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避障小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红外寻迹避障小车,包括电动小车,所述电动小车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行走轮两侧的支杆,所述支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电动小车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和电机驱动模块;所述电动小车的车头前端固定安装有超声波传感器;位于超声波传感器正下方的支杆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电动小车上安装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实现对小车前方障碍物的双重探测,提高探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控制电动小车进行避障,结合寻迹传感器的设计,实现对底面黑线的探测,从而控制电动小车循着黑线的轨迹进行运动,提高该小车的寻迹和避障效果,从而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A kind of infrared track avoiding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寻迹避障小车
本技术涉及避障小车
,具体为一种红外寻迹避障小车。
技术介绍
随着生产自动化的发展,机器人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生产自动化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感觉传感器种类越来越多,其中红外传感器成为自动行走和驾驶的重要部件,智能车技术是一种利用先进的电子与信息技术,实现自动控制车辆避开障碍物以及控制车辆行驶轨迹的新型驾驶技术,它可以自动完成传统驾驶过程中的各种驾驶动作,极大地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并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车辆驾驶方式,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价值。智能车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处于真车的试验驾驶阶段,但更多地智能车仍然是处于实验室演示阶段,主要供学生和广大研究者作实验训练演示使用,一般使用智能寻迹小车进行试验,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360351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寻迹避障小车,该智能小车虽然能够实现自动寻迹和避障,但是单纯的使用红外传感器,寻迹精度较差,容易出现寻迹偏差而影响正常避障,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红外寻迹避障小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寻迹避障小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红外寻迹避障小车,包括电动小车,所述电动小车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行走轮两侧的支杆,所述支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电动小车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和电机驱动模块;所述电动小车的车头前端固定安装有超声波传感器;位于超声波传感器正下方的支杆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另一端顶部固定安装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电动小车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行走轮和支杆之间的寻迹传感器。优选的,所述电动小车为双轮驱动型小车,所述电动小车底盘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机驱动模块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电动小车、支杆和支板的内部均设置有内置导线,且控制器通过内置导线与电机驱动模块、超声波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电动小车的底盘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源,所述电源通过内置导线与电机驱动模块电性连接,且电源的主体为电池壳,电池壳的内部设置有五号蓄电池。优选的,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的内部设置有电机驱动芯片。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STCC单片机微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红外寻迹避障小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电动小车上安装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实现对小车前方障碍物的双重探测,提高探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控制电动小车进行避障,结合寻迹传感器的设计,实现对底面黑线的探测,从而控制电动小车循着黑线的轨迹进行运动,提高该小车的寻迹和避障效果,从而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系统控制示意图。图中:1、电动小车;2、支杆;3、万向轮;4、控制器;5、电机驱动模块;6、超声波传感器;7、支板;8、红外传感器;9、寻迹传感器;10、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请参阅图1-2,一种红外寻迹避障小车,包括电动小车1,电动小车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行走轮两侧的支杆2,支杆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3;电动小车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4和电机驱动模块5;电动小车1的车头前端固定安装有超声波传感器6(具体型号为HC-SR04);位于超声波传感器6正下方的支杆2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板7,支板7的另一端顶部固定安装有红外传感器8(具体型号为LXDJ-31);电动小车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行走轮和支杆2之间的寻迹传感器9(具体型号为TCRT5000L)。电动小车1为双轮驱动型小车,电动小车1底盘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机驱动模块5电性连接,电机采用直流减速电机,直流减速电机转动力矩大,体积小,重量轻,装配简单,使用方便,由于其内部由高速电动机提供原始动力,带动变速(减速)齿轮组,可以产生较大扭力,能够较好的满足实际操作要求。电动小车1、支杆2和支板7的内部均设置有内置导线,且控制器4通过内置导线与电机驱动模块5、超声波传感器6和红外传感器8电性连接。电动小车1的底盘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源10,电源10通过内置导线与电机驱动模块5电性连接,且电源10的主体为电池壳,电池壳的内部设置有五号蓄电池。电机驱动模块5的内部设置有电机驱动芯片,采用专用芯片L298N作为电机驱动芯片,L298N是一个具有高电压大电流的全桥驱动芯片,其响应频率高,一片L298N可以分别控制两个直流电机。控制器4为STC89C52单片机微控制器,STC89C52是一个高速、低功耗且超强抗干扰的8位单片机,片内含32k空间的可反复擦写100,000次Flash 只读存储器,具有4K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32个I/O口,2个8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且可在线编程、调试,方便地实现程序的下载与整机的调试。本技术通过在电动小车1上安装红外传感器8和超声波传感器6,实现对小车前方障碍物的双重探测,提高探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控制电动小车1进行避障,结合寻迹传感器9的设计,实现对底面黑线的探测,从而控制电动小车1循着黑线的轨迹进行运动,提高该小车的寻迹和避障效果,从而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寻迹避障小车,包括电动小车(1),其特征在于:/n所述电动小车(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行走轮两侧的支杆(2),所述支杆(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3);/n所述电动小车(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4)和电机驱动模块(5);/n所述电动小车(1)的车头前端固定安装有超声波传感器(6);/n位于超声波传感器(6)正下方的支杆(2)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板(7),所述支板(7)的另一端顶部固定安装有红外传感器(8);/n所述电动小车(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行走轮和支杆(2)之间的寻迹传感器(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寻迹避障小车,包括电动小车(1),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小车(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行走轮两侧的支杆(2),所述支杆(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3);
所述电动小车(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4)和电机驱动模块(5);
所述电动小车(1)的车头前端固定安装有超声波传感器(6);
位于超声波传感器(6)正下方的支杆(2)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板(7),所述支板(7)的另一端顶部固定安装有红外传感器(8);
所述电动小车(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行走轮和支杆(2)之间的寻迹传感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寻迹避障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小车(1)为双轮驱动型小车,所述电动小车(1)底盘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机驱动模块(5)电性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志皓,周仲丘,仇飞,陈龙,陈业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晓庄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