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机电的驱动装置,具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具有定子和转子;减速器,构成为圆柱齿轮变速器并且具有第一传动比的第一圆柱齿轮级和第二传动比的第二圆柱齿轮级,第一圆柱齿轮级具有第一驱动圆柱齿轮和从动圆柱齿轮,第一驱动圆柱齿轮安置在输入轴上并且接合到第一从动圆柱齿轮中,第一从动圆柱齿轮安置在输出轴上,第二圆柱齿轮级具有第二驱动圆柱齿轮、中间轮和第二从动圆柱齿轮,第二驱动圆柱齿轮安置在输入轴上并且接合到中间轮中,中间轮接合到第二从动圆柱齿轮中,第二从动圆柱齿轮安置在输出轴上,在输出轴和第一驱动圆柱齿轮之间设有第一自由轮机构,在输出轴和第二驱动圆柱齿轮之间设有第二自由轮机构。
Electromechanical driving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机动车的机电的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机电的驱动装置,具有:电动机;减速器,所述减速器构成为圆柱齿轮变速器;和车轴差速器,用于将经由减速器引导的驱动功率分支到第一和第二车轮驱动轴上。
技术介绍
从DE102015110839A1中已知这种驱动装置。在所述已知的驱动装置中,圆柱齿轮变速器构成为可两级切换的变速器。圆柱齿轮变速器具有输入轴和输出轴。在输入轴上安置两个驱动圆柱齿轮,在输出轴上安置两个被驱动的圆柱齿轮以及设为用于继续引导功率的从动齿轮。安置在输入轴上的第一驱动圆柱齿轮和输出轴的与其接合的被驱动的第一圆柱齿轮实现第一传动比。在输入轴上安置的第二驱动圆柱齿轮和输出轴的与其接合的第二圆柱齿轮实现第二传动比。第二驱动圆柱齿轮能够与输入轴经由离合器装置可切换地耦联。两个在输出轴上安置的并且在此被驱动的车轮经由自由轮机构与输出轴耦联,使得输出轴可以超过相应的非最后引导的、然而沿相同的方向带动的被驱动的车轮。自由轮机构中的一个自由轮机构在此能够可切换地被跨接。在流行的具有圆柱齿轮级的变速器设计中,将要切换的挡位如在上文中已经描述的那样借助于离合器和同步切换。为了可以在行驶期间挂挡,首先通过踩住离合器将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输入轴运动学地分离。随后,将输入轴的转速在考虑目标传动比的条件下同步到所选择的从动轮的转速上。那么才引起输入轴与期望的挡位的车轮的形状配合的连接。所述过程在自动变速器设计中在如下情况下是不利的:在换挡过程中将内燃机与变速器分离。与此相应地,暂时没有功率流过变速器。出现所谓的牵引力中断,所述牵引力中断可由驾驶员作为影响舒适性的纵向动态振动感受到。在手动换挡的变速器中,所述过程是不那么不利的,因为驾驶员自身推动换挡过程并且牵引力扰动作为换挡过程的预期效果被感受到。在自动变速器设计中,驾驶员或多或少地通过换挡造成的纵向动态振动感到惊讶。在双离合器变速器中,所述问题可以通过闭合和断开离合器的平滑转换来避免。所述平滑转换也能够在负载下进行,使得不出现牵引力中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基于如下目的,实现可暂时在能量回收模式中运行的机电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鲁棒的和可低成本地实现的构造以及有利的机械运行性能。所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机电的驱动装置来实现,所述机电的驱动装置具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具有定子和转子;-减速器,所述减速器构成为圆柱齿轮变速器并且具有输入轴和输出轴,其中-减速器具有带有第一传动比的第一圆柱齿轮级和带有第二传动比的第二圆柱齿轮级,-第一圆柱齿轮级具有第一驱动圆柱齿轮和从动圆柱齿轮,-第一驱动圆柱齿轮安置在输入轴上并且接合到第一从动圆柱齿轮中,所述第一从动圆柱齿轮安置在输出轴上,-第二圆柱齿轮级具有第二驱动圆柱齿轮、中间轮和第二从动圆柱齿轮,-第二驱动圆柱齿轮安置在输入轴上并且在此接合到中间轮中,-中间轮接合到第二从动圆柱齿轮中,所述第二从动圆柱齿轮安置在输出轴上,-在输出轴和第一从动圆柱齿轮之间设有第一自由轮机构,-在输出轴和第二从动圆柱齿轮之间设有第二自由轮机构,-第一自由轮机构在转子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时进入耦联状态中并且第一从动齿轮驱动输出轴,-第二自由轮机构在转子沿与第一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时进入耦联状态并且在此第二从动轮经由第二自由轮机构驱动输出轴,和-设有跨接离合器,用于跨接第一和/或第二自由轮机构,使得在机动车的惯性滑行期间可实现从输出轴到第一或第二从动圆柱齿轮中的功率传递。