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供油系统同时供双油缸同步工作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59170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双供油系统同时供双油缸同步工作的控制装置,为一装置本体,该装置本体内形成有二并联管道和一直连管道,二并联管道的两端部各为一进油口和一出油口,该二出油口分别与直连管道的管身相连通,直连管道的两端部为二供油口;装置本体上对应二并联管道的中间位置还形成有一与直连管道相垂直连通的调节管道,该调节管道内适配组装有一可伸入直连管道对直连管道内的油进行流量调节的调节栓;通过调节栓在直连管道内的伸出量的微调控制,直连管道内液压油借由其自身流体特性,在微调控制下实现自我平衡调节,使并联管道的阻尼大于直连管道的阻尼,但又小于由于外载荷不平衡引起的背压,从而使两个系统同时工作又同步运行,真正实现了双油缸高精度同步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油系统控制装置领域,尤指一种用于双供油系统同时供双油缸同步工作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领域都需要用到液压技术,其中某些液压系统需要采用双供油系统,并联双油缸进行协同工作,由于系统本身的差异,再加上双油缸负荷的差异,油缸活动很难做到较精准的同步工作。目前解决油缸同步问题有多种方法,比如采用电气限位法、分流法、检测比较法等等,它们都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等问题,更关键是,液压油为不恒定流动液体,具有运动不规则、紊乱复杂特点,所述传统方法采用复杂结构进行控制限定,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成为了影响液压油紊流的外在阻尼因素,故它们均很难真正实现双油缸高精度同步要求。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双油缸系统同时供双油缸同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双供油系统同时供双油缸同步工作的控制装置,其结构设计灵活、简单,真正实现了双油缸高精度同步工作。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双供油系统同时供双油缸同步工作的控制装置,为一装置本体,该装置本体内形成有呈并排设置的二并联管道和一与该二并联管道相垂直设置的直连管道,所述二并联管道的两端部各为一进油口和一出油口,该二出油口分别与所述直连管道的管身相连通,所述直连管道的两端部为二供油口 ;上述装置本体上位于上述二并联管道之间还形成有一与上述直连管道相垂直连通的调节管道,该调节管道内适配组装有一可伸入上述直连管道对上述直连管道内的油进行流量调节的调节栓。上述调节管道的管径与上述直连管道的管径相同,上述直连管道与上述调节栓的端部相面对的内侧壁上凹设有与上述调节栓的端部相匹配的沉槽。上述调节栓的端部呈尖锥状,对应上述直连管道的内侧壁上凹设有一供上述调节栓的端部适配插入的尖锥状的沉槽。上述调节栓上套设有密封圈。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一种控制装置,两个供油系统的供油端分别与所述二并联管道的进油口相连接,两个油缸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直连管道的二供油口相连接;两个供油系统供两个油缸同步工作时,两个供油系统分别经由对应并联管道,再共同进入直连管道,最后由二供油口分别供给二油缸同步工作,两个供油系统通过二并联管道并联,克服了两个供油系统不可避免的压力差和流量差,达到供油同步要求;油缸外载荷不平衡会引起背压,当直连管道的阻尼大于并联管道的阻尼时,系统的不平衡会引起一个工作一个卸荷,达不到两个系统同步供两个油缸的目的,通过调节栓在直连管道内的伸出量的微调控制,直连管道内液压油借由其自身流体特性,在上述微调控制下实现自我平衡调节,使并联管道的阻尼大于直连管道的阻尼,但又小于由于外载荷不平衡引起的背压,从而使两个系统同时工作又同步运行,真正实现了双油缸高精度同步工作。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A向剖视图。标号说明 并联管道 I 进油口11出油口12 直连管道 2供油口 21 沉槽 22调节管道 3 调节栓 4密封圈 4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用于双供油系统同时供双油缸同步工作的控制装置,如图1-2所示,为一装置本体,该装置本体内形成有二并联管道I和一直连管道2,二并联管道I呈并排设置,一直连管道2与二并联管道I相垂直设置,并构成一“U”型状结构。二并联管道I的两端部各为一进油口 11和一出油口 12,二进油口 11分别延伸至装置本体的表面,以供外界双供油系统分别适配连接,二出油口 12形成在装置本体内,并分别与所述直连管道2的管身相对应连通。