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从中药斑叶兰中提取分离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43920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的提取、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从斑叶兰药材中提取、分离和鉴定出的新化合物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新化合物,分子式为C

A kind of compound extracted and separated from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中药斑叶兰中提取分离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的提取、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从斑叶兰药材中提取、分离和鉴定出的新化合物及其分离方法,具体为一种从斑叶兰中提取分离的化合物goodyschle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背景内容大斑叶兰(GoodyeraschlechtendalianaRchb.f.)为兰科斑叶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全草入药,为中药斑叶兰基源植物。生于山谷林下阴湿处,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及西藏。味甘、辛,性平。有润肺止咳、补肾益气、行气活血、消肿解毒等功效。主治肺痨咳嗽、气管炎、头晕乏力、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等症。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民间还用于制作药膳。然而国内外关于斑叶兰的化学成分的报道较少。目前,仅报道从中分离得到黄酮、有机酸等二十多个化合物,物质基础尚不明确。因此亟待对斑叶兰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研究,分离其中的活性成分。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从斑叶兰中提取分离的新化合物goodyschle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经研究发现本专利技术的新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抑制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中等强度的抗氧化活性和弱肿瘤细胞毒及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同时提供一种针对本专利技术新化合物的简便、快速、纯度高的提取分离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新化合物分子式为C13H12O5,命名为goodyschleA,化学结构式为: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斑叶兰干燥药材用95%乙醇溶液提取后,过滤,合并滤液,再减压浓缩干燥,获得95%乙醇提取物;B)将95%乙醇提取物加水分散,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C)将乙酸乙酯部位进行色谱分离纯化,得到纯的新化合物。上述步骤C)乙酸乙酯部位进行色谱分离纯化的步骤为:1)将乙酸乙酯部位在硅胶上进行柱层析,用体积比为(20∶1)~(0∶1)的二氯甲烷-丙酮梯度洗脱,获得二氯甲烷-丙酮洗脱物;作为优选地,所述体积比为20∶1、10∶1、3∶1、1∶1、1∶3、0∶1的二氯甲烷-丙酮梯度洗脱;2)取二氯甲烷-丙酮洗脱物再进行硅胶柱层析,用体积比为(30∶1)~(0∶1)的石油醚-丙酮梯度洗脱,得石油醚-丙酮洗脱物;作为优选地,所述体积比为30∶1、10∶1、2∶1、1∶3、0∶1的石油醚-丙酮梯度洗脱;3)取石油醚-丙酮洗脱物进行凝胶柱色谱分离,用体积比为2∶1的三氯甲烷-甲醇洗脱,得到三氯甲烷-甲醇洗脱物;4)取三氯甲烷-甲醇洗脱物经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用体积比为3∶2的甲醇-水洗脱,从甲醇-水洗脱液中得到纯的新化合物。具体地,所述步骤C)乙酸乙酯部位进行色谱分离纯化的具体步骤为:用体积比为(20∶1)~(0∶1)的二氯甲烷-丙酮梯度洗脱,合并后得10个流份;流份3经硅胶柱层析,用体积比为(30∶1)~(0∶1)的石油醚-丙酮梯度洗脱,合并后得10个流份;流份7经SephadexLH-20柱层析,用体积比为2∶1的氯仿-甲醇洗脱,合并后得6个流份;流份3经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用体积比为3∶2的甲醇-水洗脱,收集主峰,得到该化合物。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还包括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用于抑制胆碱酯酶活性、抗肿瘤或抗氧化药物中的应用。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斑叶兰中新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和药理活性研究未被现有论文期刊所报道;本专利技术提供来源于斑叶兰的新化合物及一种针对本专利技术新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采用醇提取、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成功获得新的化合物,操作方法简便及快速,且经该方法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纯度较高,均大于95%,此外经研究表明以上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抑制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中等强度的抗氧化活性和弱肿瘤细胞毒及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可用于制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抗肿瘤和抗氧化的药物。附图说明图1、新化合物goodyschleA的1H-NMR谱图;图2、新化合物goodyschleA的13C-NMR谱图;图3、新化合物goodyschleA的HMBC谱图;图4、新化合物goodyschleA的HSQC谱图;图5、新化合物goodyschleA的1H-IHCOSY谱图;图6、新化合物goodyschleA的NOESY谱图;图7、新化合物goodyschleA的高分辨质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新化合物的制备材料来源斑叶兰药材于2014年2月采于浙江丽水,标本保存于扬州大学医学院药学系中药标本馆。提取分离:将斑叶兰干燥全草10kg,剪碎,95%乙醇85℃回流提取4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干燥,得到总浸膏(617g)。将总浸膏用10倍量的蒸馏水分散,依次用等体积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石油醚部位(226g)、乙酸乙酯部位(190g)和正丁醇部位(174g)。将乙酸乙酯部位浸膏进行硅胶柱层析,依次用体积比为20∶1、10∶1、3∶1、1∶1、1∶3、0∶1的二氯甲烷-丙酮梯度洗脱,合并后得10个流份;流份3经硅胶柱层析,依次用体积比为30∶1、10∶1、2∶1、1∶3、0∶1的石油醚-丙酮梯度洗脱,合并后得10个流份;流份7经SephadexLH-20柱层析,用体积比为2∶1的氯仿-甲醇洗脱,合并后得6个流份;流份3经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用体积比为3∶2的甲醇-水洗脱,收集主峰,得到该化合物。实施例2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新化合物为黄色无定形粉末。高分辨质谱给出准分子离子峰m/z249.0747[M+H]+(计算值249.0757),271.0565[M+Na]+(计算值271.0577),结合1H-NMR和13C-NMR确定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3H12O5,计算不饱和度为8。在1H-NMR中可见1个芳香环上氢信号δH7.07(2H,s)和1个连接在苯环上的甲氧基的氢信号δH3.95(6H,s),提示结构中存在1,3,4,5取代的对称的苯环片段。另外,1H-NMR中还可见三个烯氢质子信号δH7.47(1H,d,J=5.4Hz)、6.16(1H,d,J=5.4Hz)和5.95(1H,s)。在1C-NMR中可见13个碳信号,包括一个内酯上羰基碳信号δC170.6。以上信息提示该化合物为5-芳基-2(5H)-呋喃酮衍生物。在HMBC谱中,H-5与C-3,C-4和C-6′有相关,H-2′与C-5,C-3′和C-4′有相关,3′-OCH3与C-3′有相关,5′-OCH3与C-5′有相关,确定甲氧基连在C-3′和C-5′。在NOESY谱中,H-3和H-5有NOE相关确定外环上双键构型为Z型。综上,确定了该化合物的结构,并命名为goodyschleA。表1为该新化合物的1H-NMR与13C-NMR数据。新化合物的结构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3H12O5,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2.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斑叶兰干燥药材用95%乙醇提取后,过滤,合并滤液,再减压浓缩干燥,获得95%乙醇提取物;
B)将95%乙醇提取物加水分散,并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
C)将乙酸乙酯部位进行色谱分离纯化,得到所述的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乙酸乙酯部位进行色谱分离纯化的步骤为:
1)将乙酸乙酯部位在硅胶上进行柱层析,用体积比为(20∶1)~(0∶1)的二氯甲烷-丙酮梯度洗脱,获得二氯甲烷-丙酮洗脱物;
2)取二氯甲烷-丙酮洗脱物再进行硅胶柱层析,用体积比为(30∶1)~(0∶1)的石油醚-丙酮梯度洗脱,得石油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量邹美佳殷启蒙胡琛卢遥张婉菁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