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脱扣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00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脱扣的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底板、镶针以及至少三个斜顶;上模板的底端设有第一引导块,下模板的顶端设有第二引导块,第二引导块可滑动的安装于下模板的顶端并用于在合模时受第一引导块顶压以向着型腔运动;第二引导块内设有引导板、第一引导孔、至少三个第二引导孔以及引导槽,引导板滑动的安装于引导槽内;镶针的一端固接于引导板上;镶针的另一端活动的穿接于第一引导孔并伸出于第二引导块靠近型腔的端部;斜顶的一端安装于第二引导块靠近型腔的端部;斜顶的另一端活动的穿接于第二引导孔;引导板与第一引导孔远离型腔的端壁之间夹持有第一弹性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同时对产品周圈的倒扣结构脱扣。

A mould easy to tr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脱扣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脱扣的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模具主要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以及驱动机构,上模板可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相对下模板上下运动,从而开模和合模,在合模时上模板和下模板形成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在成型套筒状结构内侧的倒扣时,一般需在型腔内的四个方向设置斜顶,可在套筒状结构的四个方向同时成型倒扣,但是,四个斜顶在脱模时,需要不同驱动来使其与产品脱离,同步性差,容易使产品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脱扣的模具,其可同时对产品周圈的倒扣结构脱扣。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于脱扣的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底板、镶针以及至少三个斜顶,上模板、下模板以及底板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上模板可向着靠近或者远离下模板运动以开模或者合模,上模板和下模板用于在合模时形成型腔;上模板的底端设有第一引导块,下模板的顶端设有第二引导块,第二引导块可滑动的安装于下模板的顶端并用于在合模时受第一引导块顶压以向着所述型腔运动;所述第二引导块内设有引导板、第一引导孔、至少三个第二引导孔以及引导槽,至少三个第二引导孔绕所述第一引导孔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第二引导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斜顶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引导板滑动的安装于引导槽内并向着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型腔滑动;所述镶针的一端固接于引导板上;镶针的另一端活动的穿接于第一引导孔并伸出于所述第二引导块靠近型腔的端部以在合模时伸入型腔内运动;所述斜顶的一端安装于第二引导块靠近型腔的端部;斜顶的另一端活动的穿接于所述第二引导孔并用于在合模时伸入所述型腔;至少三个斜顶绕镶针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斜顶由远离型腔的一端至靠近型腔的一端逐渐向着靠近镶针倾斜;引导板与第一引导孔远离型腔的端壁之间夹持有第一弹性部件;第一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一使第二引导块向着靠近型腔运动的弹性应力。优选的,所述第一引导块与下模板之间夹持有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一使第二引导块向着远离型腔运动的第二弹性应力。优选的,所述第一引导块的底端面设有第一斜面,第二引导块的顶端设有第二斜面;第二斜面用于与第一斜面滑动配合。优选的,下模板上设有引导座,引导座上设有插槽,所述第一引导块的底端用于在合模时插装于所述插槽内以引导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滑动配合。优选的,所述第二斜面的两侧均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斜面的两侧均设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用于滑动的安装于所述滑槽内。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装于所述镶针外部。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至少三个斜顶以及镶针合模时可在第二引导块的带动下向着型腔运动并伸入到型腔内,至少三个斜顶可在注塑后形成倒扣结构,而镶针则可用于产品的中部的孔位定型。在开模时,由于斜顶和镶针通过引导板与第二引导块滑动配合,刚开始第二引导块向着远离型腔运动,由于斜顶被产品限制,此时第一弹性部件可在第二引导块后退的过程中被压缩,而第二引导孔与斜顶延伸方向一致,因而可以在第二引导块向后运动的过程中引导至少三个斜顶向着镶针靠拢,以使斜顶与产品脱扣,在斜顶与产品脱离后,斜顶失去限制,可与第二引导块同时向后退,与产品脱离,完成二次脱离,实现产品与多个斜顶的同时脱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引导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上模板;11、第一引导块;111、第一斜面;20、下模板;21、引导座;22、第二引导块;221、引导板;222、第一弹性部件;223、引导槽;224、第一引导孔;225、第二引导孔;226、滑槽;30、底板;40、斜顶;50、镶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的一种便于脱扣的模具,包括上模板10、下模板20、底板30、镶针50以及至少三个斜顶40,上模板10、下模板20以及底板30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上模板10可在模具机体上的驱动结构的带动上,向着靠近或者远离下模板20运动以开模或者合模,上模板10和下模板20用于在合模时形成型腔。