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皮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65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1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皮墙结构,属于建筑工程结构领域,针对相邻层之间双皮墙单元的连接强度较低,影响双皮墙的拼接质量的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技术要点包括双皮墙单元,所述双皮墙单元为多组,多组所述双皮墙单元沿竖向拼接连接,所述双皮墙单元的一侧设置有拼接块、另一侧开设有供其相邻双皮墙单元拼接块插入的拼接槽,相邻所述双皮墙单元之间设置有能够保持相邻双皮墙连接状态的连接组件。本申请具有加强相邻双皮墙单元之间连接强度,提高双皮墙单元拼接质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皮墙结构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皮墙结构。
技术介绍
预制混凝土双皮墙板,由钢筋桁架将两侧的预制混凝土板连接为整体,在构件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先浇筑一侧的第一混凝土板,待第一混凝土板养护、脱模完毕后,将第一混凝土板通过翻转机翻转180°,然后将裸露于第一混凝土板外的钢筋桁架压入预浇筑第二混凝土中并且经过固化养护后形成第二混凝土板,从而形成具有中部空腔的双皮墙板结构。按照传统现浇筑工艺,需要在墙体的两侧架设模板和支撑体系,第一混凝土板和第二混凝土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部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方可进行后续的工作和拆模。由于结构墙体的高度相对较高,施工过程中需要高支模和分段浇筑施工,但是上层和下层相邻双皮墙板之间仅通过外部的支撑体系混凝土连接,使得相邻层之间双皮墙的连接强度较低,影响双皮墙的拼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皮墙结构,其具有加强相邻双皮墙单元之间连接强度,提高双皮墙单元拼接质量的优点。本申请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皮墙结构,包括双皮墙单元,所述双皮墙单元为多组,多组所述双皮墙单元沿竖向拼接连接,所述双皮墙单元的一侧设置有拼接块、另一侧开设有供其相邻双皮墙单元拼接块插入的拼接槽,相邻所述双皮墙单元之间设置有能够保持相邻双皮墙连接状态的连接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通过吊具将预制成型的双皮墙单元吊运至安装位置处,然后在双皮墙单元的空腔内部浇筑混凝土,带下层双皮墙单元内部的混凝土成型至一定程度后,通过吊具移动另一个双皮墙单元,将上层双皮墙单元的拼接块插接于其相邻双皮墙单元拼接槽的内部,实现上层双皮墙单元和下层双皮墙单元之间的连接,然后通过连接组件连接相邻双皮墙单元,增加了两个双皮墙单元构成整体的强度,通过拼接块和拼接槽插接,提高相邻双皮墙单元构成整体的受力性能,通过连接组件和拼接块的配合加强相邻双皮墙单元之间连接强度,提高双皮墙单元拼接质量。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双皮墙单元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混凝土板和设置于两个所述混凝土板之间型钢桁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型钢桁架连接预制双皮墙单元,型钢桁架的刚度大,强度高,能够提供良好的整体受力性能。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设于混凝土板内侧面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于两个混凝土板的内侧面,所述连接板覆盖于相邻双皮墙单元之间的拼接处,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伸缩连接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先将连接板覆盖于相邻双皮墙单元之间的连接处,然后将连接板和其对应两侧的双皮墙单元固定连接,从而增强相邻双皮墙单元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伸缩连接杆的设置,在伸缩连接杆的作用下,使两个混凝土板相互靠近,能够提高两个混凝土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连接杆为多个,多个所述伸缩连接杆沿连接板的轴线方向等间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两个混凝土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连接杆包括内杆和外管,所述内杆和外管套接,所述内杆和外管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伸缩连接杆的伸缩运动,从而实现对伸缩连接杆的长度调节。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斜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通过两个连接板和伸缩连接杆连接两个双皮墙单元,提高两个双皮墙单元之间的连接强度,然后通过斜撑连接两个连接板,能够提供连接板良好的支撑,从而提高双皮墙单元整体的受力性能。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混凝土板之间通过自攻螺钉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实现连接板和混凝土板之间的固定连接,无需提前在混凝土板内部浇筑连接钢筋,即可实现连接板和混凝土板的连接,操作方便。