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开式高通过性双电机动力分流驱动桥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底盘
,具体为一种分开式高通过性双电机动力分流驱动桥。
技术介绍
为了适应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整车厂家在新车型开发中开始尝试使用电动机代替发动机来提供动力,目前绝大多数厂家采用电机外挂式结构,即电机+变速箱+传统整体式车桥。此种结构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一是由于传动链较长,因而导致传动效率损耗较大;二是由于各零部件体积较大,因而会过多占用底盘结构布置空间,影响电池布置数量,导致车辆续驶里程短;三是由于总成自身重量大,因而很难兼顾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此外,对于单电机驱动车桥,由于电机的功率和比功率有限,限制了布置空间以及车辆载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开式高通过性双电机动力分流驱动桥,该驱动桥结构布置紧凑,传动链长度相对缩短,可提高传动效率、减小车桥所占空间、降低整桥的重量、增大车厢乘客容量、增大电池容量和提升车辆续驶里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开式高通过性双电机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开式高通过性双电机动力分流驱动桥,包括第一电机(1)、第一轮边减速器总成、第二轮边减速器总成、第一车轮总成(12)、第二车轮总成(24)、独立悬架总成(25)和桥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一级分流减速机构、第二一级分流减速机构和第二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13)分别经第一一级分流减速机构、第二一级分流减速机构与第一轮边减速器总成、第二轮边减速器总成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13)分别间隔布置在车桥中心的两侧;所述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13)、第一一级分流减速机构和第二一级分流减速机构布置于传动轴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开式高通过性双电机动力分流驱动桥,包括第一电机(1)、第一轮边减速器总成、第二轮边减速器总成、第一车轮总成(12)、第二车轮总成(24)、独立悬架总成(25)和桥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一级分流减速机构、第二一级分流减速机构和第二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13)分别经第一一级分流减速机构、第二一级分流减速机构与第一轮边减速器总成、第二轮边减速器总成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13)分别间隔布置在车桥中心的两侧;所述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13)、第一一级分流减速机构和第二一级分流减速机构布置于传动轴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开式高通过性双电机动力分流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一级分流减速机构包括第一大齿轮(3)、第一惰轮(4)、第二惰轮(5)、第一小齿轮(6)和第二输出轴(7),第一惰轮(4)和第二惰轮(5)位于第一大齿轮(3)与第一小齿轮(6)之间,第一大齿轮(3)装于第一电机(1)的第一输出轴(2)上,第一小齿轮(6)装于第二输出轴(7)上;所述第二一级分流减速机构包括第二大齿轮(15)、第三惰轮(16)、第四惰轮(17)、第二小齿轮(18)和第五输出轴(19),第三惰轮(16)和第四惰轮(17)位于第二大齿轮(15)与第二小齿轮(18)之间,第二大齿轮(15)装于第二电机(13)的第四输出轴(14)上,第二小齿轮(18)装于第五输出轴(19)上;第一输出轴(2)或第四输出轴(14)位于第二输出轴(7)或第五输出轴(19)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分开式高通过性双电机动力分流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机(1)与第二电机(13)相同,第一一级分流减速机构与第二一级分流减速机构相同;所述第一电机(1)和第一一级分流减速机构与第二电机(13)和第二一级分流减速机构对称分布在桥壳中心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分开式高通过性双电机动力分流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桥壳中心与两轮边之间各设有一个独立悬架总成(25);独立悬架总成(25)的上端与汽车车身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琪,杨启东,黄少林,张泉,徐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