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拉方扁钢的轧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0447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拉方扁钢的轧头装置,包括机座,机座上设有一对上下并排设置并作反向转动的轧头辊,每个轧头辊由同轴布置、从大到小排列的若干个滚压体组成,滚压体整体呈柱状,且在柱体表面沿轴向设有与轴线平行布置的弦切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适用于各种规格方扁钢的轧头、整个轧头过程操作难度小,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方扁钢轧头的合格率得到提升、方扁钢轧头的效率得到提高的优点。

Head rolling device of cold drawn square flat st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拉方扁钢的轧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轧头装置,特别是一种冷拉方扁钢的轧头装置。
技术介绍
冷拉方扁钢在入模具前需要对钢材的头部进行轧头缩小,使其便于入模,传统的冷拉方扁钢产品的轧头采用的是空气锤轧头或单一形状产品的轧头设备,给员工带来了相对较强的工作强度,同时工作室噪声大,产品生产效率低,产品合格率完全取决于员工的熟练程度,不熟练的操作在生产过程中会导致轧头断头后回炉再次轧制等情况的发生。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一些较为实用的圆钢或圆管轧头装置,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2028698U,一种轧头机,包括了机座,主要结构为上下并排设置在机座上并作相向转动的一对轧辊,每个轧辊均具有多个沿其周向贯通的呈半圆的沟槽,一对轧辊配合形成有多个不同大小整圆形的滚压区域,由于其加工对象为圆管或圆钢,形状均匀、规则,在加工时可以较为顺利地进入整圆形的滚压区域,落实到方扁钢时,这种轧头机便难以应用,由于方扁钢形状非规则的整圆,即使将滚压区域调整成某个方扁钢的形状,在加工不同长宽比的方扁钢时,轧辊仍然无法适用,而且方扁钢在进入滚压区域时,更容易出现卡死等现象,难以入模,若没有选择正确尺寸的沟槽,也容易引发钢材卷入机器等安全事故。因此,亟需一种专门针对冷拉方扁钢的轧头装置,来实现对各种规格方扁钢的轧头,同时提高冷拉方扁钢的生产效率,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拉方扁钢的轧头装置。它具有可适用于各种规格方扁钢的轧头、整个轧头过程操作难度小,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方扁钢轧头的合格率得到提升、方扁钢轧头的效率得到提高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冷拉方扁钢的轧头装置,包括机座,机座上设有一对上下并排设置并作反向转动的轧头辊,每个轧头辊由同轴布置、从大到小排列的若干个滚压体组成,滚压体整体呈柱状,且在柱体表面沿轴向设有与轴线平行布置的弦切面。前述的冷拉方扁钢的轧头装置中,一对轧头辊等尺寸的上下两个滚压体相互配合,下部滚压体最高处与上部滚压体最低处之间形成轧头区,且随着一对轧头辊的反向同步旋转,下部滚压体最高处与上部滚压体最低处位于曲面上所构成的轧头区为有效轧头区,下部滚压体最高处与上部滚压体最低处位于弦切面上所构成的轧头区为入模区。前述的冷拉方扁钢的轧头装置中,任意一个有效轧头区随着一对轧头辊的反向同步旋转,下部滚压体最高处与上部滚压体最低处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或减小。前述的冷拉方扁钢的轧头装置中,所述滚压体的横截面形状为一条直线和一条曲线构成的封闭图形,曲线的曲率从一端点至另一端点逐渐增大或减小,直线的两端与旋转中心形成的夹角大小在40°-75°之间。前述的冷拉方扁钢的轧头装置中,各个滚压体的长度与其尺寸大小呈负相关关系。前述的冷拉方扁钢的轧头装置中,所述一对上下并排设置的轧头辊中,下方的轧头辊连接有驱动装置,两个轧头辊之间经同步齿轮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计了一对上下并排设置并作反向转动的轧头辊,单个轧头辊包括了多个同轴布置、从大到小排列的滚压体,多尺寸滚压体适用于多尺寸方扁钢的轧头,轧头时,方扁钢需要轧头一端加热后伸入一对滚压体之间,在旋转的滚压体之间滚压成型更小的尺寸,并在轧头辊旋转摩擦力的作用下从一对滚压体之间脱出,无需过度用力,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作环境。