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上装传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6838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上装传动系统,包括减速驱动系统和用于驱动所述减速驱动系统的电机驱动系统,减速驱动系统包括主动齿轮及设置在搅拌筒上的从动齿圈,主动齿轮与从动齿圈相啮合,电机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及为电机供电的电源,电机通过使主动齿轮和从动齿圈啮合旋转而对搅拌筒进行旋转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搅拌筒周边设置上装传动系统,使得搅拌筒转动不受底盘动力影响,提高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可靠性,且电机驱动系统中的电机采用多个,一旦某个电机发生故障,其余电机可作为备用直接启动,能够保证搅拌筒仍可以转动。

An upper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concrete mixer tru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上装传动系统
本技术涉及搅拌运输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上装传动系统。
技术介绍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是将砂浆、新拌混凝土等预拌混凝土装载于可旋转自如的搅拌筒内运输到施工现场的车辆,为保证所运载的混凝土不会凝固,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搅拌筒转动直至将预拌混凝土排出为止。通常,使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发动机作为搅拌筒的驱动源,其一般工作原理是:通过取力装置将汽车底盘的动力取出,并驱动液压系统的油泵,把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传给油马达,油马达再驱动减速机,由减速机驱动搅拌筒对混凝土进行搅拌,即传统的“油泵—油马达—减速器”传动形式,但此种传动形式依赖于发动机的运转,一旦发动机出现故障,搅拌筒立即停转,极易导致混凝土凝固在搅拌筒内,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传统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中搅拌筒的动力源完全依附于发动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搅拌筒转动不受底盘动力影响的用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上装传动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独立上装驱动系统,所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底盘上设置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呈前倾斜状态并以可轴向旋转的方式搭载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底盘上,包括设置于所述搅拌筒周边的减速驱动系统和用于驱动所述减速驱动系统的电机驱动系统;减速驱动系统包括与所述电机驱动系统连接的主动齿轮及设置在搅拌筒上的从动齿圈,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圈相啮合;电机驱动系统包括与所述主动齿轮同轴设置的电机及为所述电机供电的电源,所述电机通过使主动齿轮和从动齿圈啮合旋转而对搅拌筒进行旋转驱动;所述从动齿圈一体或分体式设置在搅拌筒上,与主动齿轮直接啮合实现减速;搅拌筒前倾的头部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底盘之间通过支撑单元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减速驱动系统和电机驱动系统相互配合,从动齿圈可安装在搅拌筒的前端或筒体外壁上从头部至尾部不同的位置;从动齿圈的旋转输出轴线与搅拌筒的轴向中心线重合,从动齿圈跟随搅拌筒同步旋转。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位于搅拌筒的头部且固定设置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底盘上;电机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电源为全部的电机供电。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齿轮的数量与电机的数量匹配,全部的主动齿轮以与从动齿圈直接啮合的方式设置在从动齿圈的外圈边缘;全部的主动齿轮固定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底盘上,主动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直接连接或通过联轴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设置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底盘上的电池组。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单元包括附接于搅拌筒筒体前倾的头部上的轴承组件以及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底盘连为一体的用于支撑轴承组件的支座,所述轴承组件借助至少两个轴承实现搅拌筒与所述支座的转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替代了传统的“油泵—油马达—减速器”传动形式,通过在搅拌筒周边设置上装传动系统,使得搅拌筒转动不受底盘动力影响,提高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可靠性,同时由控制器控制电机驱动系统实现搅拌筒转速或转向的切换,易于应对多种负荷工况的需求;2、本技术中减速驱动系统采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的方式,将电机的扭矩放大,降低了电机功率的选型匹配难度,同时电机驱动系统中的电机采用多个,在满足搅拌筒功率需求的前提下,可以只保留单个电机工作而中断其余电机,节省能耗,另外,一旦某个电机发生故障,其余电机可作为备用直接启动,能够保证搅拌筒仍可以转动,有效避免混凝土凝固在搅拌筒内,保障了使用者的利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上装传动系统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为:1为底盘,2为搅拌筒,3为主动齿轮,4为从动齿圈,5为电机,6为电源,7为支撑