所述直连管道2的两端部为二供油口 21,它们也分别延伸至装置本体的表面,以供外界双油缸分别适当连接。所述装置本体上还形成有调节管道3,该调节管道位于二并联管道I之间,最好是二并联管道I之间的中间位置,并且该调节管道3同样与直连管道2相垂直连通,调节管道3内适配组装有一可对直连管道2内的油进行流量调节的调节栓4,具体地,调节栓4能够活动伸入或缩出直连管道2,以调节直连管道2内液压油的流动。进一步,调节栓4可以设计成当调节栓4最大限度伸入直连管道2后,直连管道2对应调节栓两侧的液压油被密封隔断而限制流通,此时所述调节管道3的管径与直连管道2的管径相同,并且直连管道2与调节栓4的端部相面对的内侧壁上凹设有与调节栓4的端部相匹配的沉槽,具体地,可以将调节栓4的端部设计成呈尖锥状,对应直连管道2的内侧壁上凹设有一尖锥状的沉槽22,调节栓4的尖锥状端部能够适配插入上述沉槽22,由此加强了调节栓4对直连管道2的密封调节性。另外,为了防止直连管道2内的液压油从调节管道3渗出,所述调节栓4上还套设有密封圈41,该密封圈与调节管道3的内侧壁紧密贴设。本专利技术控制装置使用时,两个供油系统的供油端分别与二并联管道I的进油口 11相连接,两个油缸的输入端分别与直连管道2的二供油口 21相连接;两个供油系统供两个油缸同步工作时,两个供油系统分别经由对应并联管道1,再共同进入直连管道2,最后由二供油口 21分别供给二油缸同步工作,两个供油系统通过二并联管道I并联,克服了两个供油系统不可避免的压力差和流量差,达到供油同步要求;油缸外载荷不平衡会引起背压,当直连管道2的阻尼大于并联管道I的阻尼时,系统的不平衡会引起一个工作一个卸荷,达不到两个系统同步供两个油缸的目的,通过调节调节栓4在直连管道4内的伸出量的微调控制,直连管道2内液压油借由其自身流体特性,在上述微调控制下实现自我平衡调节,使并联管道I的阻尼大于直连管道2的阻尼,但又小于由于外载荷不平衡引起的背压,从而使两个系统同时工作又同步运行,真正实现了双油缸高精度同步工作。综上,本专利技术用于双供油系统同时供双油缸同步工作的控制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最大化减弱装置结构对液压油流态可能施加的外在影响因素,并且在充分利用了液压油的流体特性基础上,巧妙的借由调节栓对直连管道内的液压油作辅助调节,对调节栓进行伸出或缩回的微调根据直连管道内液压油的流态而定,实际操作中凭借经验进行操作,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能够达到了油缸高精度同步工作。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双供油系统同时供双油缸同步工作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一装置本体,该装置本体内形成有呈并排设置的二并联管道和一与该二并联管道相垂直设置的直连管道,所述二并联管道的两端部各为一进油口和一出油口,该二出油口分别与所述直连管道的管身相连通,所述直连管道的两端部为二供油口 ;上述装置本体上位于上述二并联管道之间还形成有一与上述直连管道相垂直连通的调节管道,该调节管道内适配组装有一可伸入上述直连管道对上述直连管道内的油进行流量调节的调节栓。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双供油系统同时供双油缸同步工作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调节管道的管径与上述直连管道的管径相同,上述直连管道与上述调节栓的端部相面对的内侧壁上凹设有与上述调节栓的端部相匹配的沉槽。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双供油系统同时供双油缸同步工作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调节栓的端部呈尖锥状,对应上述直连管道的内侧壁上凹设有一供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双供油系统同时供双油缸同步工作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一装置本体,该装置本体内形成有呈并排设置的二并联管道和一与该二并联管道相垂直设置的直连管道,所述二并联管道的两端部各为一进油口和一出油口,该二出油口分别与所述直连管道的管身相连通,所述直连管道的两端部为二供油口;上述装置本体上位于上述二并联管道之间还形成有一与上述直连管道相垂直连通的调节管道,该调节管道内适配组装有一可伸入上述直连管道对上述直连管道内的油进行流量调节的调节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志昌傅清江王生劳章贤献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卓越鸿昌建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