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和三点定位的智能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289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视觉和三点定位的智能轮椅及其控制系统的跟随方法,属于智能轮椅技术领域,以解决智能轮椅的路径规划全局目标清晰性欠缺,目标跟随和路面障碍物的有效规避精准度不高的问题。轮椅包括包括座椅、扶手、手柄、前轮、后轮、踏板、驱动装置和智能跟随模块,智能跟随模块包括智能标签、上位机、下位机;下位机包括驱动控制主板、激光雷达、惯性测量单元、至少一组超声波雷达、至少一组可视化装置、手柄控制模块、按钮组件、三点定位基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轮椅具备一定的环境感知与应对能力,其跟随方法适用于智能轮椅和智能搬运等环境,不需过多调整就能应用在不同行业。

Intelligent Wheelchair Based on vision and three-point positio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视觉和三点定位的智能轮椅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轮椅
,具体涉及基于视觉和三点定位的智能轮椅及其控制系统的跟随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和科技水平的深入发展,弱势群体对于高质量生活诉求在逐步提高。传统的电动轮椅一般只是在手动轮椅基础上增加动力源和控制单元,智能化程度低和人机交互能力低下。轮椅仅仅可以提供日常的出行,不能满足老年人及残疾人的出行的安全性要求,也不能帮助他们运输重物。电动轮椅作为运输工具有时不太适合年龄较大或者肢体不方便的老年人及残疾人操作,看护人员伴行时也需要与智能轮椅进行交互,轮椅的智能化程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包括具备自主导航和智能避障的性能。当今电动轮椅向智能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目前市场上虽然已经有一些自动跟随系统,包括使用了蓝牙定位、超声波定位、射频定位等技术。但蓝牙传输和窄带通讯等系统易受噪声信号干扰且射频作用距离近等影响,跟随的效果不是太好。基于机器视觉的人工智能技术又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将基于机器视觉的人工智能技术和穿透力强和功耗低超宽带系统结合起来,将能提高自动跟随精确度。因此,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视觉和三点定位的智能轮椅,包括座椅(1)、扶手(11)、手柄(12)、前轮(13)、后轮(14)、踏板(15);/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2)和智能跟随模块(3),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后轮行走;所述智能跟随模块包括智能标签(31)、上位机、下位机;所述上位机为ROS机器人系统嵌入式主板(32),所述下位机包括驱动控制主板(33)、激光雷达(34)、惯性测量单元(35)、至少一组超声波雷达(36)、至少一组可视化装置(37)、手柄控制模块(38)、按钮组件(39)、三点定位基站(310),所述三点定位基站包括基站一(311)、基站二(312)、基站三(313);/n所述ROS机器人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视觉和三点定位的智能轮椅,包括座椅(1)、扶手(11)、手柄(12)、前轮(13)、后轮(14)、踏板(15);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2)和智能跟随模块(3),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后轮行走;所述智能跟随模块包括智能标签(31)、上位机、下位机;所述上位机为ROS机器人系统嵌入式主板(32),所述下位机包括驱动控制主板(33)、激光雷达(34)、惯性测量单元(35)、至少一组超声波雷达(36)、至少一组可视化装置(37)、手柄控制模块(38)、按钮组件(39)、三点定位基站(310),所述三点定位基站包括基站一(311)、基站二(312)、基站三(313);
所述ROS机器人系统嵌入式主板(32)分别与激光雷达(34)、可视化装置(37)、驱动控制主板连接(33);
所述驱动控制主板(33)分别与基站一(311)、手柄控制模块(38)、按钮组件(39)、驱动装置(2)、超声波雷达(36)、惯性测量单元(35)连接,所述驱动控制主板(33)与超声波雷达(36)之间设有超声波雷达控制模块(314);
所述基站一(311)、基站二(312)、基站三(313)之间无线连接;
所述智能标签(31)与基站一(311)之间无线连接;
所述激光雷达(34)安装在踏板(15)前端,至少一组超声波雷达(36)分别安装在左右两个扶手(11)的外侧,可视化装置(37)分别安装在同一侧扶手(11)的前侧和外侧中部,基站一(311)和基站二(312)安装在可视化装置(37)一侧的扶手(11)的前后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涛金启明金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红树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