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力弹杆装置,包括仓体、杆体、充气机构以及密封机构,仓体的中部具有中空的内腔,仓体内设有活塞,活塞将仓体的内腔间隔形成充气仓及活动仓;杆体的一端穿过活动仓连接活塞,杆体的另一端伸出仓体的外部;充气机构包括进气口及连通进气口的出气口,出气口连通充气仓;密封机构安装于靠近出气口的位置。采用气压驱动杆体,使杆体推出或缩回,推出后挤压开孔定位器与基面服帖,动力适宜,由于杆体通过空气压力推出,具有一定的反弹性,刚性较弱,减少了过硬冲撞而损坏基面的问题,使开孔定位器可以与基面服帖贴合,防止基面与开孔定位器之间出现溢胶情况,保证打胶的厚度与宽度,提高打胶的质量。
Pressure spring ro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弹杆装置
本技术涉及打胶机配件
,特别是涉及压力弹杆装置。
技术介绍
压力弹杆属于一种智能自动攀爬打胶机的组成配套装置,以适应智能自动攀爬打胶机相应的定位、密封、隔档等功能。智能自动攀爬打胶机打胶时,打胶的范围需要压力弹杆来辅助完成,打胶时为了防止基面与孔缝定位器之间出现溢胶情况,需要采用压力弹杆对开孔定位器进行挤压,与基面服贴。传统的压力弹杆的杆头刚性较强,在打出基面时,会出现冲撞过硬而损坏基面的情况,导致打胶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压力弹杆装置,采用气压驱动杆体,使杆体推出或缩回,动力适宜,刚性较弱,减少了冲撞过硬而损坏基面的问题。一种压力弹杆装置,包括:仓体,仓体的中部具有中空的内腔,仓体内设有活塞,活塞将仓体的内腔间隔形成充气仓及活动仓;杆体,杆体的一端穿过活动仓连接活塞,杆体的另一端伸出仓体的外部;充气机构,充气机构包括进气口及连通进气口的出气口,出气口连通充气仓;以及密封机构,密封机构安装于靠近出气口的位置。上述压力弹杆装置,采用气压驱动杆体,使杆体推出或缩回,推出后挤压开孔定位器与基面服帖,动力适宜,由于杆体通过空气压力推出,具有一定的反弹性,刚性较弱,减少了过硬冲撞而损坏基面的问题,使开孔定位器可以与基面服帖贴合,防止基面与开孔定位器之间出现溢胶情况,保证打胶的厚度与宽度,提高打胶的质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活塞包括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将仓体的内腔间隔形成充气仓、过渡仓及活动仓,过渡仓位于充气仓与活动仓之间,第二活塞位于过渡仓与活动仓之间,杆体的一端穿过活动仓连接第二活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仓体内设有第一仓板,第一仓板与仓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副腔,充气机构安装于第一副腔内,进气口连通仓体的外部,出气口伸出第一副腔连通充气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仓体内设有第二仓板,第二仓板与仓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副腔,密封机构安装于第二副腔内,密封件伸出第二副腔靠近出气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副腔与第二副腔之间具有容纳通道,容纳通道连通充气仓,出气口的端部穿过第一仓板置于容纳通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密封机构包括驱动器及连接驱动器的密封件,密封件位于靠近出气口的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器包括电机及连接电机的齿轮,齿轮连接密封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器为气缸或液压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密封件为条状结构。一种压力弹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仓体,仓体的中部具有中空的内腔,仓体内设有活塞,活塞包括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将仓体的内腔间隔形成充气仓、过渡仓及活动仓,过渡仓位于充气仓与活动仓之间,第二活塞位于过渡仓与活动仓之间,杆体的一端穿过活动仓连接第二活塞;杆体,杆体的一端穿过活动仓连接活塞,杆体的另一端伸出仓体的外部;充气机构,充气机构包括进气口及连通进气口的出气口,出气口连通充气仓;以及密封机构,密封机构包括驱动器及连接驱动器的密封件,密封件位于靠近出气口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压力弹杆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压力弹杆装置100,主要应用于打胶机,对开孔定位器进行挤压,与基面服贴,保证打胶质量。所述压力弹杆装置100包括仓体20、连接仓体20的杆体30、连通仓体20内部的充气机构40及安装于靠近充气机构40的密封机构50,密封机构50主要用于封堵充气机构40。仓体20的中部具有中空的内腔,仓体20内设有活塞21,活塞21将仓体20的内腔间隔形成充气仓22及活动仓23。一个实施例中,活塞21包括第一活塞24与第二活塞25,第一活塞24与第二活塞25将仓体20的内腔间隔形成充气仓22、过渡仓26及活动仓23,过渡仓26位于充气仓22与活动仓23之间,第二活塞25位于过渡仓26与活动仓23之间,杆体30的一端穿过活动仓23连接第二活塞25。较优地,第一活塞24与第二活塞25均为无杆,第一活塞24依靠充气仓22中的气压与过渡仓26中的气压推动,充气仓22的气压增大推动第一活塞24向过渡仓26运动,挤压过渡仓26,过渡仓26中的气压增大,进而挤压第二活塞25,使第二活塞25往活动仓运动,将杆体30推出,对开孔定位器进行挤压。过渡仓26起到传输动力的作用,并且由于过渡仓26中填充了气体,对杆体30的推出及挤压开孔定位器具有缓冲作用,进一步减弱杆体30对开孔定位器的刚性冲击。第一活塞24与第二活塞25通过内腔的内壁控制运动轨道,不易出现摇摆。一个实施例中,过渡仓26为氮气仓,内部填充氮气,氮气不易挤压形成液体,长期保持气态。