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机舱大支架加强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机舱大支架加强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的电驱系统通过机舱大支架和四点悬置配合与车身连接,发动机机舱大支架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才能保证整车安全行驶。整车重量对于新能源汽车续航有着极大的影响,为了整车轻量化设计以及悬置系统的成本控制,可以把四点悬置系统改为三点悬置系统。四点悬置的悬置系统由前悬置、后悬置、左悬置和右悬置组成,发动机机舱大支架与电驱系统连接,左悬置和右悬置分别安装在发动机机舱大支架的左右两侧,前悬置和后悬置安装在电驱系统的壳体上,四个悬置支撑起整个电驱系统。当取消前悬置以后,四点悬置系统变为三点悬置系统,通过有限元分析在左横梁与纵梁的焊缝处应力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整个发动机机舱大支架的强度不能满足要求,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将可能导致车辆异响或者车辆动力异常,直接影响行驶安全,所以必须对发动机机舱大支架的结构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发动机机舱大支架加强结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机舱大支架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纵梁(1)、右纵梁(2)、后横梁(3)、前横梁(4)和加强件(5),所述左纵梁(1)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横梁(4)的左端和所述后横梁(3)的左端连接,所述右纵梁(2)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横梁(4)的中部和所述后横梁(3)的中部连接,所述加强件(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纵梁(1)的中部和所述右纵梁(2)的中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机舱大支架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纵梁(1)、右纵梁(2)、后横梁(3)、前横梁(4)和加强件(5),所述左纵梁(1)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横梁(4)的左端和所述后横梁(3)的左端连接,所述右纵梁(2)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横梁(4)的中部和所述后横梁(3)的中部连接,所述加强件(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纵梁(1)的中部和所述右纵梁(2)的中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舱大支架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5)包括左搭接部(6)、中部凸台(7)和右搭接部(8),所述左搭接部(6)和所述右搭接部(8)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部凸台(7)的左右两端,所述中部凸台(7)向上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机舱大支架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凸台(7)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加强沉台,所述加强沉台向下凹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机舱大支架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沉台包括抗弯过渡板(9)和沉台底板(10),所述沉台底板(10)平行于所述中部凸台(7)且位于所述中部凸台(7)的下方,所述抗弯过渡板(9)位于所述沉台底板(10)和所述中部凸台(7)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机舱大支架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中部凸台(7)的下侧的加强沉台上设置有支耳(11),所述支耳(11)垂直于所述沉台底板(10)并且位于所述沉台底板(10)的下方,所述支耳(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道军,吴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