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8γ抑制剂在制备治疗胰腺癌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73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p38γ抑制剂在制备治疗胰腺癌药物中的应用。发明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p38γ可磷酸化PFKFB3氨基酸残基S467位点,激活胰腺癌细胞的糖酵解途径。而PFKFB3是调控糖酵解的关键限速酶,肿瘤细胞中PFKFB3活性的缺失可以显著降低糖酵解水平,并抑制肿瘤生长。通过抑制p38γ的表达或其活性,可以有效阻止PFKFB3的磷酸化修饰,降低肿瘤细胞中PFKFB3活性,抑制肿瘤的生长。通过联合使用p38γ抑制剂和PFKFB3抑制剂,在体内可有效抑制胰腺癌的增殖,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为临床改善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提供新的思路。

The application of p38 \u03b3 inhibitor in the preparation of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can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38γ抑制剂在制备治疗胰腺癌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p38γ抑制剂的新应用,特别涉及p38γ抑制剂在制备治疗胰腺癌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癌症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随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癌症已经具有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众多的癌症中,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是一种尚未攻克的癌症。现有技术中,胰腺癌从预防、诊断、治疗到预后效果都不理想。《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胰腺癌占总体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9位和第6位,并且呈快速上升趋势。约3/4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1年后死亡,5年生存率仅为6%,是名副其实的癌中之王。与其他肿瘤相比,如肺癌和乳腺癌等已经有多种“精准”的靶向治疗药物,胰腺癌的临床治疗还停留在“非精准”时代,广泛采用的吉西他滨方案有效率仅为15~20%,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化学治疗方案(FOLFIRINOX方案)不良反应极大,仅少数特定患者可以获益。靶向治疗是目前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新方法之一,常用的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等,但已完成的药物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多为阴性,临床收益并不明显。p38γ(又称为SAPK3、ERK6)是MAPK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其组织分布具有高度特异性,在骨骼肌中大量表达。p38γ/SAPK3信号传导通路可引起多种细胞生物学反应,如细胞增殖、分化、转化及凋亡等,其级联途径的上游分子及激活方式、下游分子及效应方式又与MAPK家族其他成员显著不同。已有研究表明p38γ与部分肿瘤相关。谢学海,田孝东,马永簌等(p38α及β亚型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9,36(2):261-263.)的研究结果表明p384个亚型在7种胰腺癌细胞株中有不同水平表达,其中p38α在7种胰腺癌细胞株中均显著表达;在ASPC、Colo357和Panc-1细胞株中,p38β表达水平与p38α相当;p38γ在7种胰腺癌细胞株中虽有表达,但水平较低。选择性抑制p38α后,MiaPaca-2和Panc-1细胞增殖、运动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且裸鼠体内成瘤实验可见肿瘤体积显著增加。选择性抑制p38β后,可以观察到细胞生长和增殖变慢,但未见运动和侵袭能力的变化。体内成瘤实验中,MiaPaca-2两个下调p38β细胞克隆成瘤率分别为18.3%和50.0%,较野生型和空质粒转染组显著下降,且肿瘤体积显著减小(P<0.05);Panc-1两个下调p38β细胞克隆成瘤率为25.0%和12.5%,较野生型和空质粒转染组显著下降(P<0.05)。正常胰腺组织仅仅在胰岛可检测到少量p38γ的表达,导管上皮细胞检测不到其表达。但胰腺癌大多数(>80%)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提示p38γ的表达极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无关。根据目前研究尚无法推知p38γ与胰腺癌的治疗有关。胰腺癌是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一旦起病,高度侵袭、进展迅速,易于转移,治疗极为艰难。在转移性胰腺癌患者中,确诊后生存期超过5年的患者不到3%。