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拔丝的高稳定矫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4456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拔丝的高稳定矫直装置,包括进料机构(1)、矫直机构(2)和断料机构(3),所述进料机构(1)包括进料台(11),进料台(11)上设有一对橡胶缓震框体(12);所述矫直机构(2)包括一对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矫直辊(21),位于上方的第一矫直辊(21)连接有第一液压升降机构(22),矫直机构(2)还包括第二矫直辊组,第二矫直辊组包括三个下矫直辊(23),三个下矫直辊(23)上方设有两个上矫直辊(24),两个上矫直辊(24)和三个下矫直辊(23)上下交错排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矫直效果好、矫直辊使用寿命长、矫直过程中的稳定性高的优点。

A high stable straightening device for cold draw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拔丝的高稳定矫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矫直装置,特别是一种冷拔丝的高稳定矫直装置。
技术介绍
冷拔丝是金属冷拉加工后的产品,强度较高,常用作预应力筋,其原料为盘条,也即细圆钢,细圆钢盘起来后节省空间,便于收纳和运输,在冷拉加工前需要先用矫直装置将盘条拉直,现有的矫直装置在盘起的细圆钢拉直这一过程中,对进料一端矫直辊的磨损会较大,细圆钢一般置于地上,其高度普遍会低于矫直辊工作位置,而矫直辊普遍为上下布置的结构,在细圆钢入辊瞬间,下方的矫直辊首先与细圆钢接触将其卷入两辊之间,相较于上方的矫直辊会有更大的磨损,两个磨损程度相差越大的矫直辊配合其矫直效果会越差。细圆钢在由曲变直时形状发生改变,会产生径向的颤动,细圆钢的颤动直接作用于矫直辊,加重辊体表面与细圆钢之间的摩擦,不仅影响冷拔丝生产品质,还会影响到矫直辊的使用寿命。因此,现有的冷拔丝矫直装置存在矫直效果不佳、矫直辊使用寿命较短、矫直过程中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拔丝的高稳定矫直装置。它具有矫直效果好、矫直辊使用寿命长、矫直过程中的稳定性高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冷拔丝的高稳定矫直装置,包括进料机构、矫直机构和断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台,进料台上设有一对橡胶缓震框体;所述矫直机构包括一对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矫直辊,位于上方的第一矫直辊连接有第一液压升降机构,矫直机构还包括第二矫直辊组,第二矫直辊组包括三个下矫直辊,三个下矫直辊上方设有两个上矫直辊,两个上矫直辊和三个下矫直辊上下交错排布。前述的一种冷拔丝的高稳定矫直装置中,所述橡胶缓震框体的四个内壁上均设有半球形的凸起。前述的一种冷拔丝的高稳定矫直装置中,所述两个上矫直辊安装于同一模架内,模架连接有齿轮齿条升降机构。前述的一种冷拔丝的高稳定矫直装置中,所述三个下矫直辊和位于下方的第一矫直辊安装于同一辊架上且等高布置,辊架连接有第二液压升降机构。前述的一种冷拔丝的高稳定矫直装置中,所述一对橡胶缓震框体之间间隔15-30cm。前述的一种冷拔丝的高稳定矫直装置中,所述三个下矫直辊与位于下方的第一矫直辊之间的辊架上设有通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为七辊式矫直机,主要包括了进料机构、矫直机构和断料机构,其中进料机构设置在矫直机构前方,由一对橡胶缓震框体对进入矫直辊前的细圆钢其缓冲作用,将细圆钢由曲变直过程中产生的径向颤动部分吸收,使细圆钢后续进入矫直辊时更加平稳,稳定性高,对矫直辊造成的损伤小,有利于延长矫直辊的使用寿命,橡胶缓震框体为一对,经过一对橡胶缓震框体后的细圆钢整体接近直线状,进入第一矫直辊之间时对上下第一矫直辊造成的磨损近似,提高矫直辊使用寿命,上下第一矫直辊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磨损程度相差不会过大,有利于提高矫直效果;第一矫直辊为上下对称布置,有利于细圆钢的进料,进料时的稳定性高,第二矫直辊组包括三个下矫直辊,三个下矫直辊上方设有两个上矫直辊,两个上矫直辊和三个下矫直辊上下交错排布,增加细圆钢经过路径中的有效矫直区域,提高矫直效果。进一步地,位于上方的第一矫直辊由第一液压升降机构驱动升降,两个上矫直辊由齿轮齿条升降机构驱动升降,三个下矫直辊与位于下方的第一矫直辊由第二液压升降机构驱动升降,可根据细圆钢尺寸有效调整矫直通道的尺寸,使本技术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两个上矫直辊同步升降,三个下矫直辊与位于下方的第一矫直辊同步升降,可有效保证矫直通道的尺寸一致性,提高矫直效果。