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非尼酮在制备促血管生成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512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吡非尼酮在制备促血管生成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吡非尼酮的化学结构式如下式1所示,或者为下式1所示的盐

The application of pirfenidone in the preparation of angiogenic dru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吡非尼酮在制备促血管生成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尤其涉及一种吡非尼酮在制备促血管生成药物中的应用,以及一种用于促血管生成的药物。
技术介绍
血管生成是指小血管(毛细血管)的生长,主要是从以前形成的毛细血管系统长出。血管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形成血管壁所需的内皮细胞、周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被各种生成血管的生长因子(例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活化。血管生成具有巨大的生物学和医学意义。在现代医学中,按血管生成的原理划分了两种形式的治疗用途:抗血管生成疗法和促血管生成疗法。促血管生成蛋白疗法使用具有生成血管潜能的生长因子,主要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这些生长因子存在最多的临床经验。但是,表皮生长因子(EGF)、血小板-衍生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和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PD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等生长因子也具有一定的血管生成潜能。目前干预成血管药物多为抑制血管生成的药物,促成血管药物相对较少,且开发成熟的干预成血管药物周期和资金耗费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吡非尼酮在制备促血管生成药物中的应用,旨在解决目前干预成血管药物多为抑制血管生成的药物,促成血管药物相对较少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用于促血管生成的药物。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吡非尼酮在制备促血管生成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吡非尼酮的化学结构式如下式1所示,或者为下式1所示的盐,其中,所述吡非尼酮的有效浓度为10nmol/L-10umol/L;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吡非尼酮的有效浓度为10nmol/L-1umol/L。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促血管生成药物为股骨头坏死治疗药物、骨质疏松药物、骨折治疗药物、血管新生医用生物材料中的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药物为由所述吡非尼酮作为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助剂制成的药物组合物。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药物组合物作为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粉剂、液剂、乳剂、悬浮剂、软膏剂、注射剂、皮肤贴剂的口服或非口服用药物制备。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促血管生成的药物,包括吡非尼酮,且所述吡非尼酮的化学结构式如下式1所示,或者为下式1所示的盐,其中,所述吡非尼酮的有效浓度为10nmol/L-10umol/L;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吡非尼酮的有效浓度为10nmol/L-1umol/L。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助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药物的剂型为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粉剂、液剂、乳剂、悬浮剂、软膏剂、注射剂、皮肤贴剂中的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剂包括填充剂、崩解剂、粘合剂、乳化剂、润滑剂、助流剂、矫味剂、矫嗅剂、着色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吡非尼酮在制备促血管生成的药物中的应用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吡非尼酮在10nmol/L-10umol/L浓度下可能通过促进MMP-2和P-SRC表达,具有显著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的成血管作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促血管生成的药物的有益效果在于:以所述吡非尼酮作为活性成分,所述吡非尼酮在10nmol/L-10umol/L浓度下可能通过促进MMP-2和P-SRC表达,具有显著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的成血管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实验例1提供的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吡非尼酮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的增殖活性时,吡非尼酮梯度与吸光度的关系图;图2-1是本申请实验例2提供的吡非尼酮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6-8小时后的显微结果图;图2-2是本申请实验例2提供的吡非尼酮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6-8小时后,吡非尼酮梯度浓度与mesh网眼数和branch血管分支长度的关系图;图3是本申请实验例3提供的吡非尼酮干预EA.hy926基质金属蛋白酶-2,干预24小时和48小时后蛋白免疫印迹试验结果图;图4是本申请实验例4提供的吡非尼酮干预EA.hy926细胞磷酸化蛋白15min和30min后蛋白免疫印迹试验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说明书中所提到的相关成分的重量不仅仅可以指代各组分的具体含量,也可以表示各组分间重量的比例关系,因此,只要是按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说明书相关组分的含量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均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说明书公开的范围之内。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说明书中所述的重量可以是μg、mg、g、kg等化工领域公知的质量单位。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吡非尼酮在制备促血管生成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吡非尼酮的化学结构式如下式1所示,或者为下式1所示的盐,其中,所述吡非尼酮的有效浓度为10nmol/L-10umol/L;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吡非尼酮在一定浓度下促进MMP-2和P-SRC表达,具有显著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的成血管作用。所述吡非尼酮通过上述方式在制备促血管生成的药物中的应用时,所述吡非尼酮的有效浓度为10nmol/L-10umol/L。即在该浓度范围内,所述吡非尼酮通过促进MMP-2和P-SRC表达,具有显著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的成血管作用。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吡非尼酮通过上述方式在制备促血管生成的药物中的应用时,所述吡非尼酮的有效浓度为10nmol/L-1umol/L。在该浓度范围内,所述吡非尼酮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成血管的作用更显著。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促血管生成药物为股骨头坏死治疗药物、骨质疏松药物、骨折治疗药物、血管新生医用生物材料中的一种,即所述吡非尼酮作为所述促血管生成药物,有希望用于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骨折等骨性疾病或复合到生物医用材料里改善血管新生不足相关疾病。在一些实施例中,吡非尼酮在制备促血管生成的药物中的应用时,所述药物为由所述吡非尼酮作为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助剂制成的药物组合物。即可以理解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吡非尼酮在制备促血管生成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吡非尼酮的化学结构式如下式1所示,或者为下式1所示的盐,其中,所述吡非尼酮的有效浓度为10nmol/L-10umol/L;/n

【技术特征摘要】
1.吡非尼酮在制备促血管生成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吡非尼酮的化学结构式如下式1所示,或者为下式1所示的盐,其中,所述吡非尼酮的有效浓度为10nmol/L-10umol/L;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吡非尼酮的有效浓度为10nmol/L-1umol/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血管生成药物为股骨头坏死治疗药物、骨质疏松药物、骨折治疗药物、血管新生医用生物材料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由所述吡非尼酮作为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助剂制成的药物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作为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粉剂、液剂、乳剂、悬浮剂、软膏剂、注射剂、皮肤贴剂的口服或非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甘东浩成文翔柯丽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