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墙板堆放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54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C墙板堆放支架,包括支架基体和限位杆,支架基体包括支架底座和支撑杆,支撑杆水平架设于两个支架底座之间,两个支撑杆上下平行间隔分布,留设有插槽A,限位杆通过锁紧组件沿插槽A滑动连接于支撑杆上,相邻限位杆相对于支撑杆呈异侧交错平行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插拔楔形钢板配合滑动限位杆即可精确调节相邻限位杆间距并固定限位杆,以适用于不同厚度PC墙板的支撑固定,调节方便,限位杆相对于支撑杆呈异侧交错平行分布,可提高PC墙板堆放量,安全可靠,PC墙板竖立堆放,可节省存储空间,限位杆、支撑杆和第二加强杆可拆卸,可节省PC墙板堆放支架的存储空间。

A PC wall board stacking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墙板堆放支架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PC墙板堆放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各省市都在稳步推进装配式结构,PC墙板这类竖向构件在堆放时,不能像水平构件一样平铺堆码放置,没有可靠的堆放支架既浪费PC堆场空间,安全也得不到保证。现有的PC墙板堆放支架不能根据墙板厚度来精确调节限定杆件间距,以更牢固地竖立固定PC墙板,或是限定杆件的杆间距调节不便,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PC墙板堆放支架,通过插拔楔形钢板配合滑动限位杆即可调节相邻限位杆间距并固定限位杆,以适用于不同厚度PC墙板的支撑固定,调节方便,安全可靠,可提高工作效率,PC墙板竖立堆放,可节省存储空间。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PC墙板堆放支架,包括支架基体和限位杆,支架基体包括支架底座和支撑杆,支撑杆水平架设于两个支架底座之间,两个支撑杆上下平行间隔分布,留设有插槽A,限位杆通过锁紧组件沿插槽A滑动连接于支撑杆上,相邻限位杆相对于支撑杆呈异侧交错平行分布。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底座包括底座、支杆和第一加强杆,所述支杆竖立焊接于底座的上板面中部,所述第一加强杆两端分别焊接于同侧底座上端面和支杆侧壁上,与同侧底座和支杆呈三角支撑,支撑杆两端分别垂直固定于两个支杆的上部内侧壁。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槽钢且槽口朝下,支杆为钢管,第一加强杆为角钢。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为钢管,支撑杆两端焊接有第一钢板,两个支杆的内侧面上端焊接有第二钢板,通过第一钢板经螺栓固定于第二钢板上,所述支撑杆水平架设于两个支杆之间,两个支撑杆呈上下平行分布,两个支撑杆之间留设有插槽A。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与两根支杆之间对称固定有第二加强杆,第二加强杆为角钢,第二加强杆两端焊接有第三钢板,通过两个第三钢板经螺栓分别固定于支杆的内侧壁中部和下方支撑杆的下端面,所述第二加强杆呈三角支撑于同侧支撑杆和支杆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为钢管,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第四钢板、第五钢板和楔形钢板,所述第四钢板竖直焊接于限位杆的一端管口,所述第五钢板水平焊接于第四钢板中部,且第五钢板厚度与插槽A宽度相匹配,可沿插槽A水平滑动,所述第五钢板的前部纵向开设有插孔,通过楔形钢板插嵌在插孔中,所述限位杆固定于支撑杆上,楔形钢板的竖直端面与两个支撑杆贴合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PC墙板堆放支架结构简单,整体使用普通材料制作,加工方便,成本低廉;2)第一加强杆和第二加强杆设计,增强支架整体稳定性,安全可靠;3)通过拔出楔形钢板,沿插槽A左右滑动限位杆再将限位杆插嵌在第五钢板的插孔中即可实现同侧限位杆间距调节,以适用于不同厚度PC的支撑固定,杆间距调节精度高且操作方便,可提高工作效率;4)相邻的两根限位杆相对于支撑杆呈前后侧交错平行分布,即可提高PC墙板堆放稳定性,同时可提高PC墙板堆放量;5)限位杆与支撑杆、支撑杆与支架底座、第二加强杆与支架底座和支撑杆均为可拆卸连接,在不使用时PC墙板堆放支架,拆下限位杆或限位杆、支撑杆和第二加强杆,可节省PC墙板堆放支架的存储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主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透视图;图4是图1的俯视图;图5是图1的限位杆、支撑杆与锁紧组件连接