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上装传动系统,所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底盘1上设置有搅拌筒2,所述搅拌筒2呈前倾斜状态并以可轴向旋转的方式搭载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底盘1上,包括设置于所述搅拌筒2周边的减速驱动系统和用于驱动所述减速驱动系统的电机驱动系统;减速驱动系统包括与所述电机驱动系统连接的主动齿轮3及设置在搅拌筒2上的从动齿圈4,所述主动齿轮3与从动齿圈4相啮合;电机驱动系统包括与所述主动齿轮3同轴设置的电机5及为所述电机5供电的电源6,所述电机5通过使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圈4啮合旋转而对搅拌筒2进行旋转驱动;所述从动齿圈4一体或分体式设置在搅拌筒2上,与主动齿轮3直接啮合实现减速;搅拌筒2前倾的头部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底盘1之间通过支撑单元7连接。所述减速驱动系统和电机驱动系统相互配合,从动齿圈4可安装在搅拌筒2的前端或筒体外壁上从头部至尾部不同的位置;从动齿圈4的旋转输出轴线与搅拌筒2的轴向中心线重合,从动齿圈4跟随搅拌筒2同步旋转。所述电机5位于搅拌筒2的头部且固定设置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底盘1上;电机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电源6为全部的电机5供电。而且,主动齿轮3的数量与电机5的数量匹配,全部的主动齿轮3以与从动齿圈4直接啮合的方式设置在从动齿圈4的外圈边缘;全部的主动齿轮3固定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底盘1上,主动齿轮3与电机5的输出轴直接连接或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电源6为设置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底盘1上的电池组。所述支撑单元7包括附接于搅拌筒2筒体前倾的头部上的轴承组件以及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底盘1连为一体的用于支撑轴承组件的支座,所述轴承组件借助至少两个轴承实现搅拌筒2与所述支座的转动连接。本技术替代了传统的“油泵—油马达—减速器”传动形式,通过在搅拌筒2周边设置独立上装驱动系统,使得搅拌筒2转动不受底盘1动力影响,提高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可靠性,同时由控制器控制电机驱动系统实现搅拌筒2转速或转向的切换,易于应对多种负荷工况的需求。本实施例中减速驱动系统采用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啮合的方式,将电机5的扭矩放大,降低了电机5功率的选型匹配难度;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电机驱动系统中的电机5采用多个,在满足搅拌筒2功率需求的前提下,可以只保留单个电机5工作而中断其余电机5,节省能耗,另外,一旦某个电机5发生故障,其余电机5可作为备用直接启动,能够保证搅拌筒2仍可以转动,有效避免混凝土凝固在搅拌筒2内,保障了使用者的利益。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采用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圈4啮合的方式将电机5的扭矩放大,实际上已经降低了电机5功率的选型匹配难度,因此,电机5选用市场上常规型号便可满足搅拌筒2的使用功率需求。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上装传动系统,所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底盘(1)上设置有搅拌筒(2),所述搅拌筒(2)呈前倾斜状态并以可轴向旋转的方式搭载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底盘(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所述搅拌筒(2)周边的减速驱动系统和用于驱动所述减速驱动系统的电机驱动系统;/n减速驱动系统包括与所述电机驱动系统连接的主动齿轮(3)及设置在搅拌筒(2)上的从动齿圈(4),所述主动齿轮(3)与从动齿圈(4)相啮合;/n电机驱动系统包括与所述主动齿轮(3)同轴设置的电机(5)及为所述电机(5)供电的电源(6),所述电机(5)通过使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圈(4)啮合旋转而对搅拌筒(2)进行旋转驱动;/n所述从动齿圈(4)一体或分体式设置在搅拌筒(2)上,与主动齿轮(3)直接啮合实现减速;/n搅拌筒(2)前倾的头部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底盘(1)之间通过支撑单元(7)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上装传动系统,所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底盘(1)上设置有搅拌筒(2),所述搅拌筒(2)呈前倾斜状态并以可轴向旋转的方式搭载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底盘(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所述搅拌筒(2)周边的减速驱动系统和用于驱动所述减速驱动系统的电机驱动系统;
减速驱动系统包括与所述电机驱动系统连接的主动齿轮(3)及设置在搅拌筒(2)上的从动齿圈(4),所述主动齿轮(3)与从动齿圈(4)相啮合;
电机驱动系统包括与所述主动齿轮(3)同轴设置的电机(5)及为所述电机(5)供电的电源(6),所述电机(5)通过使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圈(4)啮合旋转而对搅拌筒(2)进行旋转驱动;
所述从动齿圈(4)一体或分体式设置在搅拌筒(2)上,与主动齿轮(3)直接啮合实现减速;
搅拌筒(2)前倾的头部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底盘(1)之间通过支撑单元(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上装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驱动系统和电机驱动系统相互配合,从动齿圈(4)可安装在搅拌筒(2)的前端或筒体外壁上从头部至尾部不同的位置;从动齿圈(4)的旋转输出轴线与搅拌筒(2)的轴向中心线重合,从动齿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志鹏朱云山田翀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博歌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