具体的是,上模板10的底端设有第一引导块11,下模板20的顶端设有第二引导块22,第二引导块22可滑动的安装于下模板20的顶端,且在合模时,第二引导块22可受第一引导块11顶压以向着型腔运动。另外,在第二引导块22内设有引导板221、第一引导孔224、至少三个第二引导孔225以及引导槽223,至少三个第二引导孔225绕第一引导孔224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该第二引导孔225的延伸方向与斜顶40的延伸方向一致。将上述引导板221滑动的安装于引导槽223内,引导板221可在引导槽223内向着靠近或者远离型腔滑动。镶针50的一端固接于引导板221上;镶针50的另一端活动的穿接于第一引导孔224并伸出于第二引导块22靠近型腔的端部,以在合模时伸入型腔内运动。斜顶40的一端安装于第二引导块22靠近型腔的端部;斜顶40的另一端活动的穿接于第二引导孔225并用于在合模时伸入型腔;至少三个斜顶40绕镶针50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斜顶40由远离型腔的一端至靠近型腔的一端逐渐向着靠近镶针50倾斜;引导板221与第一引导孔224远离型腔的端壁之间夹持有第一弹性部件222;第一弹性部件222用于提供一使第二引导块22向着靠近型腔运动的弹性应力。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技术的便于脱扣的模具时,上述上模板10可在模具机体上的驱动结构的带动下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一引导块11可顶压与第二引导块22上,引导第二引导块22向着靠近型腔内部运动,至少三个斜顶40以及镶针50合模时可在第二引导块22的带动下向着型腔运动并伸入到型腔内,至少三个斜顶40可在注塑后形成倒扣结构,而镶针50则可用于产品的中部的孔位定型。在开模时,由于斜顶40和镶针50通过引导板221与第二引导块22滑动配合,刚开始第二引导块22向着远离型腔运动,由于斜顶40被产品限制,此时第一弹性部件222可在第二引导块22后退的过程中被压缩,而第二引导孔225与斜顶40延伸方向一致,因而可以在第二引导块22向后运动的过程中引导至少三个斜顶40向着镶针50靠拢,以使斜顶40与产品脱扣,在斜顶40与产品脱离后,斜顶40失去限制,可与第二引导块22同时向后退,与产品脱离,完成二次脱离,实现产品与多个斜顶40的同时脱离。优选的,还可在第一引导块11与下模板20之间夹持有第二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可提供一使第二引导块22向着远离型腔运动的第二弹性应力。如此,在合模时,第二引导块22可在第一引导块11的作用下向着靠近型腔运动,使第二弹性部件被压缩。在开模时,第二弹性部件复位,第二引导块22便可在第二弹性应力作用下向着远离型腔运动,具体第二弹性应力大于第一弹性应力,即第二引导块22可在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脱扣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底板、镶针以及至少三个斜顶,上模板、下模板以及底板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上模板可向着靠近或者远离下模板运动以开模或者合模,上模板和下模板用于在合模时形成型腔;/n上模板的底端设有第一引导块,下模板的顶端设有第二引导块,第二引导块可滑动的安装于下模板的顶端并用于在合模时受第一引导块顶压以向着所述型腔运动;所述第二引导块内设有引导板、第一引导孔、至少三个第二引导孔以及引导槽,至少三个第二引导孔绕所述第一引导孔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第二引导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斜顶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引导板滑动的安装于引导槽内并向着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型腔滑动;所述镶针的一端固接于引导板上;镶针的另一端活动的穿接于第一引导孔并伸出于所述第二引导块靠近型腔的端部以在合模时伸入型腔内运动;所述斜顶的一端安装于第二引导块靠近型腔的端部;斜顶的另一端活动的穿接于所述第二引导孔并用于在合模时伸入所述型腔;至少三个斜顶绕镶针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斜顶由远离型腔的一端至靠近型腔的一端逐渐向着靠近镶针倾斜;引导板与第一引导孔远离型腔的端壁之间夹持有第一弹性部件;第一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一使第二引导块向着靠近型腔运动的弹性应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脱扣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底板、镶针以及至少三个斜顶,上模板、下模板以及底板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上模板可向着靠近或者远离下模板运动以开模或者合模,上模板和下模板用于在合模时形成型腔;
上模板的底端设有第一引导块,下模板的顶端设有第二引导块,第二引导块可滑动的安装于下模板的顶端并用于在合模时受第一引导块顶压以向着所述型腔运动;所述第二引导块内设有引导板、第一引导孔、至少三个第二引导孔以及引导槽,至少三个第二引导孔绕所述第一引导孔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第二引导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斜顶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引导板滑动的安装于引导槽内并向着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型腔滑动;所述镶针的一端固接于引导板上;镶针的另一端活动的穿接于第一引导孔并伸出于所述第二引导块靠近型腔的端部以在合模时伸入型腔内运动;所述斜顶的一端安装于第二引导块靠近型腔的端部;斜顶的另一端活动的穿接于所述第二引导孔并用于在合模时伸入所述型腔;至少三个斜顶绕镶针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斜顶由远离型腔的一端至靠近型腔的一端逐渐向着靠近镶针倾斜;引导板与第一引导孔远离型腔的端壁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君盛模具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