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拟高空救援车的可编程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编程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模拟高空救援车的可编程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最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长足的进步,家长对于孩子的培养也在发生变化,当前,很多家长都开始注重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少儿编程越来越火,单纯的编程枯燥乏味,为了提高孩子们编程的兴趣,可编程机器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编程机器人的动作直接体现着编程的结果,如何通过可编程机器人进一步丰富孩子视野和认知,维持孩子学习编程的兴趣,是可编程机器人厂商都在不断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模拟高空救援车的可编程机器人,使得孩子在编程过程中了解高空救援车工作过程,扩展孩子对高空救援车的认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拟高空救援车的可编程机器人,包括车主板、车轮、大臂和伸缩臂;车主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车轮,车主板的上表面后侧前后分别设有第二支架和第一支架,大臂一侧面设有凹槽,伸缩臂设置在凹槽中,大臂的另一侧面设有支板,大臂的底端与第二支架的一个侧面铰接,第一支架与大臂同侧的一侧面设置星型连杆,另一侧面设置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第一支架后与星型连杆连接,星型连杆的前侧的一个星脚设有凸起,大臂的底面与凸起接触;支板的两侧面分别设有绕线轮和伸缩电机,伸缩电机输出轴穿过支板与绕线轮连接,绕线轮位于大臂的上方位置,绕线轮上缠绕有传动绳,传动绳的两端分别与伸缩臂的前端和后端连接,伸缩臂的最前端设有救援篮;左前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高空救援车的可编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主板(1)、车轮(2)、大臂(5)和伸缩臂(6);/n车主板(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车轮(2),车主板(1)的上表面后侧前后分别设有第二支架(4-2)和第一支架(4-1),大臂(5)一侧面设有凹槽,伸缩臂(6)设置在凹槽中,大臂(5)的另一侧面设有支板(12),大臂(5)的底端与第二支架(4-2)的一个侧面铰接,第一支架(4-1)与大臂(5)同侧的一侧面设置星型连杆(7),另一侧面设置升降电机(11),升降电机(11)的输出轴穿过第一支架(4-1)后与星型连杆(7)连接,星型连杆(7)的前侧的一个星脚设有凸起(71),大臂(5)的底面与凸起(71)接触;/n支板(12)的两侧面分别设有绕线轮(8)和伸缩电机(13),伸缩电机(13)输出轴穿过支板(12)与绕线轮(8)连接,绕线轮(8)位于大臂(5)的上方位置,绕线轮(8)上缠绕有传动绳(9),传动绳(9)的两端分别与伸缩臂(6)的前端和后端连接,伸缩臂(6)的最前端设有救援篮(10);/n左前右后两个车轮(2)或者右前左后两个车轮(2)分别与一个驱动电机(1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高空救援车的可编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主板(1)、车轮(2)、大臂(5)和伸缩臂(6);
车主板(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车轮(2),车主板(1)的上表面后侧前后分别设有第二支架(4-2)和第一支架(4-1),大臂(5)一侧面设有凹槽,伸缩臂(6)设置在凹槽中,大臂(5)的另一侧面设有支板(12),大臂(5)的底端与第二支架(4-2)的一个侧面铰接,第一支架(4-1)与大臂(5)同侧的一侧面设置星型连杆(7),另一侧面设置升降电机(11),升降电机(11)的输出轴穿过第一支架(4-1)后与星型连杆(7)连接,星型连杆(7)的前侧的一个星脚设有凸起(71),大臂(5)的底面与凸起(71)接触;
支板(12)的两侧面分别设有绕线轮(8)和伸缩电机(13),伸缩电机(13)输出轴穿过支板(12)与绕线轮(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志伟,王盼盼,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