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设置于同一混凝土板上的连接板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板沿所述混凝土板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上层混凝土板和下层混凝土板连接处的密封固定,从而提高相邻双皮墙单元之间的连接强度。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土板的内部设置有抗裂钢筋网片和受力钢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混凝土板的强度和受力性能。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型钢桁架设置有能够吊装的吊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实现对整体双皮墙单元的吊装和运输。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上层双皮墙单元和下层双皮墙单元之间通过拼接块和拼接槽相互插接的方式,实现上层双皮墙单元和下层双皮墙单元之间的连接,然后通过连接组件连接相邻双皮墙单元,增加了两个双皮墙单元构成整体的强度,提高相邻双皮墙单元构成整体的受力性能,从而提高双皮墙拼接质量;第二、利用型钢桁架连接预制双皮墙单元,型钢桁架的刚度大,强度高,能够提供良好的整体受力性能;第三、先通过两个连接板和伸缩连接杆拉紧两个双皮墙单元,提高两个双皮墙单元之间的连接强度,然后通过斜撑提供连接板良好的支撑,从而提高双皮墙单元整体的受力性能;第四、通过在混凝土板的内部设置抗裂钢筋网片和受力钢筋,提高混凝土板整体的强度和受力性能,同时能够提高混凝土板和型钢桁架之间的连接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的A-A向剖视图。图中,1、双皮墙单元;11、混凝土板;111、拼接块;112、拼接槽;12、型钢桁架;121、钢筋;13、空腔;2、吊耳;3、连接组件;31、连接板;32、伸缩连接杆;321、内杆;322、外管;3221、套接孔;323、转动套;33、斜撑;34、自攻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双皮墙结构,包括双皮墙单元1,双皮墙单元1为多组,多组双皮墙单元1沿竖向长度方向相互拼接连接构成墙体整体,双皮墙单元1的组数根据实际施工过程中所需构成墙体的高度和宽度决定。参照图1,双皮墙单元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混凝土板11和设置于两个混凝土板11之间型钢桁架12,两个混凝土板11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个混凝土板11之间的间隔根据所需墙体的厚度决定,墙体的厚度等于两个混凝土板11的厚度与两个混凝土板11之间间隔厚度之和。参照图1,型钢桁架12包括多个钢筋121,钢筋121的端部预埋于混凝土板11的内部,且和混凝土板11通过浇筑一体成型,位于两个混凝土板11之间的钢筋121通过绑扎固定。参照图1,预制双皮墙单元1时,先制备型钢桁架12,然后在其中一个混凝土板11的内部预铺设抗裂钢筋网片和受力钢筋,然后将型钢桁架12的一侧和抗裂钢筋网片和受力钢筋绑扎固定,使得型钢桁架12的一侧和混凝土板11一体浇筑成型;待混凝土板11养护成型后将混凝土板11和型钢桁架12一起翻转180°,然后将型钢桁架12的另一侧和另一个混凝土板11的抗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皮墙结构,包括双皮墙单元(1),所述双皮墙单元(1)为多组,多组所述双皮墙单元(1)沿竖向拼接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皮墙单元(1)的一侧设置有拼接块(111)、另一侧开设有供其相邻双皮墙单元(1)拼接块(111)插入的拼接槽(112),相邻所述双皮墙单元(1)之间设置有能够保持相邻双皮墙连接状态的连接组件(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皮墙结构,包括双皮墙单元(1),所述双皮墙单元(1)为多组,多组所述双皮墙单元(1)沿竖向拼接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皮墙单元(1)的一侧设置有拼接块(111)、另一侧开设有供其相邻双皮墙单元(1)拼接块(111)插入的拼接槽(112),相邻所述双皮墙单元(1)之间设置有能够保持相邻双皮墙连接状态的连接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皮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皮墙单元(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混凝土板(11)和设置于两个所述混凝土板(11)之间型钢桁架(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皮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固设于混凝土板(11)内侧面的连接板(31),所述连接板(31)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31)分别设置于两个混凝土板(11)的内侧面,所述连接板(31)覆盖于相邻双皮墙单元(1)之间的拼接处,两个所述连接板(31)之间设置有伸缩连接杆(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皮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连接杆(32)为多个,多个所述伸缩连接杆(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耀杰曹海洋苏峰
申请(专利权)人:恒均建材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