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单速平行轴输出的二级减速电驱驱动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843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名称为一种双电机单速平行轴输出的二级减速电驱驱动桥。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电驱驱动桥存在电机发热较大和占用底盘结构布置空间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第一、二电机,减速器,差速器,第一、二半轴;减速器包括两对啮合的一级主动齿轮和一级从动齿轮、啮合的两个二级减速器主动轮和一个二级减速从动轮;第一、二电机的电机轴分别与两个一级主动齿轮集成设计;第一、二电机与二级减速从动轮及差速器采用平行轴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同轴紧凑设计、传动效率高、便于底盘结构布置、自重轻和提高整车经济性的特点,主要用于双电机单速平行轴输出的二级减速电驱驱动桥。

A double motor single speed parallel shaft output two-stage decelerating electric drive ax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机单速平行轴输出的二级减速电驱驱动桥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机单速平行轴输出的二级减速电驱驱动桥。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环保、节能的需求,整车动力链发展也由原来发动机+变速箱+传统车桥变为了现在采用的电机+传动车桥来提供动力,目前绝大多数厂家采用外挂式单电机结构。此结构受限于电机功率,高效工作区等因素,在较高承载情况下,成本过于高昂,并增加电机发热,影响电机使用寿命等;各零部件体积较大,数量较多,集成度太低,会占用底盘结构布置空间,影响电池布置数量及传动效率,导致车辆续驶里程短;很难兼顾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双电机单速平行轴输出的二级减速电驱驱动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双电机单速平行轴输出的二级减速电驱驱动桥,包括第一电机、减速器、差速器、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器包括两对啮合的一级主动齿轮和一级从动齿轮、啮合的两个二级减速器主动轮和一个二级减速从动轮,一级从动齿轮与二级减速器主动轮同轴设置;还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的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轴与一个一级主动齿轮集成设计,第二电机的第二电机轴与另一个一级主动齿轮集成设计;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与二级减速从动轮及差速器采用平行轴布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一级主动齿轮的花键啮合。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是相同型号的驱动电机。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二级减速从动轮与差速器集成设计形成二级减速从动轮及差速器;二级减速从动轮及差速器分别与第一半轴、第二半轴通过啮合套花键连接。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相对于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所在的垂面镜像对称分布。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是相同型号的驱动电机;所述的二级减速从动轮与差速器集成设计形成二级减速从动轮及差速器;二级减速从动轮及差速器分别与第一半轴、第二半轴通过啮合套花键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相对于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所在的垂面镜像对称分布。本技术采用双电机作为动力源,将电机轴和一级减速主动齿轮设计为一体,一级减速从动轮二级减速主动轮设计为一体,二级减速从动轮和差速器设计一体,差速器和半轴通过花键联系在一起,通过半轴传递到车轮,实现了在保证双电机转速相同的情况下,将动力从电机传递到车轮。本技术采用平行轴布置,使减速器空间结构布置更为合理,将差速器布置在二级减速从动齿轮上,进空间布置一步紧凑巧妙。本技术采用二级减速,减少了传递链,使整车效率更高。本技术采用电机、减速器横向布置,节省了底盘空间,使得整车可以布置更多的电池,提高了整车的续航里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同轴紧凑设计、传动效率高、便于底盘结构布置、自重轻和提高整车经济性的特点,大大降低大功率电机使用过程中所带来的过热等问题。本技术主要用于双电机单速平行轴输出的电驱驱动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轴及一级主动齿轮,3-第一从动齿轮及二级减速器主动轮,4-二级减速从动轮及差速器,5-第二电机,6-第二电机轴及一级主动齿轮,7-第二从动齿轮及二级减速器主动轮,8-第一半轴,9-第二半轴,10-第一车轮,11-第二车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双电机单速平行轴输出的二级减速电驱驱动桥,包括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5、减速器、差速器、第一半轴8、第二半轴9、第一车轮10和第二车轮11。其中,减速器包括两对啮合的一级主动齿轮和一级从动齿轮、啮合的两个二级减速器主动轮和一个二级减速从动轮,一级从动齿轮与二级减速器主动轮同轴设置。第一电机1的第一电机轴与一个一级主动齿轮集成设计,形成第一电机轴及一级主动齿轮2。第二电机5的第二电机轴与另一个一级主动齿轮集成设计,形成第二电机轴及一级主动齿轮6。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5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一级主动齿轮的花键啮合。第一电机1与第二电机5是相同型号的驱动电机。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5的动力之和与现有单电机的动力相等,因此,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5的体积和质量可以相对较小,便于底盘结构空间平衡布置,不影响电池布置数量,还减少发热。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5与二级减速从动轮及差速器采用平行轴布置。二级减速从动轮与差速器集成设计形成二级减速从动轮及差速器4,二级减速从动轮及差速器4分别与第一半轴8、第二半轴9通过啮合套花键连接。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5相对于第一半轴8和第二半轴9所在的垂面镜像对称分布,即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5的水平高度相同,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5与半轴之间的距离相同。本技术的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5与二级减速从动轮及差速器4采用平行轴布置。第一电机轴及一级主动齿轮2和第二电机轴及一级主动齿轮6集成设计,即作为电机输出轴,又作为减速器输入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及二级减速器主动轮3和第二从动齿轮及二级减速器主动轮7集成设计,二级减速从动轮及差速器4集成设计。正常工作时,第一电机轴及一级主动齿轮2和第二电机轴及一级主动齿轮6驱动第一从动齿轮及二级减速器主动轮3、第二从动齿轮及二级减速器主动轮7,第一从动齿轮及二级减速器主动轮3和第二从动齿轮及二级减速器主动轮7驱动二级减速从动轮及差速器4,二级减速从动轮及差速器4带动第一半轴8、第二半轴9,两者通过花键配合,第一半轴8、第二半轴9带动第一车轮10、第二车轮11,从而使动力从电机传到车轮。由于二级减速从动轮及差速器4中没有动力耦合装置,在正常行驶过程中需保证两电机输出至从动轮出速度相同。本技术电驱驱动桥采用双电机、二级减速、平行轴布置,此种紧凑的结构布置可以减少大功率电机使用,降低成本,缩短传动链,提高效率,减少车桥所占空间,降低整桥的重量,增加车厢的电池容量,提升车辆续驶里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机单速平行轴输出的二级减速电驱驱动桥,包括第一电机(1)、减速器、差速器、第一半轴(8)和第二半轴(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器包括两对啮合的一级主动齿轮和一级从动齿轮、啮合的两个二级减速器主动轮和一个二级减速从动轮,一级从动齿轮与二级减速器主动轮同轴设置;还包括第二电机(5);所述的第一电机(1)的第一电机轴与一个一级主动齿轮集成设计,第二电机(5)的第二电机轴与另一个一级主动齿轮集成设计;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5)与二级减速从动轮及差速器采用平行轴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机单速平行轴输出的二级减速电驱驱动桥,包括第一电机(1)、减速器、差速器、第一半轴(8)和第二半轴(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器包括两对啮合的一级主动齿轮和一级从动齿轮、啮合的两个二级减速器主动轮和一个二级减速从动轮,一级从动齿轮与二级减速器主动轮同轴设置;还包括第二电机(5);所述的第一电机(1)的第一电机轴与一个一级主动齿轮集成设计,第二电机(5)的第二电机轴与另一个一级主动齿轮集成设计;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5)与二级减速从动轮及差速器采用平行轴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机单速平行轴输出的二级减速电驱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5)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一级主动齿轮的花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电机单速平行轴输出的二级减速电驱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机(1)与第二电机(5)是相同型号的驱动电机。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歆胤李群刚张凯铄张晨男陈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