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限位杆1、支架底座2、底座2-1、支杆2-2、第一加强杆2-3、支撑杆3、第一钢板4、第二钢板5、第二加强杆6、第三钢板7、第四钢板8、第五钢板9、楔形钢板1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PC墙板堆放支架,包括限位杆1、支架底座2和支撑杆3,支架底座2包括底座2-1、支杆2-2和第一加强杆2-3,底座2-1为长2m的槽钢且槽口朝下,支杆2-2为高2.05m的钢管,支杆2-2竖立焊接于底座2-1的上板面中部,第一加强杆2-3为角钢,第一加强杆2-3两端分别焊接于同侧底座2-1上端面和支杆2-2侧壁上,与同侧底座2-1和支杆2-2呈三角支撑,可提高支架稳定性,支撑杆3为钢管,支撑杆3两端焊接有第一钢板4,两个支杆2-2的内侧面上端焊接有第二钢板5,通过第一钢板4经螺栓固定于第二钢板5上,支撑杆3水平架设于两个支杆2-2之间,两个支杆2-2间距为4.4m,两个支撑杆3呈上下平行分布,两个支撑杆3之间留设有插槽A,限位杆1为长0.75m的φ48*3钢管,限位杆1通过锁紧组件沿插槽A滑动连接于支撑杆3上,相邻限位杆1相对于支撑杆3呈前后侧交错平行分布,支撑杆3与两根支杆2-2之间对称固定有第二加强杆6,第二加强杆6为60*60*6的角钢,第二加强杆6两端焊接有第三钢板7,通过两个第三钢板7经螺栓分别固定于支杆2-2的内侧壁中部和下方支撑杆3的下端面,第二加强杆6呈三角支撑于同侧支撑杆3和支杆2-2之间,提高支架稳定性,第二加强杆6上下端距离支撑杆3与临近支杆2-2的交点距离均为1.1m。如图5所示,锁紧组件包括第四钢板8、第五钢板9和楔形钢板10,第四钢板8为100*100*10钢板,竖直焊接于限位杆1的一端管口,第五钢板9为140*100*10钢板,水平焊接于第四钢板8中部,且第五钢板9厚度与插槽A宽度相匹配,可沿插槽A水平滑动,第五钢板9的前部纵向开设有插孔,通过楔形钢板10插嵌在插孔中,限位杆1固定于支撑杆3上,楔形钢板10的竖直端面与两个支撑杆3贴合连接。当需要存放PC墙板时,根据PC墙板厚度调节同侧的两根限位杆1间距,具体为拔出楔形钢板10,左右移动右侧的限位杆1至目标厚度,再将楔形钢板10从插孔插嵌在第五钢板9上,从而右侧的限位杆1锁紧在两根支撑杆3之间,此时将PC板推入两根限位杆1的间隙即可,操作方便,两根限位杆1的间隙与PC板厚度匹配度高,可保证PC墙板尽可能保持竖立,节省存储空间,同时更牢固地支撑固定PC墙板,安全可靠。实施例中,为精确调节两根限位杆1间距,根据常规PC板厚度,可在上方或下方支撑杆3上设置长度刻度线。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C墙板堆放支架,包括支架基体和限位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基体包括支架底座(2)和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水平架设于两个支架底座(2)之间,两个支撑杆(3)上下平行间隔分布,留设有插槽A,所述限位杆(1)通过锁紧组件沿插槽A滑动连接于支撑杆(3)上,相邻限位杆(1)相对于支撑杆(3)呈异侧交错平行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墙板堆放支架,包括支架基体和限位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基体包括支架底座(2)和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水平架设于两个支架底座(2)之间,两个支撑杆(3)上下平行间隔分布,留设有插槽A,所述限位杆(1)通过锁紧组件沿插槽A滑动连接于支撑杆(3)上,相邻限位杆(1)相对于支撑杆(3)呈异侧交错平行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墙板堆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底座(2)包括底座(2-1)、支杆(2-2)和第一加强杆(2-3),所述支杆(2-2)竖立焊接于底座(2-1)的上板面中部,所述第一加强杆(2-3)两端分别焊接于同侧底座(2-1)上端面和支杆(2-2)侧壁上,与同侧底座(2-1)和支杆(2-2)呈三角支撑,所述支撑杆(3)两端分别垂直固定于两个支杆(2-2)的上部内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墙板堆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1)为槽钢且槽口朝下,所述支杆(2-2)为钢管,所述第一加强杆(2-3)为角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墙板堆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为钢管,所述支撑杆(3)两端焊接有第一钢板(4),两个支杆(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柱石白武龙张琳胡琼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