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上肢助力的下肢外骨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150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06
一种利用上肢助力的下肢外骨骼,由腰板、连接杆、轴承、支撑杆、支撑板、U型块、绑带、定滑轮、加长杆、绳、动滑轮组成。使用者在行走过程中,当右手向后摆臂时,绳子通过滑轮机构给右大腿一个向上提的拉力;当右手前摆,同时左手后摆时,右大腿的拉力会自然释放,左腿同时会有一个向上摆的拉力。通过双手和双腿的自然协调进行助力,整体结构简单,重量轻,对于人体的负担小,利用动滑轮使手臂易提起大腿,达到助力目的,还可以锻炼手臂,同时安装位置可调,适合不同人群。

An exoskeleton of the lower limbs with the help of the upper limb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上肢助力的下肢外骨骼
本技术属于下肢外骨骼的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上肢助力的下肢外骨骼。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外骨骼要么利用电机驱动,过于笨重,续航能力差,无动力的外骨骼又助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肢助力机构,意在利用上肢的摆动为下肢提供助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上肢助力的下肢外骨骼,由腰板、连接杆、轴承、支撑杆、支撑板、U型块、绑带、定滑轮、加长杆、绳、动滑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板两侧各有1个矩形凸台,矩形凸台上有12个定位孔,左右下侧各有一个锥形凸台,锥形凸台内开有轴承通孔,所述连接杆有4个定位孔和多个调节孔,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腰板定位孔位置,另一端与加长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轴承安装在腰板的轴承通孔内,与支撑杆的连接柱过盈配合连接,所述支撑杆上端有1个连接柱,下半部分有7个调节孔,通过螺栓和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有7个调节孔、4个方形孔和1个凸台,凸台上设有2个通孔,所述绑带一端通过方形孔和支撑板固定,所述U型块通过螺栓和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上肢助力的下肢外骨骼,由腰板(1)、连接杆(2)、轴承(3)、支撑杆(4)、支撑板(5)、U型块(6)、绑带(7)、定滑轮(8)、加长杆(9)、绳(10)、动滑轮(1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板(1)两侧各有1个矩形凸台,矩形凸台上有12个定位孔,左右下侧各有一个锥形凸台,锥形凸台内开有轴承通孔,所述连接杆(2)有4个定位孔和多个调节孔,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腰板(1)定位孔位置,另一端与加长杆(9)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轴承(3)安装在腰板(1)的轴承通孔内,与支撑杆(4)的连接柱过盈配合连接,所述支撑杆(4)上端有1个连接柱,下半部分有7个调节孔,通过螺栓和支撑板(5)连接,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上肢助力的下肢外骨骼,由腰板(1)、连接杆(2)、轴承(3)、支撑杆(4)、支撑板(5)、U型块(6)、绑带(7)、定滑轮(8)、加长杆(9)、绳(10)、动滑轮(1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板(1)两侧各有1个矩形凸台,矩形凸台上有12个定位孔,左右下侧各有一个锥形凸台,锥形凸台内开有轴承通孔,所述连接杆(2)有4个定位孔和多个调节孔,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腰板(1)定位孔位置,另一端与加长杆(9)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轴承(3)安装在腰板(1)的轴承通孔内,与支撑杆(4)的连接柱过盈配合连接,所述支撑杆(4)上端有1个连接柱,下半部分有7个调节孔,通过螺栓和支撑板(5)连接,所述支撑板(5)有7个调节孔、4个方形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逸秋李美琴朱志友章钊钱译辰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