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9292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46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辆,该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及电驱热管理系统和发动机及暖风芯体热管理系统,空调系统与电池及电驱热管理系统通过换热器进行换热,发动机及暖风芯体热管理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液流路、采暖流路和第一四通阀,发动机冷却液流路、采暖流路、以及电池及电驱热管理系统中电池所在的流路之间通过第一四通阀导通或断开,以实现冷却液流路、采暖流路以及电驱热管理系统中电池所在的流路之间热量的传递。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辆
本公开涉及车辆热管理系统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辆。
技术介绍
在混合动力车辆的整车热管理系统中,包括空调热管理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电驱热管理系统及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现有发动机热管理路回路与电池系统回路是相对独立的,无法实现循环间的互通,故无法实现发动机对电池的加热。另外,现有的电驱热管理系统独立于空调热管理系统和电池热管理系统,电池的加热主要依赖于电池加热器进行加热,电机或电控产生的热量只能通过电驱热管理系统中的散热器进行散热,造成热量的浪费。当电机或电控的降温需求高时,仅通过散热器进行降温,则降温效率慢并且效果差。此外,电池的冷却主要依赖于空调热管理系统,即使在电池冷却需求较低并且乘员舱无制冷需求时也需要启动空调热管理系统,也增加了整车的能耗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该车辆热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车辆整车高效的热管理,优化整车能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及电驱热管理系统和发动机及暖风芯体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及电驱热管理系统和发动机及暖风芯体热管理系统,空调系统与所述电池及电驱热管理系统通过换热器进行换热,/n所述发动机及暖风芯体热管理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液流路、采暖流路和第一四通阀(8),/n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流路包括发动机冷却液流路干路、发动机冷却液流路第一支路和发动机冷却液流路第二支路,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流路干路上设置有发动机(2)和第一散热器(13),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流路干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四通阀(8)的第一端口(81)相连,另一端选择性地通过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流路第一支路或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流路第二支路与所述第一四通阀(8)的第二端口(82)相连,所述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及电驱热管理系统和发动机及暖风芯体热管理系统,空调系统与所述电池及电驱热管理系统通过换热器进行换热,
所述发动机及暖风芯体热管理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液流路、采暖流路和第一四通阀(8),
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流路包括发动机冷却液流路干路、发动机冷却液流路第一支路和发动机冷却液流路第二支路,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流路干路上设置有发动机(2)和第一散热器(13),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流路干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四通阀(8)的第一端口(81)相连,另一端选择性地通过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流路第一支路或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流路第二支路与所述第一四通阀(8)的第二端口(82)相连,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流路第一支路与所述电池及电驱热管理系统通过换热器进行换热,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流路第二支路为短接支路;
所述采暖流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四通阀(8)的第三端口(83)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四通阀(8)的第四端口(84)相连,所述采暖流路上串联有PTC加热器(25)、第一水泵(24)和用于乘员舱采暖的暖风芯体(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流路上设置有第一三通阀(6),所述第一三通阀(6)的第一端口(61)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流路干路相连,所述第一三通阀(6)的第二端口(62)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流路第一支路相连,所述第一三通阀(6)的第三端口(63)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流路第二支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2)的冷却液入口与所述第一散热器(13)的冷却液出口相连,所述发动机(2)的冷却液出口与所述第一三通阀(6)的第一端口(61)相连,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流路第一支路上的换热器的冷却液入口与所述第一三通阀(6)的第二端口(62)相连,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流路第一支路上的换热器的冷却液出口和所述第一三通阀(6)的第三端口(63)均与所述第一四通阀(8)的第二端口(82)相连,所述第一散热器(13)的冷却液入口与所述第一四通阀(8)的第一端口(81)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及电驱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冷却液流路、第二冷却液流路、第二四通阀(4),所述第一冷却液流路与所述空调系统进行换热并且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流路第一支路进行换热,
所述第一冷却液流路上设置有动力电池(7)和第二水泵(16),所述第一冷却液流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四通阀(4)的第一端口(4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四通阀(4)的第二端口(42)相连;
所述第二冷却液流路上设置有电机(1)、电控、第二散热器(11)和第三水泵(12),所述第二冷却液流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四通阀(4)的第三端口(43)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四通阀(4)的第四端口(44)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液流路通过一个三通道换热器(500)分别与所述空调系统和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流路第一支路进行换热,所述三通道换热器(500)与所述动力电池(7)和所述第二水泵(16)串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液流路包括第一冷却液流路干路、第一冷却液流路第一支路、第一冷却液流路第二支路,所述第一冷却液流路干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四通阀(4)的第一端口(41)相连,另一端选择性地通过所述第一冷却液流路第一支路或所述第一冷却液流路第二支路与所述第二四通阀(4)的第二端口(42)相连,所述动力电池(7)和所述第二水泵(16)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液流路干路上,所述第一冷却液流路第一支路通过第一换热器(510)与所述空调系统进行换热,所述第一冷却液流路第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和平熊永王刚蔡树周罗贻利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