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构件存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544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构件存放结构,其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若干支撑枕梁和若干调节枕木,若干所述调节枕木垂直设置在支撑枕梁的上表面,若干所述调节枕木的上表面齐平设置,所述调节枕木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沿调节枕木长度方向排列的限位滚槽,所述限位滚槽沿调节枕木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滚槽内转动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伸出限位滚槽的一端在支撑枕梁的上表面滚动,还包括设置在调节枕木长度方向联两侧的调节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用于建造混凝土塔筒的大小型混凝土构件进行存放。

A storage structure for concrete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构件存放结构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混凝土构件存放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能源的愈发紧张,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逐渐被发展起来,其中混凝土塔筒是现有的风力发电工程中常用的高耸结构,是目前国际上最成熟的高塔架解决方案,塔架整体由三部分组成,上部钢塔筒,下部钢筋混凝土塔筒,底部基础,通过预应力索张拉后锚固的方式,将三者连接成一个整体;通常在混凝土塔筒的建设中,需要预制相关的混凝土构件,如侧板和支柱等。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920927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构件生产用储存设备,包括梯子架、连接件和混凝土构件,梯子架的前后表面沿所述梯子架的竖直方向对称开设有多个连接孔,且多个连接孔阵列分布,连接件对立固定于梯子架的前后表面。但是,此技术只适用于一些小型的混凝土构件的存放,对于用于建造混凝土塔筒的大型混凝土构件不能进行存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构件存放结构,可以对用于建造混凝土塔筒的大小型混凝土构件进行存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构件存放结构,包括若干支撑枕梁和若干调节枕木,若干所述调节枕木垂直设置在支撑枕梁的上表面,若干所述调节枕木的上表面齐平设置,所述调节枕木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沿调节枕木长度方向排列的限位滚槽,所述限位滚槽沿调节枕木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滚槽内转动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伸出限位滚槽的一端在支撑枕梁的上表面滚动,还包括设置在调节枕木长度方向联两侧的调节驱动组件。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枕梁对调节枕木起到支撑的作用,并且对构件的放置位置起到挑高的作用,使构件距离地面有一定的距离,方便构件拿取的同时,避免构件受潮;同时,调节驱动组件可以促使调节枕木通过限位滚槽和滚筒在支撑枕梁上滚动,以调节调节枕木之间的距离,适用于不同大小构件的安放,进而本技术可以对用于建造混凝土塔筒的大小型混凝土构件进行存放。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调节枕木长度方向两端的卡接槽、卡接在卡接槽内的卡接柱、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卡接柱伸出卡接槽一端的转杆、设在转杆远离卡接柱一端的驱动齿轮、设置在调节枕木两侧的调节支板以及贯穿设置在调节支板内并与驱动齿轮啮合的驱动齿道,所述驱动齿轮远离转杆的一端设置有伸出驱动齿道的驱动手杆。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手杆转动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会与驱动齿道发生啮合,从而驱动齿轮在驱动齿道上滚动,进而在卡接柱和卡接槽的联动作用下,转杆带动调节枕木在支撑枕梁上移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枕梁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轨槽,所述限位轨槽沿支撑枕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滚筒与限位轨槽滚动连接。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滚筒的滚动轨迹进行限位,从而保证调节枕木平直移动,不会发生倾斜,进而避免调节枕木间的距离调节不当而影响构件的安放。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滚槽和限位轨槽位于滚筒的轴向两侧均设置有余量槽。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滚筒在限位滚槽和限位轨槽的轴向进行一定的微动,从而减小滚筒对限位滚槽和限位轨槽的压力,避免限位滚槽和限位轨槽以及滚筒发生损坏。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筒的侧壁与限位滚槽的槽壁抵接,所述限位滚槽的深度不大于滚筒的半径长度。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滚筒以插接的方式安装在限位滚槽内,不仅易于对磨损的滚筒的更换,而且制作简单。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轨槽的槽壁上设置有磨砂层,所述限位滚槽的槽壁上设置有光滑层。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减小滚筒和限位滚槽之间的摩擦力,促使滚筒可以在限位滚槽内顺畅滚动,增大滚筒和限位轨槽之间的摩擦力,促使滚筒在限位轨槽内稳定地滚动,不会发生打滑的现象,进而使调节枕木可以平稳地在支撑枕梁上滑移。