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拉伸成形电池壳的稀土铝带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650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合金技术领域,涉及作用于电池外壳专用铝带材。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拉伸成形电池壳的稀土铝带材,包含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合金组分:硅Si0.2‑0.4%、铁Fe 0.45‑0.65%、铜Cu 0.05‑0.15%、锰Mn 1.0‑1.2%、镧La 0.2‑0.3%、钛Ti 0.02‑0.04%,其他:单个不大于0.05%,合计不大于0.15%,其余为铝Al;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对比标准3003铝合金成分,主要是增加了稀土元素镧La,并适当减少硅铁含量,目的是细化材料晶粒,减少成品中的杂质和气体含量,在提高3003铝合金的强度的同时提高延伸率,降低制耳率。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所生产的产品,与现有技术比较,无论是产品的力学性能还是产品成品率均有明显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拉伸成形电池壳的稀土铝带材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合金
,涉及作用于电池外壳专用铝带材。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对车用动力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于包覆电池的壳体材料必须满足高强度、导热性好、轻量化、易成型和成本低的要求。目前,最合适的材料就是3003铝合金。但是普通的3003合金存在强度偏低、冲压成型易出现制耳、桔皮、流纹等缺陷。为了提高普通3003铝合金的综合性能,人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普通3003材料的合金元素进行一定的调整(CN107419140、CN109487132、CN110184485、CN102634698等)。二是对传统3003铝合金的加工工艺进行调整(CN112157122、CN109666822等)。目的都是提高3003铝合金的性能以满足电池壳的性能要求。文献表述,这些改变虽然对3003铝合金的性能有所提高,但是在高性能电池壳对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制耳率等方面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在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拉伸成形电池壳的稀土铝带材,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合金组分:硅Si0.2-0.4%、铁Fe 0.45-0.65%、铜Cu 0.05-0.15%、锰Mn 1.0-1.2%、镧La 0.2-0.3%、钛Ti 0.02-0.04%,其他:单个不大于0.05%合计不大于0.15%,其余为铝Al;/n上述的用于拉伸成形电池壳的稀土铝带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将原料铝在熔炼炉中加热至740-760℃时,检测铝液成分,按总铝液量加入上述成分中的相应元素所需的计算量,搅拌30-60分钟,经过精炼、除气、过滤,将铝液铸造成板锭,铝液的铸造温度控制在690-710℃,铸造速度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拉伸成形电池壳的稀土铝带材,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合金组分:硅Si0.2-0.4%、铁Fe0.45-0.65%、铜Cu0.05-0.15%、锰Mn1.0-1.2%、镧La0.2-0.3%、钛Ti0.02-0.04%,其他:单个不大于0.05%合计不大于0.15%,其余为铝Al;
上述的用于拉伸成形电池壳的稀土铝带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铝在熔炼炉中加热至740-760℃时,检测铝液成分,按总铝液量加入上述成分中的相应元素所需的计算量,搅拌30-60分钟,经过精炼、除气、过滤,将铝液铸造成板锭,铝液的铸造温度控制在690-710℃,铸造速度控制在55-65mm/min,并检测铝液成分和氢含量,保证每百克铝液中氢含量不超过0.12毫升;
(2)用铣削加工的方式,将板锭表面的偏析层和铸造冷格纹去除,根据偏析层和冷格纹厚度,铣削量一般控制在5-10mm;
(3)加热/均热:板锭加热到590-600℃保温4小时,继续加热到620-630℃保温3小时,然后炉内降温至轧制温度开始热轧;
(4)热轧:初轧温度控制在500-540℃,经若干道次轧制成7-8mm厚带材卷,终轧温度控制在330-350℃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鸿飞王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中拓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