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活塞24与第二活塞25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橡胶材料具有一定弹性,密封性佳,可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充气仓22与过渡仓26中的气体漏气。一个实施例中,仓体20内设有第一仓板27,第一仓板27与仓体20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副腔28,第一副腔28占用部分仓体20内腔的位置,可减小充气仓22的充气空间,减小充气仓22的气体用量。一个实施例中,仓体20内设有第二仓板29,第二仓板29与仓体20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副腔210。一个实施例中,仓体20采用不锈钢制成,可以承受较大的气压。仓体20还可以是其它可以承受较大气压的材料制成。杆体30为直杆状,杆体30的一端穿过活动仓23连接活塞21,杆体30的另一端伸出仓体20的外部。一个实施例中,杆体30的一端穿过活动仓23连接第二活塞25,另一端伸出仓体20的外部。充气机构40包括进气口41及连通进气口41的出气口42,出气口42连通充气仓22,充气机构40可以为常见的充气机构,只要能实现可控地往充气仓22中充入气体即可。一个实施例中,充气机构40安装于第一副腔28内,进气口41连通仓体20的外部,出气口42伸出第一副腔连通充气仓22,将充气机构40设于仓体20内部有助于保护充气机构40,不易损坏。密封机构50安装于靠近出气口42的位置,当充气仓22需要充气时,密封机构50远离出气口42,即打开出气口42,使充气机构40可以往充气仓22中充入气体;当充气机构40完成充气后,密封机构50封堵出气口42,防止充气仓22内的气压过大,损坏仓体20,或者使杆体30的冲击力过大。一个实施例中,密封机构50包括驱动器51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弹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仓体,所述仓体的中部具有中空的内腔,所述仓体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仓体的内腔间隔形成充气仓及活动仓;/n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穿过所述活动仓连接所述活塞,所述杆体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仓体的外部;/n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进气口及连通所述进气口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充气仓;以及/n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安装于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弹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仓体,所述仓体的中部具有中空的内腔,所述仓体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仓体的内腔间隔形成充气仓及活动仓;
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穿过所述活动仓连接所述活塞,所述杆体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仓体的外部;
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进气口及连通所述进气口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充气仓;以及
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安装于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弹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包括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将所述仓体的内腔间隔形成充气仓、过渡仓及活动仓,所述过渡仓位于所述充气仓与活动仓之间,所述第二活塞位于所述过渡仓与所述活动仓之间,所述杆体的一端穿过所述活动仓连接所述第二活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弹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内设有第一仓板,所述第一仓板与所述仓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副腔,所述充气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副腔内,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仓体的外部,所述出气口伸出所述第一副腔连通所述充气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弹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内设有第二仓板,所述第二仓板与所述仓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副腔,所述密封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副腔内,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伸出所述第二副腔靠近所述出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振中,杨泓斌,邓缤,胡鸣,陈祥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