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调和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211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油调和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润滑油调和罐,包括调和罐本体、调和润滑油的搅拌组件和驱动搅拌组件的驱动组件,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和搅拌叶,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减速器,调和罐本体的上端设有进油管,调和罐本体的下端设有出油管,进油管和出油管之间设置有基础油调和的循环组件,循环组件包括循环泵、抽油管和回油管,抽油管将循环泵的进油口和出油管连通,回油管将循环泵的出油口和进油管连通,该润滑油调和罐具有润滑油调和均匀的优点。

A lubricating oil mixing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调和罐
本技术涉及润滑油调和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润滑油调和罐。
技术介绍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添加剂概念是加入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化合物,以使润滑剂得到某种新的特性或改善润滑剂中已有的一些特性。润滑油是由多种基础油调和而成。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3484082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润滑油调和罐,该润滑油调和罐通过在调和罐本体内设置导热管并在导热管内通有导热油从而调制出更好的润滑油。但是该润滑油调和罐并不能很好的对多种基础油进行调和,从而影响调和好的润滑油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油调和罐,其具有润滑油调和均匀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润滑油调和罐,包括调和罐本体、调和润滑油的搅拌组件和驱动搅拌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和搅拌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减速器,所述调和罐本体的上端设有进油管,调和罐本体的下端设有出油管,所述进油管和出油管之间设置有基础油调和的循环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调和罐本体的出油管和进油管之间设置循环组件,使得调和罐本体内的各种基础油在进行搅拌的同时还能被循环组件抽出并送回到进油管中,使得润滑油搅拌的更加的均匀,从而最终制成的润滑油使用效果更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循环泵、抽油管和回油管,所述抽油管将循环泵的进油口和出油管连通,所述回油管将循环泵的出油口和进油管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循环组件通过使用简单的循环泵、抽油管和回油管设置,使得基础油混合物循环更快,从而润滑油调制的更加均匀且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油管和回油管的外壁上裹覆有保温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抽油管和回油管的外壁上裹覆保温棉,使得基础油混合物在循环的过程中热量的散发更少,进而更有利于调和罐本体内基础油混合物的温度控制,而且降低了能耗,节约了润滑油的调制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油管上设有油帽,所述回油管和进油管的侧端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进油管上设置油帽,使得杂质轻易不能进入到调和罐本体内部,从而使得调制成的润滑油的洁净度提高,所以润滑油的使用效果更佳,回油管和进油管的侧端相连使得回油管不会影响工作人员加油,也不需每次加油工作人员都需将回油管拆下在进行加油,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油管上设有开关,所述开关与调和罐本体之间的出油管和抽油管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出油管上设置开关,使得在将调制好的润滑油排出时,无需再拆下抽油管只需将其他桶或者管道接到开关下端的出油管的出口上,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和罐本体的内壁上固设有多个网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网板,使得基础油混合物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碰撞到网板上,从而基础油混合物会四散分开,通过这种搅拌加不断的碰撞的调制方式,从而支撑的润滑油使用效果更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叶为不连续叶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连续的叶片要比连续性的叶片搅拌效果更好,不连续的叶片将基础油混合物切的更快,从而调制的润滑油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和罐本体内壁上盘设固定有导热管并在导热管内通有导热油,所述导热管的进油口设在调和罐本体的上端,导热管的出油口设在调和罐本体的下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能够保证调和罐本体内的温度,进而调和制成的润滑油使用效果更佳。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①循环组件将在进行搅拌过程中的基础油混合物不断在调和罐本体的下端抽出并从上端流入,使得各种基础油混合物调和的更加的均匀,从而制成的润滑油使用效果更佳。②网板的设置使得基础油混合物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碰撞到网板上,从而基础油混合物会四散分开,通过这种搅拌加不断的碰撞的调制方式,从而支撑的润滑油使用效果更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2是调和罐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调和罐本体;11、支腿;13、进油管;131、油帽;132、绳索;14、出油管;141、开关;15、导热管;16、网板;17、保温棉;2、搅拌组件;21、搅拌轴;22、搅拌叶;3、驱动组件;31、电机;32、减速器;33、固定板;4、循环组件;41、循环泵;411、支撑块;42、抽油管;43、第一连接管;44、回油管;45、第二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润滑油调和罐,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调和罐本体1,调和罐本体1为圆形桶,调和罐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三个支腿11。调和罐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圆形的进油管13,进油管13的上端设置有油帽131,油帽131通过绳索132固定在进油管13上,调和罐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出油管14,出油管14上设置有开关141。调和罐本体1的内壁上从上而下盘设有螺旋装的导热管15,导热管15的进油口设置在调和罐本体1的上端,导热管15的出油口设置在调和罐本体1的下端,导热管15内通有导热油。调和罐本体1的内壁上从上而下设置有网板16,网板16设置有多个且沿调和罐本体1的周向方向均匀设置,网板16上网孔的面积不大于400mm²。调和罐本体1的外壁上裹覆有保温棉17。调和罐内部中间垂直设置有润滑油的搅拌组件2,搅拌组件2包括和调和罐本体1上端转动连接的搅拌轴21,搅拌轴21上从上而下固定设置有多个不连续的搅拌叶22,所有的搅拌叶22倾斜角度较大且朝向同一方向。调和罐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搅拌组件2的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包括电机31和减速器32,减速器32通过固定板33固定在调和罐本体1上,电机31的转轴和减速器32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减速器32的输出轴和搅拌轴21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参照图1和图2,调和罐本体1的进油管13和出油管14之间设置有基础油调和的循环组件4,循环组件4包括循环泵41,循环泵41设置在支撑块411的上端,循环泵41的进油口通过抽油管42和出油管14连接,出油管14上位于开关141和调和罐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43,抽油管42和第一连接管43之间螺纹连接。循环泵41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44和进油管13连接,进油管13上位于油帽131和调和罐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45,回油管44和第二连接管45之间螺纹连接。抽油管42和回油管44的外壁上均裹覆有一层保温棉17。本技术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向调和罐本体1内加入基础油后,先后启动电机31和循环泵41,然后通入导热油,调和罐本体1内的基础油边搅拌边通过循环泵41不断的来进行循环,使得基础油调和的更加均匀,从而制成的润滑油使用效果更佳。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油调和罐,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和罐本体(1)、调和润滑油的搅拌组件(2)和驱动搅拌组件(2)的驱动组件(3),所述搅拌组件(2)包括搅拌轴(21)和搅拌叶(22),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电机(31)和减速器(32),所述调和罐本体(1)的上端设有进油管(13),调和罐本体(1)的下端设有出油管(14),所述进油管(13)和出油管(14)之间设置有基础油调和的循环组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调和罐,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和罐本体(1)、调和润滑油的搅拌组件(2)和驱动搅拌组件(2)的驱动组件(3),所述搅拌组件(2)包括搅拌轴(21)和搅拌叶(22),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电机(31)和减速器(32),所述调和罐本体(1)的上端设有进油管(13),调和罐本体(1)的下端设有出油管(14),所述进油管(13)和出油管(14)之间设置有基础油调和的循环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调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组件(4)包括循环泵(41)、抽油管(42)和回油管(44),所述抽油管(42)将循环泵(41)的进油口和出油管(14)连通,所述回油管(44)将循环泵(41)的出油口和进油管(1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调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管(42)和回油管(44)的外壁上裹覆有保温棉(17)。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威高志旗于海儒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云锦润滑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