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炉壳与冷却壁间隙硅凝胶浇注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9005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炉炉壳与冷却壁间隙硅凝胶浇注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冷却壁的安装与硅凝胶的浇注工程控制在垂直方向上,且从下往上安装一带浇注一带;硅凝胶浇注用的浇注料在混料时水灰比例质量百分比为13.5~15%,该浇注料中存在大于5mm的粒度比例质量百分比在16%以下;浇注施工过程中,每一次浇注的水平圆周方向上的浇注点在8个以上,同一个水平圆周方向上的浇注点同时浇注且浇点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每浇注一次后,对垂直方向上部在6h~8h内形成的硅凝胶初凝层进行破壳凿毛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冷却壁的安装、硅凝胶的胶合调配、浇注施工过程、浇注后初凝层处理的全过程控制,消除分层离析,减少出现气隙,保证施工质量,提高高炉的一代炉役寿命。

Construction method of silica gel casting for gap between blast furnace shell and cooling sta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炉炉壳与冷却壁间隙硅凝胶浇注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
,尤其是一种高炉炉壳与冷却壁间隙硅凝胶浇注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高炉建设过程中,高炉炉壳焊装后,进行冷却壁安装,考虑冷却壁热膨胀因素及圆周方向上的施工难度,炉壳与冷却壁、冷却壁与冷却壁之间会留足空间余量的间隙。冷却壁与冷却壁之间的间隙一般采用碳素填料捣打密实,炉壳与冷却壁之间的间隙采用灌浆密实。目前,国内高炉建设炉壳与冷却壁之间的间隙采用灌浆的方法填充,因设备压浆能力差异、浇注料存在大于5mm粒度的控制水平、浇注料凝固过程液面分层离析,整个炉壳与冷却壁之间的间隙在浇注后存在气隙,影响施工质量,同时影响到高炉正常生产冶炼的炉役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控制炉壳与冷却壁间隙在浇注后分层离析和出现气隙,降低施工工作量及施工难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炉建设冷却壁的安装、硅凝胶的胶合调配、浇注施工过程、浇注后初凝层处理的全过程施工方案。该施工方案能有效消除硅凝胶浇注料浇注后分层离析现象,减少炉壳与冷却壁在浇注后的气隙,保证施工质量,提高高炉的一代炉役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炉炉壳与冷却壁间隙硅凝胶浇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nA.冷却壁的安装与硅凝胶的浇注工程控制在垂直方向上,且从下往上安装一带浇注一带;/nB.硅凝胶浇注用的浇注料在混料时水灰比例质量百分比控制在13.5%~15%之间,以及控制该浇注料中存在大于5mm粒度的质量百分比在16%以下;/nC.浇注施工过程中,控制每一次浇注的水平圆周方向上的浇注点在8个以上,以及控制同一个水平圆周方向上的浇注点同时浇注且浇点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nD.每浇注一次后,对垂直方向上部在6h~8h内形成的硅凝胶初凝层进行破壳凿毛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炉壳与冷却壁间隙硅凝胶浇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A.冷却壁的安装与硅凝胶的浇注工程控制在垂直方向上,且从下往上安装一带浇注一带;
B.硅凝胶浇注用的浇注料在混料时水灰比例质量百分比控制在13.5%~15%之间,以及控制该浇注料中存在大于5mm粒度的质量百分比在16%以下;
C.浇注施工过程中,控制每一次浇注的水平圆周方向上的浇注点在8个以上,以及控制同一个水平圆周方向上的浇注点同时浇注且浇点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
D.每浇注一次后,对垂直方向上部在6h~8h内形成的硅凝胶初凝层进行破壳凿毛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炉壳与冷却壁间隙硅凝胶浇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A步骤中,控制每一次浇注的垂直高度在3.00m以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东陈汝刚阎峰靳高峰关江峰刘轩黄良鹏何利刘智李定宠曹俊洪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