滚压体整体呈柱状,柱体表面沿轴向设有与旋转轴平行布置的弦切面,也即其侧面为一个弦切平面和一个曲面首尾相连构成,当上下滚压体的弦切面相对时,上下滚压体之间具有较大的方扁钢入模空间,尤其当上下滚压体的弦切面相平行时,入模空间达到最大,方扁钢可以轻松地插入两根轧头辊之间,操作难度小,待上下滚压体旋转到曲面相对时,实现方扁钢的滚压加工,两根轧头辊的旋转方向保证了方扁钢在上下滚压体旋转到弦切面相对前不易插入上下滚压体之间,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滚压体上弦切面的设计也使得方扁钢可以更快、更容易地进入滚压区域,减少过渡,提高方扁钢轧头的效率。进一步地,在一对轧头辊配合后,等尺寸的上下两个滚压体,下部滚压体最高处与上部滚压体最低处之间形成轧头区,且随着一对轧头辊的反向同步旋转,下部滚压体最高处与上部滚压体最低处位于曲面上时所构成的轧头区为有效轧头区,任意一个有效轧头区随着一对轧头辊的反向同步旋转,下部滚压体最高处与上部滚压体最低处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或减小,滚压体的偏心设计使得方扁钢头部经滚压后形成一定的锥度,同时在滚压尺寸缩小过程中保证了方扁钢不会出现局部尺寸突变的现象,提升方扁钢轧头的合格率,而这种尺寸均匀变化的轧头加工能有效减少退头或断头的概率,保证压轧出来的方扁钢头部尺寸均匀可控,提高产品质量。将滚压体截面形状进行分析,具体为一条直线和一条曲线构成的封闭图形,曲线的曲率从一端点至另一端点逐渐增大或减小,满足滚压体曲面部位的偏心设计,直线的两端与旋转中心形成的夹角大小在40°-75°之间,可以推算出弦切面部位(入模区)在整个滚压体(轧头区)中的占比,约10%-20%,占比较小,对方扁钢头部滚压缩小加工的影响小,上下滚压体旋转一周其有效轧头区仍占大头,满足工件对加工长度的要求,提高加工效率。另外,各个滚压体的长度与其尺寸大小呈负相关关系,滚压体尺寸越大,也就意味着轧头区越小,待加工方扁钢尺寸越小,只需较窄宽度的滚压体与其配合即可,合理利用轧头辊空间,在满足方扁钢加工条件的前提下节省了轧头辊材料与加工成本;一对上下并排设置的轧头辊中,下方的轧头辊连接有驱动装置,两个轧头辊之间经同步齿轮连接,满足上下两根轧头辊反向同步旋转的工作要求。综上,本技术具有可适用于各种规格方扁钢的轧头、整个轧头过程操作难度小,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方扁钢轧头的合格率得到提升、方扁钢轧头的效率得到提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轧头辊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滚压体的横截面形状示意图;图4是滚压体的横截面添加辅助线和辅助点后的示意图;图5是方扁钢插入入模区时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方扁钢首次与滚压体接触时的状态示意图;图7是方扁钢在有效轧头区滚压的中间过程状态示意图;图8是方扁钢即将脱离轧头区时的状态示意图;图9是一种由本技术轧头后的方扁钢头部。附图中的标记为:1-机座,2-轧头辊,3-滚压体,4-轧头区,5-驱动装置,6-同步齿轮,41-有效轧头区,42-入模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冷拉方扁钢的轧头装置,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座1,机座1上设有一对上下并排设置并作反向转动的轧头辊2,每个轧头辊2由同轴布置、从大到小排列的若干个滚压体3组成,滚压体3整体呈柱状,且在柱体表面沿轴向设有与轴线平行布置的弦切面,也即滚压体3的横截面形状为一条直线和一条曲线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冷拉方扁钢的轧头装置,包括机座(1),机座(1)上设有一对上下并排设置并作反向转动的轧头辊(2),其特征在于:每个轧头辊(2)由同轴布置、从大到小排列的若干个滚压体(3)组成,滚压体(3)整体呈柱状,且在柱体表面沿轴向设有与轴线平行布置的弦切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冷拉方扁钢的轧头装置,包括机座(1),机座(1)上设有一对上下并排设置并作反向转动的轧头辊(2),其特征在于:每个轧头辊(2)由同轴布置、从大到小排列的若干个滚压体(3)组成,滚压体(3)整体呈柱状,且在柱体表面沿轴向设有与轴线平行布置的弦切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拉方扁钢的轧头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轧头辊(2)等尺寸的上下两个滚压体(3)相互配合,下部滚压体最高处与上部滚压体最低处之间形成轧头区(4),且随着一对轧头辊(2)的反向同步旋转,下部滚压体最高处与上部滚压体最低处位于曲面上所构成的轧头区(4)为有效轧头区(41),下部滚压体最高处与上部滚压体最低处位于弦切面上所构成的轧头区(4)为入模区(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拉方扁钢的轧头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强陈学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鼎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