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弹轮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46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弹轮胎结构,属于轮胎设计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弹轮胎结构,包括轮胎胎体、带束层、防弹复合层、过渡层和气密层,在轮胎胎体的一侧或两侧表面覆加1~3层防弹复合层,防弹复合层包括上、中、下三层,上层和下层为橡胶层,中层为防弹材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在轮胎胎体一侧或两侧沿周向覆有1~3层防弹复合层,对于轻火力弹头,采用一层高性能防弹层并联动胎体吸收弹头能量,保护气密层;对于重火力弹头,胎体外侧1~2层防弹层联动胎体吸收大部分弹头能量,胎体内侧防弹层吸收参与弹片能量,达到保护气密层,提升轮胎安全性能的目的,克服了目前防弹轮胎的缺点,中弹后仍然能够高速、长距离行驶。

A bullet proof tir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弹轮胎结构
本技术属于轮胎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防弹轮胎结构。
技术介绍
防弹轮胎属于特种轮胎,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的防弹轮胎的发展有三个方面:(1)非充气防弹轮胎:这种轮胎主要采用一体化的轮辋、轮毂钢结构,由于属于免充气轮胎,子弹破坏的只是部分钢结构,不影响轮胎的正常行驶,但是这种轮胎的舒适性差,噪音高,行驶速度低;(2)内支撑防弹结构:轮胎内腔含有支撑物,支撑物可以是发泡材料或者钢结构体,轮胎被子弹击穿后仍然可以低速行驶一定距离,该技术的使用局限性明显。(3)多腔体结构:这种轮胎内部设置有多个内腔,各个内腔独立工作,轮胎被子弹击穿后,轮胎仍然保持一定气压,但是轮胎气压的不均匀分布造成轮胎接地性能恶化,不适于持续行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弹轮胎结构。本技术的轮胎在轮胎胎体外侧与胎侧之间覆有1~2层防弹胶层,同时,胎体与过渡层之间覆有0~1层防弹胶层,紧靠胎体帘布可以充分调动胎体参与分散弹头能量,防止子弹碎片进一步刺穿过渡层直至气密层,轮胎结构简单,中弹后仍然能够高速、长距离行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弹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防弹轮胎结构具有以下特征:一种防弹轮胎结构,包括轮胎胎体、带束层、防弹复合层、过渡层和气密层,在轮胎胎体的一侧或两侧表面覆加1~3层防弹复合层,防弹复合层包括上、中、下三层,其中,上层和下层为橡胶层,中层为防弹材料层。所述防弹材料层与上下橡胶层通过间苯二酚或/和甲醛浸渍液粘合。所述防弹材料层与上下橡胶层经压延制备而成。所述防弹材料层由高强高模纤维、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或生物基高强丝制成。所述防弹材料层为网状结构,网眼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正三角形、正方形、矩形、菱形或正六边形。所述防弹材料层的厚度为0.5~4mm,其宽度不大于轮胎胎体的宽度。所述轮胎胎体外侧与胎侧之间覆加1~2层防弹复合层,与过渡层之间覆加0~1层防弹复合层。所述防弹复合层在轮胎内经硫化处理与轮胎紧密结合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在轮胎胎体一侧或两侧沿周向覆有1~3层防弹复合层,对于轻火力弹头,一层高性能防弹层联动胎体就能吸收弹头能量,保护气密层;对于重火力弹头,胎体外侧1~2层防弹层联动胎体吸收大部分弹头能量,胎体内侧防弹层吸收参与弹片能量,达到保护气密层,提升轮胎安全性能的目的。该轮胎结构克服了目前防弹轮胎的缺点,中弹后仍然能够高速、长距离行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轮胎断面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轮胎胎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轮胎防弹复合层中防弹材料层的网眼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轮胎防弹复合层覆在轮胎胎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轮胎胎体;2-带束层;3-防弹复合层;4-过渡层;5-气密层;6-胎侧。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防弹轮胎结构,包括轮胎胎体1、带束层2、防弹复合层3、过渡层4和气密层5,在轮胎胎体1的两侧表面覆加两层防弹复合层3,防弹复合层3包括上、中、下三层,上层和下层为橡胶层,中层为防弹材料层。所述防弹材料层与上下橡胶层通过间苯二酚浸渍液粘合。所述防弹材料层与上下橡胶层经压延制备而成。所述防弹材料层由高强高模纤维制成。所述防弹材料层为网状结构,网眼形状为正方形。所述防弹材料层的厚度为3mm,其宽度不大于轮胎胎体1的宽度。所述轮胎胎体1外侧与胎侧6之间覆加一层防弹复合层,与过渡层4之间覆加一层防弹复合层。所述防弹复合层在轮胎内经硫化处理与轮胎紧密结合在一起。实施例2一种防弹轮胎结构,包括轮胎胎体1、带束层2、防弹复合层3、过渡层4和气密层5,在轮胎胎体1的两侧表面覆加三层防弹复合层3,防弹复合层3包括上、中、下三层,上层和下层为橡胶层,中层为防弹材料层。所述防弹材料层与上下橡胶层通过甲醛浸渍液粘合。所述防弹材料层与上下橡胶层经压延制备而成。所述防弹材料层由生物基高强丝制成。所述防弹材料层为网状结构,网眼形状为正六边形。所述防弹材料层的厚度为4mm,其宽度不大于轮胎胎体1的宽度。所述轮胎胎体1外侧与胎侧6之间覆加两层防弹复合层,与过渡层4之间覆加一层防弹复合层。所述防弹复合层在轮胎内经硫化处理与轮胎紧密结合在一起。实施例3一种防弹轮胎结构,包括轮胎胎体1、带束层2、防弹复合层3、过渡层4和气密层5,在轮胎胎体1的两侧表面覆加一层防弹复合层3,防弹复合层3包括上、中、下三层,上层和下层为橡胶层,中层为防弹材料层。所述防弹材料层与上下橡胶层通过间苯二酚浸渍液粘合。所述防弹材料层与上下橡胶层经压延制备而成。所述防弹材料层由高强高模纤维制成。所述防弹材料层为网状结构,网眼形状为三角形。所述防弹材料层的厚度为1mm,其宽度不大于轮胎胎体1的宽度。所述轮胎胎体1外侧与胎侧6之间覆加一层防弹复合层,与过渡层4之间不覆加防弹复合层。所述防弹复合层在轮胎内经硫化处理与轮胎紧密结合在一起。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弹轮胎结构,包括轮胎胎体(1)、带束层(2)、防弹复合层(3)、过渡层(4)和气密层(5),其特征在于,在轮胎胎体(1)的一侧或两侧表面覆加1~3层防弹复合层(3),防弹复合层(3)包括上、中、下三层,其中,上层和下层为橡胶层,中层为防弹材料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弹轮胎结构,包括轮胎胎体(1)、带束层(2)、防弹复合层(3)、过渡层(4)和气密层(5),其特征在于,在轮胎胎体(1)的一侧或两侧表面覆加1~3层防弹复合层(3),防弹复合层(3)包括上、中、下三层,其中,上层和下层为橡胶层,中层为防弹材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弹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弹材料层与上下橡胶层通过间苯二酚或/和甲醛浸渍液粘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弹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弹材料层与上下橡胶层经压延制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弹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弹材料层由高强高模纤维、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江华朱凉伟袁时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