通球阀分别连通所述第一三通球阀、所述工业水环管和所述第一进水管,调节所述第二三通球阀能够使所述工业水环管与所述第一进水管连通。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减缓高炉炉缸局部冷却壁破损的冷却系统中,所述工业水环管依次通过工业水供水支管、第三供水管与所述第二三通球阀连通;所述工业水供水支管和所述第三供水管之间设置有分配器,所述工业水环管和所述工业水供水支管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闸阀,所述分配器上设置有多个出水管,每个出水管上均设置有第二闸阀,所述第三供水管与所述分配器的一个所述出水管连通。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减缓高炉炉缸局部冷却壁破损的冷却系统中,所述第二供水管为金属硬管,所述第三供水管为金属软管,所述回水管为金属硬管。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减缓高炉炉缸局部冷却壁破损的冷却系统中,所述第一通路内的软水的流量Q为21t/h、流速V为1.75m/s;所述第一通路内的软水进入所述第四段冷却壁之前的温度为39℃~41℃。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减缓高炉炉缸局部冷却壁破损的冷却系统中,所述第二通路内的工业水的流量Q为30t/h~35t/h、流速V为2.51m/s~2.92m/s。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减缓高炉炉缸局部冷却壁破损的冷却系统中,所述第二通路内的工业水进入所述第一段冷却壁之前的温度为24℃~28℃。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减缓高炉炉缸局部冷却壁破损的冷却系统中,所述第二通路内的工业水在所述第一段冷却壁至所述第三段冷却壁之间的水温差Δt为0.2℃~0.4℃。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减缓高炉炉缸局部冷却壁破损的冷却系统中,与所述分配器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阀。分析可知,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减缓高炉炉缸局部冷却壁破损的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包括利用软水对第四段冷却壁进行冷却的第一通路、利用工业水对第一段冷却壁、第二段冷却壁和第三段冷却壁进行冷却的第二通路,提高了与炉缸碳砖侵蚀严重部位对应的第一段冷却壁、第二段冷却壁和第三段冷却壁的冷却强度,减缓了高炉炉缸局部冷却壁(第一段冷却壁、第二段冷却壁和第三段冷却壁)破损,降低了维修成本,保证了高炉炉缸长期运行,满足个性化的要求。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段冷却壁;2第二段冷却壁;3第三段冷却壁;4第四段冷却壁;5工业水环管;6软水供水主管;7回水槽;8回水管;9第一进水管;10第一连接水管;11第二连接水管;12第一出水管;13第二进水管;14第二出水管;15第一供水管;16第一三通球阀;17第二三通球阀;18第二供水管;19工业水供水支管;20第三供水管;21分配器;22第一闸阀;23第二闸阀;24排污管;25排污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各个示例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专利技术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专利技术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要求本专利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在高炉的炉皮和炉缸碳砖(耐火材料)之间环向设置有若干块冷却壁,若干块冷却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缓高炉炉缸局部冷却壁破损的冷却系统,所述高炉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段冷却壁、第二段冷却壁、第三段冷却壁和第四段冷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工业水环管、软水供水主管、回水槽和回水管,其中,/n所述第一段冷却壁连通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三段冷却壁上连通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四段冷却壁上连通有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n所述软水供水主管、所述第二进水管、所述第四段冷却壁和所述第二出水管依次连通形成用于软水流通的第一通路,所述第一通路内的软水能够为所述第四段冷却壁进行冷却;/n所述工业水环管、所述第一段冷却壁、所述第二段冷却壁、第三段冷却壁、所述第一出水管、所述回水管和所述回水槽依次连通形成用于工业水流通的第二通路,所述第二通路内的工业水能够为所述第一段冷却壁、所述第二段冷却壁和所述第三段冷却壁进行冷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缓高炉炉缸局部冷却壁破损的冷却系统,所述高炉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段冷却壁、第二段冷却壁、第三段冷却壁和第四段冷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工业水环管、软水供水主管、回水槽和回水管,其中,
所述第一段冷却壁连通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三段冷却壁上连通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四段冷却壁上连通有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
所述软水供水主管、所述第二进水管、所述第四段冷却壁和所述第二出水管依次连通形成用于软水流通的第一通路,所述第一通路内的软水能够为所述第四段冷却壁进行冷却;
所述工业水环管、所述第一段冷却壁、所述第二段冷却壁、第三段冷却壁、所述第一出水管、所述回水管和所述回水槽依次连通形成用于工业水流通的第二通路,所述第二通路内的工业水能够为所述第一段冷却壁、所述第二段冷却壁和所述第三段冷却壁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缓高炉炉缸局部冷却壁破损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段冷却壁和第二段冷却壁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水管连通,所述第二段冷却壁和所述第三段冷却壁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水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缓高炉炉缸局部冷却壁破损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水供水主管还通过第一供水管与所述第一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三通球阀和第二三通球阀,
所述第一三通球阀分别连通所述软水供水主管、所述第二三通球阀和第二供水管,所述第二供水管与所述第二进水管连通,调节所述第一三通球阀能够使所述软水供水主管与所述第二进水管连通;
所述第二三通球阀分别连通所述第一三通球阀、所述工业水环管和所述第一进水管,调节所述第二三通球阀能够使所述工业水环管与所述第一进水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协田张大刚李倩李博
申请(专利权)人: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