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缸分流马达同步补偿液压系统,包括主油管、回油管、至少两个液压缸和与液压缸一一对应设置的分流马达,分流马达与液压缸之间通过分流管相连,分流马达和液压缸之间设有补油限压控制阀块,补油限压控制阀块包括呈并联设置的溢流管和补油管;溢流管上设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通过单向阀I与分流管相连,且单向阀I与分流管一一对应设置;补油管通过单向阀II与分流管相连,且单向阀II与分流管一一对应设置;溢流管和补油管均与回油管相连,且回油管上设有回油管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缸分流马达同步补偿液压系统具有抗偏载能力强、同步性能好、运行可靠性高,并能在工程现场方便地调节限压保护溢流阀的限压压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系统,具体的为一种采用液压多缸分流马达控制多个液压缸同步运行的一种同步补偿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在采用分流马达进行多个液压缸同步控制的液压系统中,传统使用的分流马达同步补偿液压装置,其主要由每个分流马达分配腔都采用一个溢流阀和一个单向阀形成马达的同步补偿回路,如图I所示,为现有的分流马达同步补偿液压系统,分流马达由一根轴刚性连接在一起,当多个液压缸同时运动时,若某一个液压缸先到头或者被卡死,该回路必然 产生“憋压”或“吸空”现象。为了防止这种现象产生,必须将同步补偿回路上的每一个溢流阀都调定到基本相同的保护压力。当某个分流马达分配腔产生憋压时,同步补偿回路上对应的分配腔溢流阀进行溢流,起到限压保护作用;当某个分流马达分配腔产生“吸空”现象时,同步补偿回路上的对应单向阀就会开启,进行补油,防止“吸空”现象发生。如申请号为03108099. 5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的“中间罐四缸液压升降装置”,该专利就是一种典型的应用4个溢流阀和4个单向阀进行同步补偿的四缸分流同步马达的同步液压系统。目前的这种同步补偿回路中的所有溢流阀的设定压力只能在出厂时预先调好,在工程现场很难将补油限压控制阀块中的每一个溢流阀调定到基本相同的压力,经常出现多个溢流阀的设定压力不一致,当多个液压缸受力出现偏载时,设定压力低的溢流阀将会发生溢流,从而导致偏载的进一步加剧,严重时多个油缸会产生极度不同步现象,甚至会损坏液压缸的驱动设备。鉴于此,本技术旨在对现有的分流马达同步补偿液压系统进行改进,改进后得到的多缸分流马达同步补偿液压系统具有抗偏载能力强、同步性能好、运行可靠性高,并能在工程现场方便地调节限压保护溢流阀的限压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多缸分流马达同步补偿液压系统,该多缸分流马达同步补偿液压系统具有抗偏载能力强、同步性能好、运行可靠性高,并能在工程现场方便地调节限压保护溢流阀的限压压力。要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多缸分流马达同步补偿液压系统,包括主油管、回油管、至少两个液压缸和与液压缸一一对应设置的分流马达,所述分流马达与液压缸之间通过分流管相连,所述分流马达和液压缸之间设有补油限压控制阀块,所述补油限压控制阀块包括呈并联设置的溢流管和补油管;所述溢流管上设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通过单向阀I与分流管相连,且单向阀I与分流管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补油管通过单向阀II与分流管相连,且单向阀II与分流管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溢流管和补油管均与回油管相连,且回油管上设有回油管单向阀。进一步,还包括缸旁阀块,所述缸旁阀块包括与液压缸相连的液控单向阀,所述液控单向阀设置在分流管上;进一步,还包括调速换向控制阀台,所述调速换向控制阀台包括电液换向阀,所述电液换向阀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分流马达和液压缸的有杆腔相连,电液换向阀的两个进油口分别与主油管和回油管相连;进一步,所述电液换向阀与分流马达之间设有用于控制液压缸伸出速度和缩回速度的两个单向节流阀;进一步,所述电液换向阀与液压缸之间设有用于液压缸缩回时有杆腔减压的单向减压阀;进一步,所述调速换向控制阀台还包括与液控单向阀相连的电磁换向阀;进一步,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上设有测压接头; 进一步,所述分流管上设有调压球阀;进一步,所述主油管上设有检修球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多缸分流马达同步补偿液压系统通过设置补油限压控制阀块,并在溢流管上设置溢流阀,溢流阀的进油口通过多个单向阀I分别与各个分流管相连,即技术的多缸分流马达同步补偿液压系统通过一个溢流阀来进行同步补偿,克服了现有分流马达同步补偿液压系统同步性能差的缺陷,且在调节溢流阀压力时,不用如现有分流马达同步补偿液压系统的溢流阀需要在出厂前调好,本技术的多缸分流马达同步补偿液压系统可以在工程现场方便地调节唯一的一个溢流阀的限压压力,就能实现同步补偿功能,且抗偏载能力强,同步性能好;通过在补油限压控制阀块内设置补油管,并将补油管通过多个单向阀II与各个分流管相连,当某个分流马达分配腔产生“吸空”现象时,补油管上对应的单向阀II就会开启,进行补油,防止“吸空”现象发生,通过在回油管上设有回油管单向阀,能够调节补油压力。