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增塑剂生产用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916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橡胶增塑剂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橡胶增塑剂生产用反应釜,包括釜体上方设置有进料口,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搅拌桨具有搅拌轴及其上转动设置的多个桨叶,搅拌桨设置于釜体内,并在驱动组件驱动下进行正反交替转动;旋转架设置于釜体内,其中部套设于搅拌轴上;多个毛刷分别转动设置于远离桨叶的旋转架自由端,且毛刷与釜体内壁相贴合;连接组件设置于釜体内并与多个毛刷连接,当毛刷围绕搅拌桨进行圆周转动时,连接组件可带动毛刷进行自转;升降机构设置于搅拌轴开设的空腔内,并与多个桨叶的驱动轴伸入空腔的端部连接,用于驱动桨叶进行自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混合充分、清理便捷等优点。清理便捷等优点。清理便捷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增塑剂生产用反应釜


[0001]本技术涉及橡胶增塑剂生产
,具体为一种橡胶增塑剂生产用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橡胶的增塑是指在橡胶中加某些物质,可以使得橡胶分子间的作用力降低,从而降低橡胶的,令橡胶可塑性、流动性,便于压延、压出等成型操作。
[0003]现有技术中,橡胶增塑剂生产用的反应釜在对物料进行搅拌混合时,往往利用搅拌桨进行单向搅拌,搅拌方式单一,容易使得釜体内的增塑剂物料混合不充分,导致影响反应效果;而且,在生产过程中釜体内壁结垢时不方便对其进行清理,可能导致反应不彻底,且生产后不能快速清洗,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橡胶增塑剂生产用反应釜,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搅拌混合效果差、不便于清理釜体内壁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橡胶增塑剂生产用反应釜,包括:
[0007]釜体,其上方设置有进料口,下方设置有出料口;
[0008]搅拌桨,具有搅拌轴及其上转动设置的多个桨叶,所述搅拌桨设置于釜体内,并在驱动组件驱动下进行正反交替转动;
[0009]旋转架,设置于所述釜体内,其中部套设于所述搅拌轴上;
[0010]多个毛刷,分别转动设置于远离所述桨叶的旋转架自由端,且所述毛刷与釜体内壁相贴合;
[0011]连接组件,设置于釜体内并与多个所述毛刷连接,当所述毛刷围绕搅拌桨进行圆周转动时,连接组件可带动毛刷进行自转;
[0012]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搅拌轴开设的空腔内,并与多个所述桨叶的驱动轴伸入空腔的端部连接,用于驱动桨叶进行自转;
[0013]刮料板,在弹性件驱动下,水平且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搅拌轴下端,且所述刮料板下端面抵靠于釜体倾斜设置的底面。
[0014]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0015]环形齿轮,设置于所述釜体内壁;
[0016]多个第一齿轮,与多个所述毛刷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毛刷上端,并与所述环形齿轮相啮合。
[0017]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0018]多个第二齿轮,与多个所述桨叶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二齿轮与对应的驱动轴端部连接;
[0019]驱动架,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驱动架具有支杆及其下端设置的倒U型支架,且所述支杆上端贯穿空腔后与第一液压缸活塞杆端部转动连接;
[0020]第一齿条,设置于所述支架内侧,并与多个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
[0021]优选的,所述搅拌轴下端水平设置有固定杆,且所述刮料板一侧的连杆可伸入所述固定杆的通道内,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其设置于连杆一侧的通道内。
[0022]优选的,所述连杆自由端设置的卡头可与通道自由端内侧的限位台抵接。
[0023]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0024]传动齿轮,设置于所述搅拌轴贯穿釜体顶壁的一端;
[0025]第二液压缸,其活塞杆端部设置的第二齿条与所述传动齿轮相啮合。
[0026]优选的,所述第二齿条与釜体上方的导轨滑动连接并适配。
[0027]优选的,所述进料口设置有端盖。
[0028]优选的,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阀门。
[002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30]本技术通过利用第二液压缸驱动第二齿轮往复平移,可带动传动齿轮及搅拌桨进行正反交替转动,利于增大搅拌桨的搅动范围,以提高搅拌效果;同时在第一液压缸的驱动下,可带动驱动架进行升降动作,使得驱动架上的第一齿条同时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多个第二齿轮可带动对应的桨叶进行自转,由于支杆上端与第一液压缸活塞杆端部转动连接,因此可在搅拌桨转动的过程中,实现多个桨叶进行自转,进而大大提高了搅拌桨的搅拌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具有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搅拌效果好的优点,能够提升反应釜的搅拌效果,进而提高增塑剂的反应混合得率,推广价值高。
[0031]搅拌轴转动时可同时带动其上的旋转架同步转动,并且旋转架自由端设置的毛刷随其圆周转动时,在第一齿轮与环形齿轮啮合作用下使得毛刷进行自转,可有效清理釜体内壁的附着物,以便于在反应过程中,釜体内壁不会粘附过多物料,以免影响混合比例,导致反应不彻底,而且釜体使用完毕将增塑剂物料排出后,可利用多个毛刷清理釜体内壁的污垢,使用方便,清理充分,利于提高混合效率、降低釜体的清理强度。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为本技术所述反应釜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技术图1所述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本技术所述反应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4为本技术图3所述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7]图5为本技术所述搅拌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8]图6为本技术图5所述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9]附图标记说明:
[0040]10、釜体,11、进料口,12、出料口,13、搅拌桨,131、搅拌轴,132、桨叶,133、驱动轴,
134、空腔,14、旋转架,15、毛刷,16、端盖,17、阀门,20、连接组件,21、环形齿轮,22、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2、驱动架,321、支杆,322、支架,33、第一齿条,34、第一液压缸,40、固定杆,401、通道,402、限位台,42、弹簧,43、刮料板,44、连杆,45、卡头,50、驱动组件,51、传动齿轮,52、第二液压缸,53、第二齿条,54、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技术的描述。
[004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橡胶增塑剂生产用反应釜,根据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6可知,一种橡胶增塑剂生产用反应釜包括:釜体10、搅拌桨13、旋转架14、毛刷15、连接组件20、升降机构及刮料板43,其中釜体10上方设置有进料口11,下方设置有出料口12;搅拌桨13具有搅拌轴131及其上转动设置的多个桨叶132,搅拌桨13设置于釜体10内,并在驱动组件50驱动下进行正反交替转动,用于搅拌混合增塑剂物料;旋转架14设置于釜体10内,其中部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增塑剂生产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其上方设置有进料口,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搅拌桨,具有搅拌轴及其上转动设置的多个桨叶,所述搅拌桨设置于釜体内,并在驱动组件驱动下进行正反交替转动;旋转架,设置于所述釜体内,其中部套设于所述搅拌轴上;多个毛刷,分别转动设置于远离所述桨叶的旋转架自由端,且所述毛刷与釜体内壁相贴合;连接组件,设置于釜体内并与多个所述毛刷连接,当所述毛刷围绕搅拌桨进行圆周转动时,连接组件可带动毛刷进行自转;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搅拌轴开设的空腔内,并与多个所述桨叶的驱动轴伸入空腔的端部连接,用于驱动桨叶进行自转;刮料板,在弹性件驱动下,水平且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搅拌轴下端,且所述刮料板下端面抵靠于釜体倾斜设置的底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增塑剂生产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环形齿轮,设置于所述釜体内壁;多个第一齿轮,与多个所述毛刷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毛刷上端,并与所述环形齿轮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橡胶增塑剂生产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多个第二齿轮,与多个所述桨叶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二齿轮与对应的驱动轴端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威刘家汛于海儒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云锦润滑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