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130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座椅及汽车,汽车座椅包括基座和椅背,基座用于安装反向儿童座椅;椅背包括固定部和设于固定部上方且与固定部可拆卸连接的活动部,固定部包括设置于基座上且向远离基座方向延伸的支板以及设置在支板上的夹紧装置;活动部包括背框架以及设于背框架上的连接杆,夹紧装置可拆卸夹持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当没有儿童座椅安装要求时,汽车座椅满足成年人使用要求;当有反向儿童座椅安装需求时,拆卸活动部,避免活动部遮挡后排成人的视线,并且固定部可以作为反向儿童座椅的支撑,避免反向儿童座椅的翻转、倒扣现象,对儿童进行保护。夹紧装置通过夹持或松开连接杆实现活动部的快速拆卸与安装。

Car seats and ca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座椅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及汽车。
技术介绍
根据GB/27887法规要求,0~9月大的婴儿乘坐汽车时,必须配用反向安装于汽车座椅上的儿童座椅,现有的汽车座椅有以下几种反向儿童座椅的安装方式。1)汽车后排座椅或前排座椅安装反向儿童座椅,当固定好儿童座椅后,在正常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人员无法看到儿童的实时状况。2)如反向安装的儿童座椅放置于前排,则由于座椅靠背的高度遮挡,乘坐于后排的乘客法对儿童实时状态进行判断,并且也同样十分不便于照顾儿童。3)普通折平座椅,完全折平后放置反向儿童座椅,碰撞发生时无法对反向儿童座椅起到支撑作用,则不利于保护儿童。4)将儿童座椅作为一个汽车出厂的标配固定锁死的座椅,该座椅无法再作成人座椅使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汽车座椅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及汽车,旨在解决现有的传统汽车座椅安装反向儿童座椅后不便照顾小孩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汽车座椅,包括基座,用于安装反向儿童座椅;椅背,包括固定部和设于所述固定部上方且与所述固定部可拆卸连接的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向远离所述基座方向延伸的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板上的夹紧装置;所述活动部包括背框架以及设于所述背框架上的连接杆,所述夹紧装置可拆卸夹持所述连接杆。优选地,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持件以及与设于所述夹持件上的压紧组件,所述夹持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支板连接,且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围成收容槽,所述连接杆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压紧组件用于使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形变以夹紧所述连接杆。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抵持件,所述抵持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抵持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二抵持板,所述第一抵持板与所述第二抵持板均与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压板形变以抵接所述第一抵持板,所述第二压板形变以抵接所述第二抵持板。优选地,所述压紧组件包括连轴以及与所述连轴连接的压紧件,所述连轴贯穿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所述第一抵持板以及所述第二抵持板,所述压紧件用于使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沿所述连轴的轴向形变以夹紧所述连接杆。优选地,所述连轴包括圆柱轴和与所述圆柱轴一端连接的止挡平台,所述止挡平台设于所述第二压板背离所述第一压板的一侧,所述压紧件套设于所述圆柱轴上且设于所述第一压板背离所述第二压板的一侧,所述圆柱轴依次贯穿所述第二压板、所述第二抵持板、所述第一抵持板和所述第一压板。优选地,所述压紧件包括第一斜器齿盘和与所述第一斜器齿盘配合的第二斜器齿盘,所述第一斜器齿盘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板上,所述第二斜器齿盘设置于所述第一斜器齿盘背离所述第一压板的一侧,所述圆柱轴远离所述止挡平台的一端形成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螺纹连接有止挡螺母,所述止挡螺母设于所述第二斜器齿盘背离所述第一斜器齿盘的一侧;所述第一斜器齿盘相对所述第二斜器齿盘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形变或恢复形变。优选地,所述第一斜器齿盘包括与所述第一压板连接的第一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压板的一侧的第一斜块,所述第二斜器齿盘包括第二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压板的一侧的第二斜块,所述第二斜器齿盘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二斜器齿盘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斜块与所述第二斜块抵接,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形变以夹持所述活动部;所述第二斜器齿盘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斜块与所述第二斜块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恢复形变以拆卸所述活动部。优选地,所述第一斜块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斜块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沿所述第一基板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斜块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斜块的数量一致,且多个所述第二斜块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沿所述第二基板的周向间隔分布。优选地,所述第二斜器齿盘设置有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斜器齿盘转动。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汽车座椅。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汽车座椅为可拆卸的分段座椅,椅背分成固定部和设于固定部上方且与固定部可拆卸连接的活动部,当没有儿童座椅安装要求时,座椅可以正常满足成年人使用要求;当有反向儿童座椅安装需求时,可以拆卸活动部,这样可以避开椅背上部的空间,便于后排成人方便照顾儿童,并且椅背的固定部可以作为反向儿童座椅的支撑,防止碰撞时发生反向儿童座椅的翻转、倒扣现象,以对儿童进行保护。固定部与活动部通过夹紧装置夹持或松开连接杆实现活动部的快速拆卸与安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基座与固定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活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部与活动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活动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斜器齿盘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斜器齿盘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斜器齿盘与第二斜器齿盘夹紧状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斜器齿盘与第二斜器齿盘松开状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基座100300活动部200固定部310背框架210支板320连接杆220夹紧装置330抵持件230夹持件331第一抵持板231第一压板332第二连接板232第二压板333第二抵持板233第一连接板410第一斜器齿盘234收容槽411第一基板240压紧组件412第一斜块250连轴420第二斜器齿盘251圆柱轴421第二基板251a螺纹段422第二斜块...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用于安装反向儿童座椅;/n椅背,包括固定部和设于所述固定部上方且与所述固定部可拆卸连接的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向远离所述基座方向延伸的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板上的夹紧装置;所述活动部包括背框架以及设于所述背框架上的连接杆,所述夹紧装置可拆卸夹持所述连接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用于安装反向儿童座椅;
椅背,包括固定部和设于所述固定部上方且与所述固定部可拆卸连接的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向远离所述基座方向延伸的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板上的夹紧装置;所述活动部包括背框架以及设于所述背框架上的连接杆,所述夹紧装置可拆卸夹持所述连接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持件以及与设于所述夹持件上的压紧组件,所述夹持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压板、第二压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支板连接,且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围成收容槽,所述连接杆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压紧组件用于使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形变以夹紧所述连接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抵持件,所述抵持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抵持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二抵持板,所述第一抵持板与所述第二抵持板均与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压板形变以抵接所述第一抵持板,所述第二压板形变以抵接所述第二抵持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包括连轴以及与所述连轴连接的压紧件,所述连轴贯穿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所述第一抵持板以及所述第二抵持板,所述压紧件用于使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沿所述连轴的轴向形变以夹紧所述连接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轴包括圆柱轴和与所述圆柱轴一端连接的止挡平台,所述止挡平台设于所述第二压板背离所述第一压板的一侧,所述压紧件套设于所述圆柱轴上且设于所述第一压板背离所述第二压板的一侧,所述圆柱轴依次贯穿所述第二压板、所述第二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官李登云符大兴梁福广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