由此以有利的方式变得可能的是,实现一种驱动装置,其中在具有高的动力学和没有由电动机的方向变换引起明显牵引力中断的情况下,使传动比匹配于车辆速度和当前的驱动扭矩要求,并且所述驱动装置此外能够实现,在车辆惯性滑行期间经由电动机回收能量或者也提供电动倒档。驱动装置可以设计成,使得所述驱动装置将变速级之一设置成用于首先使用的标准运行的变速级。那么,通过倒转电动机转动方向可激活的另一变速级可以是用于非常高的车辆速度或用于非常高的车轮驱动扭矩的级。跨接离合器可以构成为形状配合地耦联的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可经由执行器装置切换。引起耦联状态可以在暂时主动地同步电动机和在惯性滑行时带动的变速器部段的条件下通过如下方式得到支持:电动机在引起耦联状态期间暂时主动地置于相应的转速、尤其非常简单地置于负载上。那么,在选择的转动方向下引导负载的自由轮机构接合,该时刻可通过发动机的简单的电流升高以控制技术的方式检测,并且在该时刻跨接离合器可以接入完全同步的状态。否则,同步信号也可以从例如通过传感器检测出的其他信号中并且主动地朝向完全同步状态改变。在接入之后,回收功率可以通过操控定子场来设定。回收功率在此例如可以首先设定成相对小的值并且当驾驶员将脚完全提起并且操纵制动器时才提高。随后,根据制动踏板操纵力和/或制动踏板压下程度首先回收功率提高,并且在最大回收功率才不再覆盖要求的制动功率的状态下,制动系统才继续有效。对此,首先又可以使用初级驱动器的制动功率,并且随后真正的车轮制动系统相应地变得有效。跨接离合器也可以构成为摩擦配合地耦联的离合器。在该情况下,耦联状态的引起在没有主动同步的情况下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设备可以有利地形成用于机动车的次级驱动器,同时在另一车轴处安置例如为内燃机或另一电机的形式的初级驱动器。通过初级驱动器例如承担并行的功能,如在倒档中驾驶和回收。此外,以此外有利的方式,初级驱动器可以将可能的换挡间歇(在电机换极的情况下)和在次级驱动器的换挡过程中的牵引力中断“平滑转换”。次级驱动器或可选地还有具有次级驱动器的整个车轴优选地能够选择地切断(AWD-切断,挂式离合器(Hang-On-Kupplung))。次级驱动器也可以对初级驱动器的具有不利废气成分的运行状态、尤其初级驱动器的加速阶段进行减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装置优选构成为,使得第一自由轮机构设置在第一从动齿轮中。第二自由轮机构那么优选地设置在第二从动齿轮中。自由轮机构可以构成为形状配合地和/或摩擦配合地耦联的自由轮机构或超越离合器。所述自由轮机构因此可以构成为,使得耦联状态的引起也在齿反作用力的作用和例如伴随于此的有斜齿的驱动轮的至少小的轴向移位的条件下得到支持。驱动装置此外优选地构成为,使得经由第一圆柱齿轮级实现第一传动比,所述第一传动比的绝对值大于经由第二圆柱齿轮实现的第二传动比的绝对值。在该情况下,那么第一驱动齿轮具有比第二驱动齿轮更小的齿顶圆直径。然而也可能的是,两个传动比协调成,使得第一传动比在绝对值方面小于第二传动比。在该情况下,那么第二驱动齿轮具有较小的齿顶圆直径,并且驱动轴和输出轴的间距的跨接通过如下齿轮组进行,所述齿轮组通过中间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输入轴与转子轴线同轴地定向,或者直接通过转子轴驱动,或者通过转子轴形成。