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管总成及新能源汽车
本技术涉及温度控制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液冷管总成及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为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逐步提高,与此同时,单个电池箱体的占用空间也正在被逐渐压缩,以求放置更多的电池。随着电池数量的增加,液冷管总成也要随之发生变化,以提高对电池进行加温和冷却的控制能力。传统的电池箱体与电池液冷管总成采用分体式设计,其中,电池箱体多采用铝型材拼焊结构或铝压铸结构,如图1所示,电池液冷管总成包括:数条冷液进液集管1和相同数量的冷液出液集管2,其中,共3条冷液进液集管1和3条冷液出液集管2,每个电池组区域包括一组冷液进液集管1和冷液出液集管2,即电池与液冷管组交叉次序排布。上述的电池液冷管总成使用接头较多,容易泄露。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管总成及新能源汽车,旨在改善现有电池液冷管总成使用接头较多,容易泄露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冷管总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集管、出液集管及循环管,所述循环管设置有多个,多个循环管并列排布,且循环管的进口与所述进液集管固定连接且相通,循环管的出口与所述出液集管固定连接且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集管、出液集管及循环管,所述循环管设置有多个,多个循环管并列排布,且循环管的进口与所述进液集管固定连接且相通,循环管的出口与所述出液集管固定连接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液管段、连通管段及出液管段,所述进液管段与出液管段相平行;所述进液集管连接于进液管段的第一端,所述出液集管连接于出液管段的第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集管包括多个依次排布的低位管段、衔接管段及高位管段,所述低位管段与高位管段皆为直管,且低位管段的轴线与高位管段的轴线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集管为直管,且所述低位管段的轴线与所述进液集管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集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向军,王海燕,张招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文轩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