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茶水炉,适用学校、机关和企业单位。现有的茶水炉主要由烟筒、预热水箱,主体炉及炉底座组成。其炉箅为固定式。在使用过程中司炉工需要用铁铣一类的工具经常不断地往燃烧室内添加散状煤,还需用铁钩工具不断地捅下煤渣以保持炉具燃烧室内煤层的空气流畅。这样的结构和操作方式使得茶炉不仅大量地向大气中排放黑烟,而且煤渣粉尘污染也无法避免。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茶水炉具,它能够方便地采用型煤,在同样火力的条件下,使烟尘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到国家环保部门规定的排放标准以内。本技术的任务是以如下的方式完成的在原有茶水炉的基础上,将固定炉箅改为沿炉排轨道可滑动的活动炉排,在活动炉排上分层顺序排列型煤。采用茶炉附带推煤工具依次将活动炉排及上面的型煤横向推入燃烧室的内部使得抛入散煤垂直燃烧的方式被横向推入型煤的横向燃烧方式所代替,避免了上升烟火气流将烟尘带走的结果,使得连续捅炉变为一次取灰而避免了粉尘的污染。这样周而复始,连续工作。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方式烟筒〔1〕采用3mm铁皮卷制焊接而成,预热水箱〔5〕中心的烟道〔4〕提供烟气排放通道烟道〔4〕上口按装铁质风挡〔2〕,烟道〔4〕与预热水箱〔5〕采用5mm钢板焊接而成所形成的封闭空间为预热室〔3〕,外面补充的冷水从这里得到预热,预热箱〔5〕上接烟筒〔1〕下连主炉体〔15〕主炉体〔15〕是茶炉的核心,上半部分由φ35mm壁厚3mm的无缝钢管12根竖立焊接为一体形成烟道火管〔7〕的集成,燃烧室〔9〕内火焰通过此处进入烟道〔4〕。加热管〔8〕及烟道火管〔7〕内部空间彼此相通与主 ...
【技术保护点】
由烟筒、风档、烟道、预热水箱、热水室、烟道水管、加热管、燃烧室、进煤炉门、炉箅、出灰炉门、炉底座及主体炉组成的型煤茶水炉,其特征是:若干片活动炉排[11]沿炉排轨道[12]依次排列构成炉具的炉箅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素谦,董长岭,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槐荫兴华五金加工制造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