另外,橡胶缓震框体的四个内壁上均设有半球形的凸起,将框内空间进一步缩小,同时有效增加框体壁厚,使橡胶缓震框体与细圆钢接触起到更好的缓冲作用,将细圆钢颤动有效吸收;一对橡胶缓震框体之间间隔15-30cm,使细圆钢进入矫直机构前具有较长一段的直线部分;三个下矫直辊与位于下方的第一矫直辊之间的辊架上设有通槽,三个下矫直辊与位于下方的第一矫直辊可有效区分,也有助于各辊体的拆装,通槽的存在也有助于矫直装置上杂物的聚集并清理。综上,本技术具有矫直效果好、矫直辊使用寿命长、矫直过程中的稳定性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橡胶缓震框体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进料机构,2-矫直机构,3-断料机构,11-进料台,12-橡胶缓震框体,21-第一矫直辊,22-第一液压升降机构,23-下矫直辊,24-上矫直辊,25-模架,26-齿轮齿条升降机构,27-辊架,28-第二液压升降机构,29-通槽,121-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冷拔丝的高稳定矫直装置,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进料机构1、矫直机构2和断料机构3,所述进料机构1包括进料台11,进料台11上设有一对橡胶缓震框体12;所述矫直机构2包括一对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矫直辊21,位于上方的第一矫直辊21连接有第一液压升降机构22,矫直机构2还包括第二矫直辊组,第二矫直辊组包括三个下矫直辊23,三个下矫直辊23上方设有两个上矫直辊24,两个上矫直辊24和三个下矫直辊23上下交错排布。所述橡胶缓震框体12的四个内壁上均设有半球形的凸起121。所述两个上矫直辊24安装于同一模架25内,模架25连接有齿轮齿条升降机构26。所述三个下矫直辊23和位于下方的第一矫直辊21安装于同一辊架27上且等高布置,辊架27连接有第二液压升降机构28。所述第一液压升降机构22和第二液压升降机构28均包括活塞杆、液压缸等,其中的液压传动部分均为现有的常规技术。所述一对橡胶缓震框体12之间间隔15-30cm,橡胶缓震框体12根据磨损程度定期更换。所述断料机构3包括刀具、切割平台等,将矫直后的细圆钢切断,为常规技术。所述断料机构3的一侧设有细圆钢运动的牵引机构。所述三个下矫直辊23与位于下方的第一矫直辊21之间的辊架27上设有通槽2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矫直工作开始前先启动第二液压升降机构28,调整好三个下矫直辊23与位于下方的第一矫直辊21的高度,先后启动齿轮齿条升降机构26和第一液压升降机构22,根据矫直细圆钢尺寸,调整好两个上矫直辊24和位于上方的第一矫直辊21的高度,保持一对第一矫直辊21之间的距离略大于第二矫直辊组上下辊之间的距离,在动力牵引下细圆钢开始矫直加工,细圆钢先通过进料机构1的一对橡胶缓震框体12,经过一对橡胶缓震框体12后的细圆钢整体接近直线状,随后进入一对第一矫直辊21之间开始矫直加工,经过第二矫直辊组完成矫直加工,在断料机构3处进行切断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拔丝的高稳定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机构(1)、矫直机构(2)和断料机构(3),所述进料机构(1)包括进料台(11),进料台(11)上设有一对橡胶缓震框体(12);所述矫直机构(2)包括一对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矫直辊(21),位于上方的第一矫直辊(21)连接有第一液压升降机构(22),矫直机构(2)还包括第二矫直辊组,第二矫直辊组包括三个下矫直辊(23),三个下矫直辊(23)上方设有两个上矫直辊(24),两个上矫直辊(24)和三个下矫直辊(23)上下交错排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拔丝的高稳定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机构(1)、矫直机构(2)和断料机构(3),所述进料机构(1)包括进料台(11),进料台(11)上设有一对橡胶缓震框体(12);所述矫直机构(2)包括一对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矫直辊(21),位于上方的第一矫直辊(21)连接有第一液压升降机构(22),矫直机构(2)还包括第二矫直辊组,第二矫直辊组包括三个下矫直辊(23),三个下矫直辊(23)上方设有两个上矫直辊(24),两个上矫直辊(24)和三个下矫直辊(23)上下交错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拔丝的高稳定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缓震框体(12)的四个内壁上均设有半球形的凸起(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强陈学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鼎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