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幼儿安抚监护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幼儿监护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被应用到各个行业和领域,现代机器人具有高度的智能化能够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婴儿还不具有语言能力,无法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通常通过哭闹的表现方式,父母除了第一时间认知婴儿在吃饭、不舒服、生病等明确需求之外,还需要提供安抚、安全等等一系列陪护。但传统的陪护通常由父母、保姆等大人进行,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能够提供一定安全监护、情绪安抚一体功能的智能机器人,这将大大降低父母照看的时间和精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婴幼儿安抚监护机器人,可以通过摄像头监控婴儿的人身安全,并能针对性提供音频、氛围灯等两种安抚手段,提升安抚效果。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婴幼儿安抚监护机器人,包括外壳、外壳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100、身体200、以及底座300;身体内设有竖直贯穿的中心转轴510和筒管支撑杆520、以及旋转驱动机构400,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幼儿安抚监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机器人包括外壳、外壳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100)、身体(200)、以及底座(300);身体内设有竖直贯穿的中心转轴(510)和筒管支撑杆(520)、以及旋转驱动机构(400),中心转轴(510)套装在筒管支撑杆(520)内、并相对筒管支撑杆(520)转动,筒管支撑杆(520)固定连接在身体(200)、底座(300)之间,中心转轴(510)上端连接头部(100)并驱动头部旋转,中心转轴(510)中间与下端分别旋转连接在身体(200)中的旋转驱动机构(400)、底座(300)上;/n所述头部(100),包括U形壳体(110)和球形壳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幼儿安抚监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机器人包括外壳、外壳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100)、身体(200)、以及底座(300);身体内设有竖直贯穿的中心转轴(510)和筒管支撑杆(520)、以及旋转驱动机构(400),中心转轴(510)套装在筒管支撑杆(520)内、并相对筒管支撑杆(520)转动,筒管支撑杆(520)固定连接在身体(200)、底座(300)之间,中心转轴(510)上端连接头部(100)并驱动头部旋转,中心转轴(510)中间与下端分别旋转连接在身体(200)中的旋转驱动机构(400)、底座(300)上;
所述头部(100),包括U形壳体(110)和球形壳体(120),U形壳体底盖为圆形、其中心设有固定连接中心转轴的中心孔;所述球形壳体内设置有垂直翻转机构和摄像头组件,所述球形壳体通过垂直翻转机构转动设于所述U形槽之间,以使得所述球形壳体在所述U形槽中垂直翻转;
所述身体(200),包括圆柱形外壳(210)、设于圆柱形外壳内腔的身体支架(220),身体支架(220)上安装有旋转驱动机构(400),旋转驱动机构(400)包括旋转控制电路板(410)、旋转电机(420)、主动齿轮(430)、从动齿轮(440)、轴承(450),轴承(450)设于身体支架(220)上方,从上到下依次为轴承(450)、从动齿轮(440)、身体支架(220)、圆柱形外壳(210)竖直同心,身体支架(220)、圆柱形外壳(210)对应位置形成供中心转轴穿过的中心孔,旋转控制电路板(410)、旋转电机(420)设于身体支架(220)下方,旋转电机(420)转轴连接主动齿轮(430),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内圈固定中心转轴,所述圆柱形外壳(210)底部固定筒管支撑杆(520);
所述底座(300)包括基座壳体(310)、上透明灯壳(320)、下透明灯壳(340)、灯壳内架(330),灯壳内架(330)上设有声音灯光电路板,和声音灯光电路板电连接的LED灯、音箱(331),上透明灯壳(320)、下透明灯壳(340)、灯壳内架(330)中间都设有同心的中心孔,中心孔向圆心延伸有两固定片(301),该固定片用于连接中心转轴;筒管支撑杆(520)与上透明灯壳(320)、下透明灯壳(340)、灯壳内架(330)水平对应位置设有与固定片配合、提供固定片旋转角度的对称开槽(521);中心转轴底部通过轴承连接基座壳体(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安抚监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控制电路板及电连接的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的转轴位置处于球形壳体的直径上,并且该转轴从球形壳体伸出、与U形槽中对应设置的翻转支架上的转动齿轮轴接,与翻转电机转轴相反位置的球形壳体同一直径位置上设有从动轴,该从动轴从球形壳体伸出、与U形槽中翻...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