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整车动态汽车衡
本技术涉及汽车称重仪器,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整车动态汽车衡。
技术介绍
现有整车称重式汽车衡及动态汽车衡普遍采用长度与车辆相当甚至比车辆更长的承载器,使得车辆的所有车轮可以全部停止或低速行驶在承载器上。这种承载器的长度通常需要12~24m,甚至更长,钢材用量较大,所做基坑也较大,汽车衡建造成本高,施工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传统汽车衡承载器过长而导致的钢材用量大、制造费用高、建造基坑大以及整体建造施工周期长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组合式整车动态汽车衡,包括第一承载器、第二承载器、第三承载器,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器、第二承载器、第三承载器下方的第一称重传感器、第二称重传感器、第三称重传感器;所述第一称重传感器、第二称重传感器、第三称重传感器分别固定在第一基坑、第二基坑、第三基坑内的底座上。所述第一承载器、第二承载器、第三承载器的上表面与地表面平齐。所述第一承载器、第二承载器、第三承载器的宽度大于车辆车轴的宽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整车动态汽车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承载器(1)、第二承载器(2)、第三承载器(3),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器(1)、第二承载器(2)、第三承载器(3)下方的第一称重传感器(11)、第二称重传感器(22)、第三称重传感器(33);所述第一称重传感器(11)、第二称重传感器(22)、第三称重传感器(33)分别固定在第一基坑、第二基坑、第三基坑内的底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整车动态汽车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承载器(1)、第二承载器(2)、第三承载器(3),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器(1)、第二承载器(2)、第三承载器(3)下方的第一称重传感器(11)、第二称重传感器(22)、第三称重传感器(33);所述第一称重传感器(11)、第二称重传感器(22)、第三称重传感器(33)分别固定在第一基坑、第二基坑、第三基坑内的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整车动态汽车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器(1)、第二承载器(2)、第三承载器(3)的上表面与地表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整车动态汽车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器(1)、第二承载器(2)、第三承载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奎运,许世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储恒科物联网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