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杆靠近驱动齿道一侧的周壁上对称设置有定位抵块,所述定位抵块与调节支板朝向调节枕木的侧壁抵接,所述定位抵块与调节支板抵接的侧壁上设置有滚珠。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抵块抵在调节支板上,可以在调节枕木的两端实现对调节枕木的限位,使调节枕木与两个调整支板保持垂直,避免调节枕木在滑移过程中发生倾斜;滚珠则可以减小定位抵块与调节支板之间的我迈出了,从而保证调节枕木的滑移顺畅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枕木上表面的长度方向端设置有凸挡。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避免防止在调节枕木上的构件从调节枕木的端壁处滑落,提高构件安放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调节驱动组件调节调节枕木之间的距离,适用于不同大小构件的安放,进而本技术可以对用于建造混凝土塔筒的大小型混凝土构件进行存放;2.本技术滚筒以插接的方式安装在限位滚槽内,不仅易于对磨损的滚筒的更换,而且制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用以体现本技术中滚筒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支撑枕梁;2、调节枕木;3、限位滚槽;4、滚筒;5、调节驱动组件;6、卡接槽;7、卡接柱;8、转杆;9、驱动齿轮;10、调节支板;11、驱动齿道;12、驱动手杆;13、限位轨槽;14、余量槽;15、磨砂层;16、光滑层;17、定位抵块;18、滚珠;19、凸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构件存放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若干支撑枕梁1和若干调节枕木2,若干调节枕木2垂直设置在支撑枕梁1的上表面,若干调节枕木2的上表面齐平设置,本技术中的支撑枕梁1有三个,调节枕木2有六个,调节枕木2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沿调节枕木2长度方向排列的限位滚槽3,限位滚槽3沿调节枕木2的宽度方向延伸,限位滚槽3内转动设置有滚筒4,滚筒4伸出限位滚槽3的一端在支撑枕梁1的上表面滚动,还包括设置在调节枕木2长度方向联两侧的调节驱动组件5;首先对存放结构进行搭建,将支撑枕梁1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将调节驱动组件5搭建在调节枕木2的两侧,然后将调节枕木2放在支撑枕梁1上面,然后根据构件的大小,利用调节驱动组件5促使调节枕木2在支撑枕梁1上移动,调节枕木2移动过程中,滚动在限位滚槽3内转动,将相邻的调节枕木2的距离调节至合适的长度后,将构件放在调节枕木2上即可。如图1所示,为了避免放在调节枕木2上的构件从调节枕木2的端壁处滑落,本技术中,调节枕木2上表面的长度方向端设置有凸挡19。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使滚筒4更加稳定地在限位滚槽3内转动和支撑枕梁1上滚动,支撑枕梁1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轨槽13,限位轨槽13沿支撑枕梁1的长度方向延伸,滚筒4与限位轨槽13滚动连接;限位轨槽13的横向侧壁可以对滚筒4的滚动轨迹进行限位,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构件存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支撑枕梁(1)和若干调节枕木(2),若干所述调节枕木(2)垂直设置在支撑枕梁(1)的上表面,若干所述调节枕木(2)的上表面齐平设置,所述调节枕木(2)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沿调节枕木(2)长度方向排列的限位滚槽(3),所述限位滚槽(3)沿调节枕木(2)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滚槽(3)内转动设置有滚筒(4),所述滚筒(4)伸出限位滚槽(3)的一端在支撑枕梁(1)的上表面滚动,还包括设置在调节枕木(2)长度方向联两侧的调节驱动组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构件存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支撑枕梁(1)和若干调节枕木(2),若干所述调节枕木(2)垂直设置在支撑枕梁(1)的上表面,若干所述调节枕木(2)的上表面齐平设置,所述调节枕木(2)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沿调节枕木(2)长度方向排列的限位滚槽(3),所述限位滚槽(3)沿调节枕木(2)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滚槽(3)内转动设置有滚筒(4),所述滚筒(4)伸出限位滚槽(3)的一端在支撑枕梁(1)的上表面滚动,还包括设置在调节枕木(2)长度方向联两侧的调节驱动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构件存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驱动组件(5)包括设置在调节枕木(2)长度方向两端的卡接槽(6)、卡接在卡接槽(6)内的卡接柱(7)、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卡接柱(7)伸出卡接槽(6)一端的转杆(8)、设在转杆(8)远离卡接柱(7)一端的驱动齿轮(9)、设置在调节枕木(2)两侧的调节支板(10)以及贯穿设置在调节支板(10)内并与驱动齿轮(9)啮合的驱动齿道(11),所述驱动齿轮(9)远离转杆(8)的一端设置有伸出驱动齿道(11)的驱动手杆(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构件存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枕梁(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伟许志福付卫冬刘宝策
申请(专利权)人:恒均建材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