开发一种对胰腺癌有更好作用的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p38γ抑制剂的新应用。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p38γ抑制剂在制备实验室用PFKFB3磷酸化抑制剂中的应用。在一些实例中,所述p38γ抑制剂选自:Pirfenidone和PIK75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实验用抑制细胞中PFKFB3磷酸化的方法,包括将细胞与p38γ抑制剂接触。在一些实例中,p38γ抑制剂的用量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调整。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方法,包括确定候选化合物是否可以抑制p38γ的表达或其活性,当候选化合物可以抑制p38γ的表达或其活性时,判定为具有初步的抗肿瘤候选活性。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提供:p38γ抑制剂在制备治疗或辅助治疗胰腺癌药物中的应用。在一些实例中,所述p38γ抑制剂选自:Pirfenidone和PIK75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方面,提供: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胰腺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包括:至少一种p38γ抑制剂,以及至少一种PFKFB3抑制剂。在一些实例中,所述p38γ抑制剂选自:Pirfenidone和PIK75中的至少一种;所述PFKFB3抑制剂选自:3PO和PFK15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个方面,提供:一种治疗胰腺癌的组合物,其活性成分包括:至少一种p38γ抑制剂,以及至少一种PFKFB3抑制剂。在一些实例中,所述p38γ抑制剂选自:Pirfenidone和PIK75中的至少一种;所述PFKFB3抑制剂选自:3PO和PFK15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专利技术人通过实验发现,p38γ可磷酸化PFKFB3氨基酸残基S467位点,激活胰腺癌细胞的糖酵解途径。而PFKFB3是调控糖酵解的关键限速酶,肿瘤细胞中PFKFB3活性的缺失可以显著降低糖酵解水平,并抑制肿瘤生长。通过抑制p38γ的表达或其活性,可以有效阻止PFKFB3的磷酸化修饰,降低肿瘤细胞中PFKFB3活性,抑制肿瘤的生长。通过联合使用p38γ抑制剂和PFKFB3抑制剂,在体内可有效抑制胰腺癌的增殖,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为临床改善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提供新的思路。附图说明图1是体外激酶实验结合质谱分析鉴定p38γ活化PFKFB3的磷酸化位点的分析结果;图2是体外激酶实验验证p38γ磷酸化PFKFB3/S467位点的分析结果;图3是YIS生化分析仪检测KPC和KPC-p38γ-KO细胞葡糖糖消耗和乳酸产生结果;图4是Seahorse能量代谢仪检测KPC和KPC-p38γ-KO细胞糖酵解速率和氧耗率的结果;图5是PFD和PFK-15对KPC和KPC-p38γ-KO糖酵解速率的影响;图6是PFD和PFK-15对KPC和KPC-p38γ-KO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图7~9是p38γ抑制剂(PFD)和PFKFB3抑制剂(PFK15)联合用药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的体内验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验,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应用体外激酶实验结合质谱分析鉴定p38γ活化PFKFB3的磷酸化位点:磷酸化修饰是PFKFB3活性的一种重要调节方式,在细胞内能量缺乏的状态下,PFKFB3可被AMPK激酶磷酸化并激活,从而促进糖酵解和ATP生成。为了阐明p38γ与PFKFB3的相互作用方式,我们用体外激酶实验联合质谱分析的方法,即293T细胞转染空载体对照pcDNA3.1和Flag-PFKFB3,Flag-IP产物与纯化的His-p38γ共同孵育,SDS-PAGE电泳分离蛋白后进行质谱分析,发现p38γ可以磷酸化PFKFB3氨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p38γ抑制剂在制备实验室用PFKFB3磷酸化抑制剂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p38γ抑制剂在制备实验室用PFKFB3磷酸化抑制剂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p38γ抑制剂选自:Pirfenidone和PIK75中的至少一种。


3.一种实验用抑制细胞中PFKFB3磷酸化的方法,包括将细胞与p38γ抑制剂接触。


4.一种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方法,包括确定候选化合物是否可以抑制p38γ的表达或其活性,当候选化合物可以抑制p38γ的表达或其活性时,判定为具有初步的抗肿瘤候选活性。


5.p38γ抑制剂在制备治疗或辅助治疗胰腺癌药物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p38γ抑制剂选自:Pirfenidone和PIK75中的至少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符立梧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