对在上文中提出的变型形式替选地,也可能的是,驱动装置构成为,使得在输入轴上安置前置级轮,其中那么所述前置级轮通过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机电的驱动装置,具有:/n-电动机(E),所述电动机具有定子(S)和转子(R);/n-减速器(G),所述减速器构成为圆柱齿轮变速器并且具有输入轴(EW)以及输出轴(AW),其中/n-所述减速器(G)具有带有第一传动比的第一圆柱齿轮级(GS1)和带有第二传动比的第二圆柱齿轮级(GS2),/n-所述第一圆柱齿轮级(GS1)具有第一驱动圆柱齿轮(S1A)和第一从动圆柱齿轮(S1B),/n-所述第一驱动圆柱齿轮(S1A)安置在所述输入轴(EW)上并且接合到所述第一从动圆柱齿轮(S1B)中,所述第一从动圆柱齿轮安置在所述输出轴(AW)上,/n-所述第二圆柱齿轮级(GS2)具有第二驱动圆柱齿轮(S2A)、中间轮(S2Z)和第二从动圆柱齿轮(S2B),/n-所述第二驱动圆柱齿轮(S2A)安置在所述输入轴(EW)上并且在此接合到所述中间轮(S2Z)中,/n-所述中间轮(S2Z)接合到所述第二从动圆柱齿轮(S2B)中,所述第二从动圆柱齿轮安置在所述输出轴(AW)上,/n-在所述输出轴(AW)和所述第一从动圆柱齿轮(S1B)之间设有第一自由轮机构(FR1),/n-在所述输出轴(AW)和所述第二从动圆柱齿轮(S2B)之间设有第二自由轮机构(FR2),/n-所述第一自由轮机构(FR1)在所述输入轴(EW)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时引起到所述输出轴(AW)上的功率传递,/n-所述第二自由轮机构(FR2)在所述输入轴(EW)沿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时引起到所述输出轴(AW)上的功率传递,并且/n-设有跨接离合器(UK),用于跨接所述第一或第二自由轮机构(FR1,FR2),使得在机动车的惯性滑行期间可实现从所述输出轴(AW)到所述第一从动圆柱齿轮或所述第二从动圆柱齿轮(S1B,S2B)中的功率传递。/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27 DE 102018129934.6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机电的驱动装置,具有:
-电动机(E),所述电动机具有定子(S)和转子(R);
-减速器(G),所述减速器构成为圆柱齿轮变速器并且具有输入轴(EW)以及输出轴(AW),其中
-所述减速器(G)具有带有第一传动比的第一圆柱齿轮级(GS1)和带有第二传动比的第二圆柱齿轮级(GS2),
-所述第一圆柱齿轮级(GS1)具有第一驱动圆柱齿轮(S1A)和第一从动圆柱齿轮(S1B),
-所述第一驱动圆柱齿轮(S1A)安置在所述输入轴(EW)上并且接合到所述第一从动圆柱齿轮(S1B)中,所述第一从动圆柱齿轮安置在所述输出轴(AW)上,
-所述第二圆柱齿轮级(GS2)具有第二驱动圆柱齿轮(S2A)、中间轮(S2Z)和第二从动圆柱齿轮(S2B),
-所述第二驱动圆柱齿轮(S2A)安置在所述输入轴(EW)上并且在此接合到所述中间轮(S2Z)中,
-所述中间轮(S2Z)接合到所述第二从动圆柱齿轮(S2B)中,所述第二从动圆柱齿轮安置在所述输出轴(AW)上,
-在所述输出轴(AW)和所述第一从动圆柱齿轮(S1B)之间设有第一自由轮机构(FR1),
-在所述输出轴(AW)和所述第二从动圆柱齿轮(S2B)之间设有第二自由轮机构(FR2),
-所述第一自由轮机构(FR1)在所述输入轴(EW)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时引起到所述输出轴(AW)上的功率传递,
-所述第二自由轮机构(FR2)在所述输入轴(EW)沿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时引起到所述输出轴(AW)上的功率传递,并且
-设有跨接离合器(UK),用于跨接所述第一或第二自由轮机构(FR1,FR2),使得在机动车的惯性滑行期间可实现从所述输出轴(AW)到所述第一从动圆柱齿轮或所述第二从动圆柱齿轮(S1B,S2B)中的功率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的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接离合器(UK)构成为形状配合地耦联的离合器,并且设有执行器装置(OP),用于设定所述跨接离合器(UK)的切换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电的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斯蒂安·哈特曼,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