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分流马达同步补偿液压系统的不意图;图2为本技术多缸分流马达同步补偿液压系统实施例的液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主油管;2_回油管;3_液压缸;4_分流马达;5_分流管;6_溢流管;7_补油管;8-溢流阀;9-单向阀I ;10_单向阀II ;11-回油管单向阀;12_液控单向阀;13_电液换向阀;14_单向节流阀;15_单向节流阀;16_单向减压阀;17_电磁换向阀;18_测压接头;19-调压球阀;20_检修球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多缸分流马达同步补偿液压系统实施例的液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多缸分流马达同步补偿液压系统,包括主油管I、回油管2、至少两个液压缸3和与液压缸3 —一对应设置的分流马达4,分流马达4与液压缸3之间通过分流管5相连,分流马达4和液压缸3之间设有补油限压控制阀块,补油限压控制阀块包括呈并联设置的溢流管6和补油管7。溢流管6上设有溢流阀8,溢流阀8的进油口通过单向阀I 9与分流管5相连,且单向阀I 9与分流管5—一对应设置。补油管7通过单向阀II 10与分流管5相连,且单向阀II 10与分流管5—一对应设置。溢流管6和补油管7均与回油管2相连,且回油管2上设有回油管单向阀11。本实施例的多缸分流马达同步补偿液压系统通过设置补油限压控制阀块,并在溢流管6上设置溢流阀8,溢流阀8的进油口通过多个单向阀I 9分别与各个分流管5相连,即本实施例的多缸分流马达同步补偿液压系统通过一个溢流阀8来进行同步补偿,克服了现有分流马达同步补偿液压系统同步性能差的缺陷,且在调节溢流阀8压力时,不用如现有分流马达同步补偿液压系统的溢流阀需要在出厂前调好,本实施例的多缸分流马达同步 补偿液压系统可以在工程现场方便地调节唯一的一个溢流阀8的限压压力,就能实现同步补偿功能,且抗偏载能力强,同步性能好。通过在补油限压控制阀块内设置补油管7,并将补油管7通过多个单向阀II 10与各个分流管相连,当某个分流马达分配腔产生“吸空”现象时,补油管7上对应的单向阀II10就会开启,进行补油,防止“吸空”现象发生,通过在回油管2上设有回油管单向阀11,回油管单向阀11有约5bar的开启压力,为补油创造条件。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多缸分流马达同步补偿液压系统还包括缸旁阀块,所述缸旁阀块包括与液压缸3相连的液控单向阀12,液控单向阀12设置在分流管5上,液控单向阀12用于液压缸3停位时保持位置,也可防止管道破裂时液压缸3失稳。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多缸分流马达同步补偿液压系统还包括调速换向控制阀台,调速换向控制阀台包括电液换向阀13,电液换向阀13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分流马达4和液压缸3的有杆腔相连,电液换向阀13的两个进油口分别与主油管I和回油管2相连,调速换向控制阀台能够调节液压缸3的活塞伸出或缩回。优选的,电液换向阀13与分流马达4之间设有用于控制液压缸3伸出速度和缩回速度的单向节流阀14和单向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缸分流马达同步补偿液压系统,包括主油管、回油管、至少两个液压缸和与液压缸一一对应设置的分流马达,所述分流马达与液压缸之间通过分流管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马达和液压缸之间设有补油限压控制阀块,所述补油限压控制阀块包括呈并联设置的溢流管和补油管;所述溢流管上设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通过单向阀I与分流管相连,且单向阀I与分流管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补油管通过单向阀II与分流管相连,且单向阀II与分流管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溢流管和补油管均与回油管相连,且回油管上设有回油管单向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有,柏峰,邓晓林,刘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